“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是啊,美无处不在,它不仅可以是大自然的美,也可以是生活中的每一处小细节。原来,美就在我们身边。(段评:开篇引用罗丹名言,点明"美在身边"的核心观点,结构清晰,情感基调明确。但语言稍显平淡,缺乏画面感和感染力,未能快速抓住读者注意力。修改版:"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是啊,美并非只藏在名山大川的壮阔里,它或许是晨光中叶片上的露珠,是巷口老人递来的热豆浆,是陌生人擦肩而过时的微笑。原来,美就藏在我们身边的每一寸时光里。)
幸福是一种很热烈的美。(段评:作为过渡段,直接点明"幸福是热烈的美",简洁明了,但表述过于抽象,未能与下文具体事例形成自然衔接,缺乏引导性。修改版:有一种美,藏在寻常日子的褶皱里,它不张扬却足够热烈,那便是浸润在细节里的幸福之美。)
那是一个乌云密布的傍晚,我刚下课就感到头晕,用手去摸了摸额头,热得像火炭,让我的试探收回,我难受极了,于是便请了假。爸爸让我在校门口等,我等了一会儿他就到了,爸爸看到我像一个找不到家的小孩,满脸上写满了担心。上车后我以为爸爸要骂我,但他却格外地关心我,风刮得非常大,爸爸的车速变得比平常的慢许多 (改:比平常慢许多) ,可能是见我被吹得瑟瑟发抖了吧,路上,连日落都散发出了温暖,让我感到舒适。(段评:通过"生病被接"的事例展现父爱,情节真实,心理描写有一定层次。但部分细节描写不够细腻(如爸爸的动作、神态),环境描写与情感的融合稍显刻意(如"日落散发出温暖"),削弱了真实感。修改版:那是个乌云压顶的傍晚,下课铃刚响,我便觉得脑袋发沉,指尖触到额头的瞬间,像碰到了烧红的炭,猛地缩了回来——我发烧了。请假后,爸爸让我在校门口等。风卷着沙粒打在脸上,我抱着胳膊蹲在台阶上,模糊中看到熟悉的车灯刺破暮色。爸爸冲过来时,夹克衫被风吹得鼓鼓的,他蹲下来摸我的额头,眉头拧成了结:"怎么烧得这么厉害?"上车后,我缩在副驾,以为会被骂"不注意保暖",他却只把空调调到暖风,车速慢得像散步——原来他看到我裹紧外套的样子。窗外的风还在吼,可车厢里的暖,却让我忘了额头的烫。)
看完病回到家后,我便去厨房吃饭准备吃药,爸爸则停车,我看到桌子上的几道简单的菜,想到我在家时好几道丰盛的菜 (改:想到我在家时的好几道丰盛的菜) ,原来他们自己在家时吃得那么简单,我鼻头一酸。又看到了爸爸半碗饭 (改:又看到了爸爸的半碗饭) ,我十分疑惑,这时奶奶过来,看到我,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对我说:“原来你爸爸是去接你啊,他刚刚吃饭吃着吃着,接了个电话就扔下筷子去开车,急急忙忙地出去了。”听到这我的心揪了一下,一种莫名的感情涌上心头,但不等我反应,爸爸就停好车过来了。(段评:通过"简单饭菜"和"爸爸中断吃饭"的细节,侧面烘托父爱的无私,情感真挚。但叙事节奏稍显拖沓,奶奶的话可以更口语化,增强生活气息,同时"心揪了一下"的心理描写可以更具体。修改版:看完病回家,我拖着步子进厨房找水吃药,爸爸去停车。桌上摆着两碟青菜、一碗白粥,和我在家时的红烧肉、糖醋鱼形成刺目的对比——原来我不在家时,他们吃得这么简单。我鼻头一酸,又瞥见爸爸碗里剩的半碗饭。奶奶端着碗从里屋出来,看见我恍然大悟:"你爸刚才正扒着饭,接了电话就扔了筷子,连外套都没穿就往外跑,说你发烧了。"这话像小锤子敲在心上,我攥着水杯的手紧了紧。)
饭桌上,爸爸快速地刨着碗里剩的饭,也不怎么夹菜,因为剩下的菜并不多,他吃完就洗碗走了,还嘱咐我把桌上的荷包蛋吃了,我问道:“你为什么不吃?”他只扔下一句“不想吃”就走了。微弱的灯光下,我却感觉世界都是光明的,我吃下荷包蛋,第一口竟是咸的!我流下了幸福的泪水。(段评:通过"爸爸快速吃饭"和"荷包蛋是咸的"两个细节,将情感推向高潮,"咸的荷包蛋"这一设计很巧妙。但"微弱的灯光下感觉世界光明"稍显夸张,"幸福的泪水"可以更含蓄地表达。修改版:饭桌上,爸爸端起那半碗冷饭,扒得飞快,几乎不夹菜——剩下的青菜已经不多了。他吃完就去洗碗,临走时指着我碗边的荷包蛋:"把这个吃了,补补。"我问:"你怎么不吃?"他头也不回:"不爱吃。"厨房的灯昏黄,却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我咬了一口荷包蛋,盐粒在舌尖散开,咸得发涩。眼泪突然涌上来,不是因为咸,是因为那藏在"不爱吃"里的温柔。)
这就是幸福,像春日阳光一般明媚,似夏日的小草一般生机,如秋日的硕果一样可爱,同冬日飞雪一样纷繁,幸福多么美啊!(段评:结尾用四季比喻幸福,呼应开头的"美",结构完整。但比喻稍显陈旧,"纷繁"等词与"幸福"的特质不太契合,未能体现出事例中"细腻、含蓄"的幸福特点。修改版:这就是幸福的美啊,它不像春日阳光那般刺眼,却像冬夜里的暖炉,悄悄焐热心房;不像夏日繁花那般张扬,却像秋日的稻穗,沉沉地结着爱的果实。原来幸福的美,就藏在爸爸那碗冷饭、那个咸荷包蛋里。)
原来,美就在我们身边。(段评:再次点题"美在身边",与开头呼应,强化主旨。但表述与第一段重复,缺乏新意,未能结合具体事例进行个性化升华。修改版:原来,真正的美从不在远方的风景里,它就藏在爸爸那碗没吃完的饭里,藏在那个咸得发涩的荷包蛋里,藏在我们身边每一个被爱包裹的细节里。)
易艳燕同学,你好!读完你的《原来,美就在我们身边》,老师能感受到你在记叙文写作上的用心。整体来看,文章主题明确,通过描述爸爸在你生病时对你的关心,让读者感受到了幸福这种美的存在,情感也较为真实,能引发读者一定的共鸣。
为了让文章更出色,我们可以在立意深度和细节描写上再下些功夫。文章在立意方面,目前稍显浅显,基本停留在叙述事件的层面,没有从这件平凡小事中提炼出更深刻的成长感悟或人生哲理。比如在结尾部分,可以试着深入思考一下这件事让你对亲情、幸福或者生活有了什么新的、更深的认识,把这种思考写出来,文章的立意就能更上一层楼。在细节描写方面,文中对爸爸关心你的一些场景描写还不够细腻传神,比如描写爸爸看到你时的神态,可以更具体地刻画他的眼神、表情等,像“爸爸看到我时,眼神中满是焦急与心疼,眉头紧紧皱在一起,额头上的皱纹都更深了” ,这样能让爸爸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
最后,关于“美就在身边”这个主题,老师想邀请你思考:
- 除了亲情带来的幸福美,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不同类型的美被你忽视过,你打算如何去发现它们?
- 当你发现身边更多的美之后,你会怎样通过文字让读者也能深切感受到这些美?
期待看到你修改后的作品,相信你会写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