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的丁香花盛开了,一片紫色的花海笼罩着整个校园。微风吹过,丁香花的香气扑面而来,让人感到陶醉。在月光的照耀下,丁香花的影子在地上摇曳,仿佛跳着优美的舞蹈。(段评:本段描写了校园丁香花盛开的美景,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画面感很强,能让读者感受到丁香花的美,很棒哦!不过如果能加入一些具体的感官细节,比如花瓣摸起来的感觉、香气是清淡还是浓郁,会让描写更生动。修改版:校园里的丁香花全开啦,一串串紫色的小花挂满枝头,像给校园披上了一件梦幻的紫纱。微风吹过,细碎的花瓣轻轻飘落,带着一股甜甜的、淡淡的香气钻进鼻子里,让人忍不住想多吸几口。月光洒下来时,丁香花的影子在地上晃呀晃,好像一群穿着紫裙子的小精灵在跳圆圈舞呢。)
这样花的校园 (改:这样花团锦簇的校园) 中却出现了一些随意攀折花枝的同学,那天,六年级二班的班长王寒冰就刚好发现了同班的张明正在攀折花枝。(段评:本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从美丽的丁香花过渡到攀折花枝的行为,很自然。不过可以把“这样花的校园”改成更通顺的表达,比如“在这样开满丁香花的美丽校园里”,读起来会更流畅。修改版:在这样开满丁香花的美丽校园里,却出现了一些随意攀折花枝的同学。那天,六年级二班的班长王寒冰就刚好撞见同班的张明正在伸手攀折枝头的丁香花。)
那天清晨,班长王寒冰刚进教室,就看见张明的课桌上有一枝丁香花,王寒冰瞬间就气愤了,心想:这个淘气包张明,学校都说了不许摘花,他竟然还敢摘,看我过会儿怎么跟他说。”没一会儿,张明慢悠悠地进了教室,看见班长王寒冰正愤怒地盯着他,就笑着说:“大班长,你今天干吗盯着我凶,昨晚老师布置得作业我可是教了哦!”这句话刚说完,王寒冰却正生气了 (改:更生气了) ,她一下子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大声喝道:“干什么?哼!学校都说了多少遍了?不让摘花,不能攀折丁香花,你为什么这样做?”张明这才明白班长为啥凶他了,可他仍然一笑,脸上透露出了几分不服;“大班长,我……我这是要给班级增上 (改:增添) 几分色彩吗!”可班长王寒冰可不吃这一套,她加大声音对张明说:“这可不叫什么增加色彩,这是给我们班班级又增添了一份羞耻!难道你都做错了事,还不觉得羞耻吗?!”这时,班主任李军老师来了,张明这才低下了头、收起了笑容,不敢抬头看李军老师,李军老师笑了笑,说:“张明,班长说得对,你这样的行为确实是错的,你要记住,这些丁香花是给全校师生欣赏的,你这么一折,三、五天,这花就谢了,它还有好看吗 (改:它还好看吗) ?”一听李军老师这么一说,张明也知道了自己的错误。说:“对不起,李老师,我知道了,我下次再也不摘了。”李老师摸了摸张明的脑袋,说:“行了,知错能改就行,快去上课吧。”张明点了点头。(段评:本段详细描写了王寒冰和张明的对话,情节很生动,人物性格也很鲜明。不过有几处小问题:一是“教了作业”的“教”写错啦,应该是“交”;二是“王寒冰却正生气了”可以改成“王寒冰更生气了”,更符合语境;三是对话时可以加入一些动作细节,比如张明挠头、王寒冰叉腰,会让场景更真实。修改版:那天清晨,班长王寒冰刚进教室,就看见张明的课桌上摆着一枝带露的丁香花,她瞬间皱起了眉头,心想:这个淘气包张明,学校三令五申不许摘花,他竟然还敢摘,看我等会儿怎么说他!没一会儿,张明慢悠悠地晃进教室,看见王寒冰正盯着他,笑着说:“大班长,今天咋这么严肃?昨晚的作业我可是按时交了哦!”这话一下点燃了王寒冰的火气,她“腾”地从座位上站起来,叉着腰大声说:“交作业就了不起啦?学校说了多少遍不让攀折丁香花,你为啥不听?”张明这才明白过来,挠挠头笑着说:“我……我想给教室添点色彩嘛!”王寒冰更生气了:“这不是添色彩,是给班级丢脸!摘下来的花很快就谢了,大家还怎么欣赏?”这时班主任李老师走进来,张明立刻低下头不敢说话。李老师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张明,班长说得对,丁香花是给全校师生看的,你摘下来,它三五天就蔫了,多可惜呀。”张明红着脸说:“对不起李老师,我错了,下次再也不摘了。”)
班长王寒冰望着窗外的紫丁香,笑了笑,心想:这个校园的同学 (改:如果这个校园的同学) 都不折花的话,那么这个校园一定会越来越美。(段评:本段作为结尾,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对美好校园的希望,很积极。不过“这个校园一定会越来越美”有点太笼统啦,可以结合丁香花的细节来写,比如“让枝头的丁香花一直开得热热闹闹的”,这样会更具体,也和开头的美景呼应起来。修改版:王寒冰望着窗外盛开的丁香花,露出了笑容,心想:如果每个同学都能爱护这些花儿,不伸手攀折,那校园里的丁香花一定会一直开得热热闹闹的,我们的校园也会越来越美呀!)
顾雨辰同学,你好!读完你的《丁香花开了》,老师首先要为你敏锐的观察和积极的思考点个赞!你围绕校园里丁香花被攀折这一现象展开故事,传达出爱护校园环境,让校园更美的想法,很有意义!
在故事情节方面,整体比较连贯,能清楚地讲述张明摘花被班长发现,最后在老师教导下认识错误这件事,有一定可读性。不过事件发展过程有些平淡,缺乏一些波折。比如,张明和班长争论时,是否可以再增加一些细节,让矛盾冲突更激烈一点呢?
观察与描述上,对环境有一定描写,像“校园里的丁香花盛开了,一片紫色的花海笼罩着整个校园。微风吹过,丁香花的香气扑面而来,让人感到陶醉”,让读者初步感受到了丁香花盛开时的美丽。但对人物的描述还可以更深入,比如描写班长王寒冰“气愤”、张明“不服”时,他们的表情、动作是怎样的?这样能让读者更真切地感受到人物情绪。
语言运用上,语句通顺,但稍显平淡。在描写人物对话时,如果能运用一些更丰富的词汇和多样的句式,会让文章更生动。例如在描写班长生气时,可以不用“加大声音”,而是用一些更形象的词,像“怒目圆睁,大声呵斥”。
遣词造句方面,修辞手法的运用较少。其实在描写丁香花时,可以多使用一些比喻、拟人等手法,比如“丁香花像一个个紫色的小喇叭,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乎在诉说着校园的美好”。
创新与独特性上,故事比较常规。我们可以试着在结尾处再深化一下主题,不只是提到校园会变美,还可以思考丁香花对于校园文化、同学们心灵成长的意义等。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除了张明,还有哪些方式可以让同学们意识到爱护丁香花的重要性? 2. 丁香花除了外观美丽和香气宜人,还有什么特别之处能让我们从中获得启示? 3. 如果以丁香花为主题,举办一个校园活动,你会怎么设计,让大家更深刻地理解保护花草的意义?
老师相信,只要你不断思考、尝试,下次一定能写出更精彩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