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送来阵阵花香,放眼望去,浑浑浅浅的紫色铺满了校园,那是我盛开的丁香花。大课间时,教学楼前的丁香花引得不少同学驻足观赏。(段评:这段开头用景物描写引出主题,营造了美好的校园氛围,还自然点出了丁香花这个关键事物,很棒!要是能把同学们观赏时的具体动作或表情写出来,比如有人踮脚闻花香、有人轻声赞叹,画面会更生动,也能让丁香花的吸引力更具体。修改版:微风裹着甜甜的花香钻进鼻孔,放眼望去,教学楼前的丁香花全开啦!淡紫、深紫交织在一起,像给花坛铺了块梦幻的花毯子。大课间时,好多同学都围在花旁——有的踮着脚尖凑近花瓣闻香,有的指着最密的花簇小声惊叹,连平时爱跑跳的男生都放慢了脚步呢!)
班长王寒冰正欣赏着丁香花,突然远处一个“鬼鬼祟祟”的身影进入了他的视线——熟悉的运动衣,蓝色的跑鞋,瘦高的身材,这不是班里的“淘气包”张明吗?只见他在丁香花旁探头探脑,时不时还把鼻子凑近丁香花闻闻。“这个张明,平时就喜欢搞恶作剧,今天又在丁香花旁边转悠,难道是要摘花?”王寒冰想到这里,看着已经一脚踩在花坛上的张明,忍不住冲下了教学楼。(段评:这段通过班长的观察引出冲突,人物特征抓得很准,比如“鬼鬼祟祟”“探头探脑”的描写,让情节有了悬念!不过班长冲下楼前的心理活动可以更具体,比如他心里的着急、对张明的“固有印象”,能让他的行为更合理;张明的动作也可以加个细节,比如他伸手想够什么,而不是只写“闻闻”,让误会更自然。修改版:班长王寒冰正盯着一簇开得最旺的丁香花出神,忽然眼角瞥见花坛边有个“鬼鬼祟祟”的身影——蓝色运动衣、白边跑鞋,瘦高的个子晃来晃去,不是班里的“淘气包”张明是谁?只见他蹲在花坛边,脑袋凑得离花瓣特别近,鼻子一耸一耸地闻,还时不时伸手往花丛深处够。“这张明,上次刚把教室的窗花剪坏,今天不会又想摘花吧?”王寒冰心里“咯噔”一下,看着张明脚尖已经踩上花坛边缘,急得攥紧拳头,“噔噔噔”冲下了教学楼。)
“张明,好你竟然 (改:你竟然) 来偷摘丁香花,你太过分了!”王寒冰大声呵斥着。张明迷惑地看着班长,摇了摇头,委屈地反驳:“你凭什么不分青红皂白就骂我?”王寒冰更生气了,双手叉腰继续质问:“做了坏事还不让说,狡辩也没用!”“我就摘了,怎么了吧?反正你也不听我解释!”两人吵得不可开交,旁边的同学都凑了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段评:这段的争吵写得很真实,人物的语气和动作都很生动!不过可以加一点周围同学的具体反应,比如有人小声议论“张明又闯祸了?”,有人拉着同学看,能让场景更热闹;张明委屈的表情也可以补个细节,比如他皱着眉、眼眶红红的,让情感更饱满。修改版:"张明!你居然敢偷摘丁香花,太过分了!"王寒冰冲到花坛边,叉着腰大声呵斥。张明被吓了一跳,手里的东西“啪”地掉在地上,他睁大眼睛看着班长,眉头皱成一团:“你凭什么不分青红皂白就骂我?”王寒冰更生气了,嗓门又提高了一度:“做了坏事还狡辩!我都看见你踩花坛了!”“我就摘了怎么着?反正你也不听我解释!”两人越吵越凶,周围的同学都围了过来——有的踮脚往这边看,有的小声说“张明又惹事了?”,还有的拉着同伴的胳膊,眼睛瞪得圆圆的。)
“你们这是吵什么呢?”一个瘦瘦高高的年轻人出现了,是班主任李军!“李老师,王寒冰冤枉我!有个塑料袋被吹进了丁香花丛里,缠在那个枝条上,我想把它拿出来,刚把脚踩上花坛,他就说我摘花偷花!”小淘气包愤愤不平地对李军说出真相。听到这里,班长一怔:“我看到他踩在花坛上,我就……我就冲过来吼了他……”班主任李军嘴角带着温和的笑意,眼神里满是理解,语气缓慢而又温柔:“都是一场误会!张明进步很大,寒冰也很负责!”王寒冰挠挠头,不好意思地跟张明道了歉,张明释然一笑,把塑料袋摘下来,几人并肩往教学楼走去……(段评:这段解开误会的情节很温暖,老师的调解也很贴合角色!不过张明解释时可以加个动作,比如他捡起地上的塑料袋,指着花丛里的枝条,让真相更直观;王寒冰道歉时的表情也可以具体点,比如他挠头时耳朵红红的,能让人物更可爱。修改版:"你们这是吵什么呢?"一个温和的声音插进来,是班主任李老师!张明像找到救星一样,捡起地上揉成一团的塑料袋,指着花坛里的一根枝条:“李老师,王寒冰冤枉我!刚才有个塑料袋被风吹进花丛,缠在那个细枝条上,我想把它拿出来,刚踩上花坛他就骂我偷花!”王寒冰愣住了,看着那根被塑料袋缠得弯弯的枝条,脸一下子红了:“我……我只看见你踩花坛,没仔细看……”李老师笑着拍拍两人的肩膀:“都是误会!张明知道爱护花草,寒冰也很负责嘛!”王寒冰挠挠头,耳朵红得像熟透的樱桃:“对不起啊张明,我不该没问清楚就骂你。”张明咧嘴一笑:“没事!”他转身把塑料袋扔进垃圾桶,几人并肩往教学楼走去。)
太阳渐渐落了,校园里的争吵声停了,原本紧张的空气也消散了,只有那在晚霞中闪着金光的丁香花,随着微风轻轻摇曳……(段评:这段结尾用景物呼应开头,很巧妙,让故事有了圆满的感觉!要是能加一点人物离开后的小细节,比如微风里飘着的花香、丁香花轻轻晃的样子,再和开头的“花香”“紫色”呼应,会让结尾更有意境;也可以补个小画面,比如远处传来同学们的笑声,让校园的氛围更温馨。修改版:太阳渐渐往下沉,把天边染成了橘红色。校园里的争吵声早就停了,原本紧张的空气也变得暖暖的。教学楼前的丁香花在晚霞里闪着淡淡的金光,微风一吹,花瓣轻轻摇曳,甜甜的花香又飘了过来——就像刚才什么都没发生过,只留下满花坛的紫色,和远处传来的、同学们打闹的笑声。)
葛悦同学,你好!读完你的《丁香花下的风波》,老师首先要为你的巧妙构思点个赞!很多同学写校园故事可能只是简单叙述,而你却围绕丁香花设计了一场误会风波,展现出同学之间从误解到和解的过程,这个立意很有意思!
这篇文章在很多方面都表现不错。故事情节连贯可读,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顺着故事发展一路读下去。对人物的观察与描述也比较细致,像对张明的外貌描写,以及人物对话中展现出的不同个性,都让读者能较好地代入场景。语言运用也较为流畅,用词基本准确。
不过呢,文章还有一些可以提升的地方。道理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比如通过这次误会风波,我们能不能再往深处想想,从中感悟出一些关于理解、信任或者友谊的更深刻道理呢?如果能在结尾处,把从这件事得到的感悟再升华一下,你的思想就会更有深度。
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在描写两人争吵这个关键部分时,我们可以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周围同学的表情是怎样的?丁香花在风中的姿态有没有变化?两人说话时的语气、表情、动作,这些细节如果能多描写一些,用“五感法”把这个场景更生动地呈现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大大增强。
从两人争吵到老师出现化解矛盾,这中间段落之间有点跳跃。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就在两人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的时候,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如果类似的误会再次发生,怎样能在一开始就避免矛盾激化呢? 2. 从这次的误会风波中,我们可以怎样更好地学会理解他人呢? 3. 除了老师化解矛盾,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解决方式呢 ?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更精彩的佳作,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