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嫦娥过一天》
中秋节的晚上,我和妈妈在院子里一边品尝月饼一边赏月,看着那像玉盘般的明月,我脑海中不禁冒出一个问题:此时的月亮上,嫦娥姐姐是不是也在品尝月饼呢?我正想得出神突然有人从后面轻轻拍了我一下,我回过头一看,发现一位穿着一身白色纱裙的姐姐正在微着笑着看着我,我正疑惑她是谁的时候,这位姐姐说话了:“小朋友,你好!欢迎你来到我的广寒宫做客!“咦,广赛宫 (改:广寒宫) ?难道面前的姐姐是嫦娥?我忍不住激动地问道:“姐姐,你说这里是广寒宫,难道你是嫦娥姐姐吗?”“对呀!欢迎你来到广寒宫,走,我带你去逛逛。”嫦娥姐姐温矛 (改:温柔) 地说完。便拉着我的手往宫殿里走去。我们沿着仙 雾缭绕的小路一直向前走去,不时还能听到咯咯咯的声音,嫦娥姐姐说那是玉兔正在捣药呢!逛着逛着,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吃过午饭,我们来到了一片荷花池边,我激动极了,终于见到了天上的荷花池了。我往池中一 (改:往池中一看) ,哇,荷花池中,一朵朵金色的荷花停亭玉立 (改:亭亭玉立) ,就像一个个美丽的小仙女,碧绿的荷叶仿佛就是她们美丽的裙裳,让人着迷。就在我看得入迷的时候,突然一阵天旋地转,我脚下一滑,耳边传来一个声音:“悦悦,悦悦,因了 (改:困了) 就回室里 (改:回屋里) 睡吧,别在这睡,小心着凉。”我睁开眼,看着天上熠熠生辉的明月,恍然大悟,原来刚刚是一场梦啊!(段评:这段文字通过丰富的想象,生动地描绘了“我”与嫦娥相遇并游览广寒宫的奇妙经历,情节连贯,充满童趣。但在细节描写和语言流畅性方面还有提升空间。比如,嫦娥的外貌和神态可以描写得更具体;“玉兔捣药”“金色荷花”等场景可以加入更多感官细节,让画面更生动;原文中的错别字和标点问题也需要修正。修改版:中秋节的晚上,我和妈妈在院子里一边品尝月饼一边赏月。看着那像玉盘般圆润明亮的明月,我不禁托着下巴想:月亮上的嫦娥姐姐,是不是也在望着人间吃月饼呢?我正想得出神,忽然有人从后面轻轻拍了我一下。我回过头,看见一位穿着白色纱裙的姐姐——她的裙子上绣着银色的月亮花纹,乌黑的长发用玉簪挽着,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正温柔地笑着。“小朋友,你好呀!”她的声音像风铃一样清脆,“我是嫦娥,邀请你去广寒宫做客,愿意吗?”我激动得跳起来:“嫦娥姐姐!真的是你吗?”嫦娥姐姐笑着拉起我的手,我们脚下立刻升起一片云,飞向了月亮。广寒宫的小路仙雾缭绕,路边传来“咚咚咚”的声音,嫦娥姐姐说那是玉兔在用桂花枝捣药呢!中午,我们在宫殿里吃了桂花糕和仙果。下午,嫦娥姐姐带我来到一片荷花池边——哇!池子里的荷花是金色的,花瓣上还闪着星光,荷叶像碧玉盘一样托着它们,连池里的小鱼都是透明的呢!我正看得入迷,忽然听见妈妈的声音:“悦悦,别在院子里睡着了!”我睁开眼,发现自己还坐在院子里,月亮依旧挂在天上。原来,这是一场甜甜的梦啊!)
韦江涛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我和嫦娥过一天》,老师首先要为你的奇妙想象点个赞!很多同学可能只是简单描述和嫦娥见面游玩的过程,而你却能围绕中秋节赏月展开和嫦娥相遇的情节,这让整个故事有了更自然的起因,这个构思很独特!
不过呢,文章还有一些地方可以变得更精彩。故事写得比较流畅,但有些情节可以再丰富丰富。比如你写“我们沿着仙雾缭绕的小路一直向前走去,不时还能听到咯咯咯的声音,嫦娥姐姐说那是玉兔正在捣药呢”,这里是很有趣的情节,我们可以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来“拍摄”。当时的仙雾是什么样的?是像轻柔的薄纱,还是像浓密的云海?那咯咯咯的声音听起来是欢快的,还是有节奏的?你当时心里有没有好奇玉兔捣药的样子?用“五感法”把这些细节写出来,这个情节就会变得特别生动。
另外,文章的结尾稍显仓促。从梦境回到现实,可以多一些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比如,你可以写写经过这场梦,对嫦娥、对中秋赏月有没有新的想法,这样能让文章的主题更有深度。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嫦娥在广寒宫的生活和人间有很大不同,这能让我们对自由和陪伴有什么样的思考呢? 2. 如果再次梦到嫦娥,你希望和她一起做一件什么特别的事,来让这个故事更有趣? 3. 把这个故事讲给不同年龄段的人听,比如弟弟妹妹或者爷爷奶奶,怎样调整情节和语言,能让他们都更喜欢呢?
老师相信,以你的创造力,很快就能写出更精彩的作品,期待你的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