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是生活中一抹绚丽的色彩,它以多样的姿态绽放在我们的日常里,给予我们无尽的温暖与力量。(段评:这段开头用比喻点出了快乐的多彩,为全文做了很好的铺垫,语言也很优美。如果能加入一个具体的小场景,比如用“就像帮奶奶提菜时她笑出的皱纹,或是跑步时风掠过耳边的痒意”这样的画面来引出主题,会更有吸引力哦!修改版:乐,是生活里藏不住的小惊喜,它像糖纸里的水果糖,剥开就能尝到甜;又像口袋里的小石子,攥久了会暖烘烘的。它藏在帮奶奶提菜的手心里,也藏在跑步时风掠过耳边的痒意里,悄悄给我们的日子添上亮闪闪的光。)
助人之乐,如春暖阳 (改:暖阳) 。那是一个寒风凛冽的冬日,我在公交车站等车。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手里提着沉甸甸的菜篮子,艰难地挪动着脚步。我赶忙上前,帮她提起菜篮,扶着她在候车椅上坐下。老奶奶满是皱纹的脸上绽开了笑容,不停地对我道谢。那一刻,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我深刻体会到帮助他人带来的快乐。在之后的日子里,我也常常主动为同学讲解难题,帮邻居搬运重物。每一次伸出援手,看到对方脸上的感激,心中的喜悦便油然而生,助人的快乐就像花朵,在奉献中绽放。(段评:这段写助人之乐的故事很真实,老奶奶的笑容和“我”的暖流都写得很动人!要是能加一点细节,比如奶奶菜篮里装的是“红通通的萝卜和绿油油的青菜”,或者“我”提菜时“手指被勒得有点红”,再写奶奶拉着“我”的手说“这孩子手真暖”,会让画面更具体,感情也更浓啦!修改版:助人之乐,像冬天里晒过太阳的棉袄,裹着心都是暖的。那是个呼口气都能冒白烟的冬日,我在公交站搓着手等车,忽然看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手里的菜篮沉得让她腰都弯了,篮子里红通通的萝卜和绿油油的青菜晃来晃去。我赶紧跑过去,“奶奶我帮您!” 菜篮提在手里沉甸甸的,手指被勒得有点发麻,可我还是扶着奶奶慢慢走到候车椅边。奶奶坐下时拉着我的手笑,皱纹里都盛着光:“这孩子手真暖,比太阳还暖!” 那一刻,我心里像揣了个小太阳,连寒风都不觉得冷了。后来我帮同学讲题时,看见他眼睛亮起来;帮邻居搬米时,听见阿姨说“多亏了你呀”——每一次伸手,心里的快乐都像小芽儿,悄悄往上冒。)
运动之乐,似夏日清风。学校的运动会上,我报名参加了800米长跑。比赛的哨声响起,我和同学们如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一开始,我感觉浑身充满力量,脚步轻盈。可随着赛程推进,体力渐渐不支,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但听到同学们的加油声,我咬紧牙关,奋力向前。当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我瘫倒在地,可心中满是喜悦。运动不仅锻炼了我的身体,更磨炼了我的意志。平日里,我也会坚持晨跑,在奔跑中感受风的拥抱,欣赏日出的美景,运动带来的快乐让我充满活力,以更积极的姿态面对生活。(段评:运动之乐的长跑故事写得很有画面感,同学的加油声和冲线的喜悦都很真实!如果能加一点跑步时的细节,比如“风灌进喉咙有点干”,或者“鞋底蹭着跑道发出沙沙声”,再写冲线后“同学递过来的矿泉水带着冰碴儿,喝一口凉丝丝的”,还有“我趴在草地上看天上的云,觉得连喘气都是甜的”,会让运动的快乐更生动哦!修改版:运动之乐,像夏天里咬一口冰西瓜,爽得人直咧嘴。学校运动会我报了800米长跑,哨声一响,我跟着大家冲出去,风灌进喉咙有点干,可听见同学喊“加油!别停下!”,脚底下就像踩了弹簧。跑着跑着,腿开始发沉,喉咙里像塞了团棉花,连喘气都变成“呼哧呼哧”的粗气。可我看见跑道边的同学挥着小红旗跳,班长举着嗓子喊“快到啦!”,就咬紧牙把腿往前迈。冲过终点线时,我“扑通”趴在草地上,胸口跳得像打鼓,可同学递过来的矿泉水带着冰碴儿,喝一口凉丝丝的——抬头看天上的云,觉得连喘气都是甜的!后来我每天晨跑,看着太阳从东边慢慢爬上来,把云染成橘子色,风里带着青草的味儿,跑着跑着,连脚步都轻得像要飞起来啦!)
生活中的乐,就藏在这些看似平凡的点滴中。无论是助人、运动还是阅读,都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快乐,也让我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段评:这段结尾总结了生活里的乐,很完整!要是能把“阅读”也加个小细节,比如“窝在沙发上读童话时,好像跟着小红帽走进了森林”,再把快乐比作“藏在口袋里的小零食,掏出来就能甜半天”,会让结尾更温暖,也更贴近我们的生活哦!修改版:生活里的乐,都藏在这些不起眼的小缝隙里——是帮人时手心传来的温度,是跑步时风掠过耳边的痒意,也是窝在沙发上读童话时,跟着小红帽走进森林的小激动。它们像口袋里的小零食,掏出来就能甜半天;又像贴在日记本里的糖纸,翻开就能看见亮闪闪的光。这些小小的乐,把我的日子串成了一串糖葫芦,咬一口,全是甜丝丝的味儿。)
翁萌同学,你好!读完你的《乐》,老师首先要为你的深刻立意点个赞!很多人只是简单描述快乐的事情,而你却从助人、运动等日常小事中,感悟到快乐能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这让文章有了深度和内涵。而且你对“乐”字的理解很到位,通过具体事例展现出了它在生活中的意义,感受到了你对汉字背后意义的理解和感知。
不过,文章在一些方面还有提升空间。比如丰富细节与层次方面,在描述帮助老奶奶这件事时,“我赶忙上前,帮她提起菜篮,扶着她在候车椅上坐下”这部分情节有点快。我们来当一次导演,把镜头推近,当时公交车站周围的环境是怎样的?老奶奶的穿着打扮、说话的声音语气是怎样的?你提起菜篮时,手上的触感如何?心里又在想些什么?用“五感法”把这个情节拍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在强化过渡方面,从写完助人之乐到运动之乐,中间的衔接有点生硬。我们可以加一句过渡语,比如“帮助他人带来的快乐还萦绕在心头,而运动场上的快乐也同样令人难忘”,这样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除了助人、运动,生活中还有哪些平凡小事能带来快乐?这些快乐又有什么独特之处? 2. 当我们面对不那么愉快的事情时,怎样从中发现“乐”的元素? 3. 不同的快乐对我们的成长和生活有着怎样不同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