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五彩缤纷,美丽而又精彩的,只要我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就能从平凡生活的细节中,感受生活的美(段评:本段作为开篇点题,立意明确,直接点明"生活之美在于发现"的核心,但语言稍显平淡,缺乏画面感和感染力。可通过具体意象(如晨光、落叶、暖语)替代抽象表述,让开头更具吸引力。修改版:生活的美,藏在晨光里清洁工阿姨清扫落叶的身影里,藏在公交车上让座的暖语里,藏在午后村委会爷爷递来的传单里。只要我们睁大眼睛,就能从平凡日子的缝隙中,捕捉到这些细碎却闪光的美好。)
早上,我来到公交车站,一位清洁工阿姨弯腰清扫着落叶的身影被阳光镀上了金边。公交车上,到处都是将要上班或上学的人,突然,我看见人群中有一个老奶奶在站着,我刚想把我的位置让给他的时候,人群中有一位叔叔主动将座位让给了老奶奶。(段评:本段选取"公交站清洁工"和"让座"两个场景,紧扣主题,但细节描写不足,人物动作和心理刻画单薄。可增加清洁工的动作细节(如"扫帚划过地面的沙沙声")和让座时的互动(如老奶奶的道谢),让场景更生动。修改版:清晨的公交站,阳光把清洁工阿姨弯腰扫落叶的身影镀成金色,扫帚划过地面发出沙沙的轻响。公交车里挤满了赶路人,我瞥见一位白发老奶奶扶着扶手摇晃,刚要起身,前排的叔叔已经站起来:"阿姨您坐这儿!"老奶奶笑着点头,眼角的皱纹挤成了一朵花。)
下午,我正独自在家享受着动漫的乐趣,此时,门外响起了敲门声,“这大中午的,那么热,会是谁呢?”我心里想。我开了门,发现是村委会的爷爷,他满头大汗,身上套着蓝色的旧衣服,向我递来传单,原来,他是来宣传安全小知识的。我连忙接一杯水给他递了过去 (改:递给他) ,他婉拒了,他说他还有很多都没发呢。“小同学一个人在家注意安全噢!”临走前,老爷爷还不忘提醒一句。(段评:本段通过"村委会爷爷送传单"的情节,展现平凡人的善意,但心理描写和场景氛围营造不够。可增加开门时的感官细节(如爷爷身上的汗味、旧衣服的褶皱)和"我"递水时的互动细节,让情感更真挚。修改版:午后的动漫正播到精彩处,敲门声突然打断了我的专注。"这么热的天,会是谁呢?"我嘟囔着开门,只见村委会的爷爷站在门口,蓝布旧褂子湿了一大片,额头上的汗珠顺着皱纹往下淌。他手里攥着一叠安全传单,递过来时手背的青筋都鼓了起来:"小同学,这是防溺水的知识,一个人在家要注意安全啊!"我连忙转身去接水,他却摆着手后退:"不了不了,还有好几栋没跑呢!")
美不在于远方,而在于发现美的眼睛,放慢脚步,感受清晨的阳光、午后的茶香,夜晚的灯光,你会发现平凡生活中蕴藏的非凡。正如罗丹所言:“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成为那一个 (改:那一位) 有心的观察者,捕捉生活中的每一帧风景。(段评:本段作为结尾,呼应开头并引用罗丹名言,主题升华自然,但"午后的茶香"与前文场景关联不强,"夜晚的灯光"也未在文中体现。可替换为文中出现的具体意象(如"扫落叶的扫帚""递传单的手"),让升华更贴合全文内容。修改版:美不在远方的风景里,而在我们低头抬头的瞬间。放慢脚步吧,你会看见晨光里扫落叶的身影,听见公交车上让座的暖语,触到午后递来传单时粗糙的手掌。罗丹说:"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带着这双眼睛,把平凡日子里的每一缕光,都收进心里。)
翁和辉同学,你好!读完你的《原来,美就在我们身边》,老师能感受到你在记叙文写作上的用心。整体来看,文章主题明确,通过描述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来展现美就在身边,情感真实,语言也较为通顺,而且结构完整,条理清晰。
为了让文章更出色,我们可以在立意深度和细节描写上再下些功夫。文章在立意方面,目前稍显浅显,基本停留在叙述事情展现美的层面。你可以试着在结尾部分,深入思考这些平凡小事所带给你的关于美的独特感悟,比如可以探讨这些看似平凡的美,对我们的生活、价值观等方面产生了怎样深刻的影响,以此来深化文章的立意。在细节描写上,文中描述清洁工阿姨、让座叔叔、村委会爷爷的部分,细节稍显欠缺。以描写村委会爷爷为例,你可以多增加一些神态描写,比如“他满头大汗,脸上挂着质朴的笑容,额头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再补充一些动作细节,像“他伸出满是老茧的手,把传单递给我”,通过这些生动的细节来塑造人物形象,让读者更能感受到其中的美。
最后,关于“美就在我们身边”这个主题,老师想邀请你思考:
- 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容易被我们忽略的美?怎样用文字把它们生动地呈现出来?
- 当我们发现这些身边的美后,会对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产生怎样的改变?
期待看到你修改后的作品,相信你会写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