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的丁香花正热烈地开着,丁香花把枝头压得弯了下去,看上去沉甸甸的。张明蹲在地上,将捡起 (改:捡起) 地上掉落的花瓣,准备做一个香包送给妈妈。(段评:这段作为开头,生动描绘了校园丁香花盛开的景象,还引出了张明捡花瓣的情节,很自然地开启了故事,这点做得很棒哦!不过呢,“将捡起地上掉落的花瓣”表述有点不太顺,改成“捡起地上掉落的花瓣”会更流畅。另外,可以多一些对张明动作、表情的细节描写,比如他是怎么蹲在地上,脸上带着怎样的期待,这样能让画面感更强。修改版:校园里的丁香花正热烈地开着,那一串串紫色的花朵把枝头压得弯了下去,看上去沉甸甸的,仿佛在向人们展示它的美丽。张明小心翼翼地蹲在地上,眼睛专注地盯着地面,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期待,他伸出小手,捡起地上掉落的花瓣,准备做一个香包送给妈妈。)
“住手!张明你怎么能摘花呢?”班长王红喊道。王红快速走过来责备道:“你平时淘气就算了,现在还来破坏花草!”张明站起来说:“我没摘,这是我从地上捡的。”“地上捡的?地上捡的怎么会有这么多?还把我当‘三岁’小孩骗啊?”王红不信,拉着张明去找班主任陈老师。(段评:这一段把王红和张明的对话写得很生动,展现了两人的冲突,人物形象一下子就立起来啦,很不错哟!只是在逻辑上,王红直接就认定张明是摘花,稍微有点突兀。可以加上一点她看到张明手中花瓣较多时的心理活动,比如‘这么多花瓣,肯定是他摘的’,这样她的反应就更合理啦。修改版:“住手!张明你怎么能摘花呢?”班长王红喊道。看到张明手中一大把花瓣,王红心里嘀咕着:这么多花瓣,肯定是他摘的。她快速走过来责备道:“你平时淘气就算了,现在还来破坏花草!”张明站起来,有些委屈地说:“我没摘,这是我从地上捡的。”“地上捡的?地上捡的怎么会有这么多?还把我当‘三岁’小孩骗啊?”王红不信,拉着张明去找班主任陈老师。)
到了办公室,王红把事情的经过讲给了老师,陈老师看向张明,张明不知所措的说 (改:不知所措地说) :“我真的是从地上捡的,我只是想捡一点做成香包送给妈妈而已,而且你看,我这花干巴巴,哪有那么新鲜嘛。”(段评:这一段把事情发展到了办公室,继续推动着故事前进,而且张明的解释很清晰,能让读者感受到他的委屈。不过“不知所措的说”这里有点小问题,“的”应该改成“地”。还有,可以多一些对陈老师表情、动作的描写,比如他微微皱眉,认真地听张明解释,这样能让情节更丰富。修改版:到了办公室,王红把事情的经过讲给了老师,陈老师微微皱眉,认真地看向张明。张明不知所措地说:“我真的是从地上捡的,我只是想捡一点做成香包送给妈妈而已,而且你看,我这花干巴巴,哪有那么新鲜嘛。”)
陈老师笑着拍了拍两人的肩膀,王红看了看那些花瓣,突然低下头:“对不起张明,是我错怪了你。”陈老师说:“有的时候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实。”(段评:这一段陈老师的话很有道理,王红认错的情节也让故事有了转折,挺好的!只是可以再增加一点王红内心的变化描写,比如她一开始有点不情愿,后来看到花瓣后才真心认错,这样会让人物的情感变化更真实。修改版:陈老师笑着拍了拍两人的肩膀,王红看了看那些花瓣,一开始还有点不太情愿,眼神闪躲着。但看着干巴巴的花瓣,她突然低下头,红着脸说:“对不起张明,是我错怪了你。”陈老师说:“有的时候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实。”)
后来张明也原谅了王红,并且也做了一个香包送给他 (改:送给她) ,彼此成为了好朋友。(段评:作为结尾,交代了张明原谅王红,两人成为好朋友的结果,很完整。不过可以再增加一点两人成为好朋友后的小互动,比如他们一起拿着香包在校园里开心地笑,这样能让结尾更温馨,也更能体现出童真童趣。修改版:后来张明也原谅了王红,并且做了一个香包送给她。他们手拿着香包,在校园的丁香花树下开心地笑着,彼此成为了好朋友,那阵阵花香仿佛也在为他们的友谊喝彩。)
黄思源同学,你好!读完你的《丁香花下的误会》,老师首先要为你文中揭示的道理点个赞!很多同学写误会相关的故事,只是简单描述事情经过,而你却从中感悟到“有的时候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实”这个道理,这让文章一下子有了深度!
老师发现你文章的“建筑结构”比较清晰。开头直接描写校园里盛开的丁香花,自然地引出张明捡花瓣这一事件;结尾误会解开,两人成为好朋友,整个故事完整圆满。而且在描写人物对话时,能够让读者较清晰地了解事情发展过程,这一点很不错!
不过呢,这篇文章还有一些可以提升的地方。比如在描写上可以更生动,在写张明捡花瓣和王红责备他时,我们可以把镜头推近。当时阳光洒在丁香花瓣上是什么样的景象?周围有没有别的同学路过,他们有什么反应?王红责备张明时,脸上是什么表情,语气有多严厉?用这些细节描写把画面感增强,文章会更精彩。另外,在从王红不信张明,拉他去找老师,到老师办公室这段情节上,过渡可以更自然些,比如加一句“就这样,王红气呼呼地拉着张明,一路走向了老师的办公室”。
总而言之,这篇作文展现了你不错的思考能力和表达潜力。你已经学会了如何搭建文章的基本框架,接下来,我们可以在细节描写和过渡衔接上继续努力。比如你可以想想:
- 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因为“眼见不一定为实”产生误会的场景,能让这个道理体现得更充分?
- 如何通过描写丁香花的颜色、香气等,更好地烘托当时人物的心情和事情发展的氛围?
- 除了语言和动作描写,怎样通过心理描写让王红和张明的形象更加立体?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更精彩的文章,期待你的下一次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