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

跳跳龙Al作文批改

首页原创文库
首页 范文文库石上生苔痕
记叙文
石上生苔痕
作者:徐颢玮

那块石头,就立在琴键之间(段评:此段作为开头过于简短模糊,未明确石头所代表的含义,难以吸引读者,也未引出文章主题。建议增加氛围渲染和情境描述,强化吸引力。修改版:在闷热的午后,蝉鸣如织,我望着琴键,那块无形的石头,就那样突兀地立在琴键之间。

那是一个闷热的午后,蝉鸣阵阵。我第无数次停在那个小节——右手要跨越两个八度击中高音,然后迎接四拍休止。汗湿的手指总在琴键上打滑,不是够不到目标音,就是在休止前慌乱落下。我终于“砰”地合上琴盖,震落了谱架上的节拍器。(段评:段落生动描绘练琴困境,有画面感。但细节可更丰富,如汗湿手指打滑的具体感受、合上琴盖时的心理活动。可增强情感共鸣。修改版:那是一个闷热的午后,蝉鸣阵阵,仿佛在我耳边聒噪。我第无数次停在那个小节——右手要跨越两个八度击中高音,然后迎接四拍休止。汗像细密的珠子,从额头滚落,浸湿了手指,每一次触键都像在滑溜溜的冰面上行走,不是够不到目标音,就是在休止前慌乱落下。我终于“砰”地合上琴盖,那声音震落了谱架上的节拍器,也震碎了我心中的最后一丝耐心。

老师只是静静地看着我,没有说话,叫我起身,带我走出了大门。七月阳光把地面晒得发烫,墙角有块花岗岩静静伫立。“用手感受它。”我迟疑地伸手,触到被太阳烤得微热的粗糙表面。正要缩手时,却在石基与泥土相接处,发现了一片蓬勃的青苔。那湿润的绿意沿着石头轮廓蜿蜒,像给坚硬的石头系上了柔软围巾。(段评:该段情节过渡自然,通过老师带“我”触摸石头发现青苔,有一定寓意。但描写可更细腻,如青苔的具体形态、触摸石头时的内心变化。修改版:老师只是静静地看着我,没有说话,轻轻叫我起身,带我走出了大门。七月的阳光像火舌,把地面烤得发烫,墙角有块花岗岩静静伫立,仿佛在岁月中沉默。“用手感受它。”我迟疑地伸手,触到被太阳烤得微热的粗糙表面,那粗糙的质感像岁月的纹路,硌得手心生疼。正要缩手时,却在石基与泥土相接处,发现了一片蓬勃的青苔。那湿润的绿意沿着石头轮廓蜿蜒,像一条柔软的丝带,给坚硬的石头系上了温柔的围巾,又像一抹灵动的生命色彩,在这炽热的世界里倔强地绽放。

回到琴房,我重新打开琴盖。那个折磨人的小节还在,却不再那么可怕了。(段评:段落过渡自然,体现心态转变。但可增加细节,如打开琴盖时的动作、表情和心理,使转变更自然。修改版:回到琴房,我深吸一口气,缓缓走到钢琴前,轻轻打开琴盖,那熟悉的琴键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那个折磨人的小节还在,却不再那么可怕了,仿佛是一个等待我去征服的老朋友。

我忽然懂了,真正的障碍不是高音,而是休止符带来的沉默。那沉默,就是我的石头。(段评:此段点明主题,有一定思想深度。但表述较直白,可结合前文石头和青苔的寓意,深化思考。修改版:我忽然懂了,真正的障碍不是高音,而是休止符带来的沉默。那沉默,就像我面前的那块石头,看似坚硬冰冷,难以跨越。但正如石头上蓬勃的青苔,在沉默中也蕴含着生命的力量和成长的契机。

从那天起,我把节拍器调到最慢,在“嗒,嗒”声里学习与寂静共处。第一拍,让余韵消散,第二拍,感受内心的平衡;第三拍,聆听指尖的节奏;第四拍,为下一个乐句作准备。手像等待时机的舞者,在寂静中(段评:段落描述练习过程,条理清晰。但结尾戛然而止,可补充练习后的效果或内心感受,使段落更完整。修改版:从那天起,我把节拍器调到最慢,在“嗒,嗒”声里学习与寂静共处。第一拍,让余韵消散,仿佛是在喧嚣世界中寻得一片宁静的港湾;第二拍,感受内心的平衡,像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稳住前行的船舵;第三拍,聆听指尖的节奏,那是与音乐灵魂的对话;第四拍,为下一个乐句作准备,如同战士在战前磨砺自己的武器。手像等待时机的舞者,在寂静中积蓄力量,当再次奏响乐章时,我仿佛能听到自己内心的成长之音。

综合评价:
徐颢玮同学,你好!你这篇《石上生苔痕》的记叙文,围绕练琴过程中的困惑以及从石头上的青苔获得感悟来展开,整体给老师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能看出你在写作上有自己的思考。
文章已经很不错了,如果咱们想让它更上一层楼,可以在下面这些地方再琢磨琢磨。立意方面,虽然从练琴遇到的困难中有所感悟,做到了一定程度的“以小见大”,但还可以更深刻。比如文章似乎停留在“记事”的层面,在结尾部分可以进一步深化主题,回答一下“这件事让你对成长、对面对困难等方面,有了什么新的、更深的认识”,把这个思考写出来,文章的立意会更上一个台阶。在细节描写上,文章有一些环境描写,如“那是一个闷热的午后,蝉鸣阵阵”,对烘托气氛有一定作用,但还可以更细腻、更丰富。比如描写练琴时手指在琴键上打滑的状态,以及看到青苔时它具体的模样、颜色、质地等,通过更生动的细节来塑造当时的场景和自己的心境。结构上,整体较为完整,但稍显平淡。可以运用一些插叙、倒叙或者设置悬念的手法,比如开头可以用回忆练琴过程中最受挫的画面来引入,增强文章的波澜。
💡💡 我们还可以想想:
1、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看似平凡的事物像这石头上的青苔一样,能给你带来启示?
2、当你再次面对练琴或者其他事情的困难时,这石上的青苔会以怎样具体的方式激励你?
3、如何把从石上青苔获得的感悟运用到生活中其他面临挑战的场景里,让自己更好地成长?
我要投稿
发布我的作品
写作咨询
专业导师解答
文集制作
制作我的文集

手机微信扫一扫,轻松体验更多功能!

关于跳跳龙
联系地址:苏州工业园区科营路2号中新生态大厦8层801室
联系电话:18907911516
联系邮箱:252480143@qq.com
商务合作:252480143@qq.com
跳跳龙公众号
联系客服
Copyright © 2024 Suzhou Tiaotiao Long Technolo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州跳跳龙科技有限公司苏ICP备16010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