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来临,同志们为了黎明的到来,已经翻过三座雪山,如今,他们来到第四座雪山下,仰望着高耸的雪山,“赵清璃”李连长喊道。(段评:你这段作为开头,成功引出了故事背景,不过可以再增强一下吸引力。比如可以多描写一下雪山的样子,让读者更有画面感。修改版:寒冷的冬天来了,同志们为了迎接黎明,已经艰难地翻过了三座雪山。现在,他们站在了第四座雪山脚下。那雪山高耸入云,山顶被厚厚的白雪覆盖着,看上去又高又冷。“赵清璃!”李连长突然喊道。)
“连长”赵清璃回道。“宁若雪和宋雷鲸就拜托你了。”“我会照好 (改:照顾) 她们的!”赵清璃保证道。“好!有志气!等的就是你这句话!”连长鼓励道。“我和其它 (改:其他) 同志就先走一步了,不能担误 (改:耽误) 了行程。”“是!连长!你放心吧。”“记住,这雪山不简单,有可能会出现敌军的人。”连长补充道。(段评:这段对话很生动,把连长和赵清璃的交流写得很清楚。不过“担误”应该是“耽误”哦。另外,可以增加一些人物的动作或者表情描写,让人物形象更鲜明。修改版:“连长!”赵清璃立刻挺直身子,大声回道。李连长拍了拍他的肩膀,郑重地说:“宁若雪和宋雷鲸就拜托你了。”“我一定会照顾好她们的!”赵清璃坚定地保证道。“好!有志气!等的就是你这句话!”连长笑着鼓励道。接着,连长又看了看天色,着急地说:“我和其他同志就先走一步了,不能耽误了行程。”“是!连长!你放心吧。”赵清璃敬了个礼。“记住,这雪山不简单,有可能会出现敌军的人。”连长皱着眉头,补充道。)
没过多久,连长和战士们就离开了,一阵寒风刮来,赵清璃只看见了一些脚印,突然宁若雪倒在地上,宋雷鲸被赵清璃扶着,赵清璃背起宁若雪,扶着宋雷鲸,艰难的前进。(段评:这里把赵清璃照顾同伴的艰难写出来了,很棒!不过句子可以再通顺一些,比如“宋雷鲸被赵清璃扶着”可以改成“赵清璃扶着宋雷鲸”。还可以多描写一下寒风,突出环境的恶劣。修改版:没过多久,连长和战士们就走远了。一阵刺骨的寒风吹来,像刀子一样割在脸上。赵清璃只看到雪地上留下的一些脚印。突然,宁若雪“扑通”一声倒在地上。赵清璃赶紧蹲下,背起宁若雪,又用力扶起宋雷鲸,一步一步艰难地向前走去。)
突然,她听到了枪声,赵清璃知道那是敌人的,她小心翼翼,生怕惊动了敌人,“糟糕!”她心想,敌人们已经发现宁若雪和宋雷鲸了。“砰!”赵清璃惊慌一瞬,用身体帮宋雷鲸和宁若雪挡住了子弹。赵清璃用受伤的身体再次背起患病的宁若雪,扶着宋雷鲸加速前进,她的伤口血流不止。(段评:这一段把赵清璃保护同伴的紧张情节写得很精彩,让人很担心她们的安危。不过可以增加一些心理描写,让赵清璃的形象更丰满。修改版:突然,她听到了“砰砰”的枪声。赵清璃心里“咯噔”一下,她知道那是敌人的枪声。她小心翼翼地走着,每一步都很轻,生怕惊动了敌人。“糟糕!”她心里暗暗着急,“敌人肯定发现宁若雪和宋雷鲸了。”“砰!”一颗子弹飞过来,赵清璃瞬间慌了一下,但她马上反应过来,用自己的身体紧紧地护住宋雷鲸和宁若雪。子弹擦过她的肩膀,鲜血立刻流了出来。可赵清璃顾不上疼痛,她咬着牙,用受伤的身体再次背起患病的宁若雪,扶着宋雷鲸,拼命地加速前进。她的伤口血不停地流,把衣服都染红了。)
她走着走着,发现战士们的脚印消失了,她知道这一定是雪的杰作。一阵大风刮来,下起鹅毛大雪,她们终于翻过了雪山。“我竟然在途中晕了。”赵清璃思考着“这是梦吗?”(段评:这里写脚印消失和下雪的情景很有画面感。不过“这是梦吗?”这句话有点突兀,可以改成更自然的表达,比如“这一切就像做梦一样”。修改版:她走着走着,发现战士们的脚印慢慢不见了。她知道,这一定是调皮的雪把脚印盖住了。突然,一阵大风呼呼地刮起来,紧接着,大片大片的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她们在风雪中艰难地前进着,终于翻过了雪山。赵清璃累得差点晕过去,她心里想:“这一切就像做梦一样。”)
渐渐的,雪停了,太阳出来了,照在她们身上暖洋洋的。她们看见战友们在山下,她们离山下很近。赵清璃背着宁若雪和扶着宋雷鲸下山了,她们还活着。(段评:这段把雪停后的温暖和看到战友的情景写出来了,很温馨。不过可以多描写一下赵清璃她们的心情,让情感更丰富。修改版:渐渐的,雪停了,太阳公公露出了笑脸。金色的阳光照在她们身上,暖乎乎的。她们远远地看见战友们在山下等着,感觉山下离她们越来越近了。赵清璃心里又激动又开心,她背着宁若雪,紧紧地扶着宋雷鲸,一步一步地往山下走去。她们终于活下来啦!)
战士们围着火堆取暖,宁若雪渐渐苏醒,宋雷鲸也到火堆旁取暖。可赵清璃刚靠近火堆就倒在了地上。(段评:这里把战士们取暖和宁若雪苏醒的情景写得很自然。不过可以增加一些对赵清璃状态的描写,突出她的疲惫。修改版:战士们围在熊熊燃烧的火堆旁取暖,宁若雪慢慢地睁开了眼睛,宋雷鲸也摇摇晃晃地走到火堆旁,伸出手烤火。赵清璃拖着疲惫的身体,好不容易走到火堆旁,刚靠近,就“扑通”一声倒在了地上。)
“为什么会这样!”战士们都很着急,可干着急有什么用呢?宁若雪一摸赵清璃的身子。“做什么都没有用了!”宁若雪含着热泪,滴滴在赵清璃冰冷又苍白的脸上。火堆的火灭了后,他们把赵清璃的尸体埋在了“那堆火光下”,她很温暖。(段评:这段把大家对赵清璃的惋惜写出来了,很感人。不过“那堆火光下”可以改成更具体的表达,比如“那堆温暖的火旁”。修改版:“为什么会这样!”战士们都急坏了,可干着急也没办法。宁若雪哭着摸了摸赵清璃的身子,伤心地说:“做什么都没有用了!”她的眼泪一滴一滴地落在赵清璃冰冷又苍白的脸上。等火堆的火熄灭后,他们把赵清璃的身体埋在了那堆温暖的火旁。他们觉得,这里很温暖,赵清璃在这里不会再冷了。)
“黎明,要来了。”他们重复着赵清璃坚定又温柔的话。(段评:结尾用赵清璃的话来升华主题,很不错!不过可以再具体说说大家说这句话时的心情,让结尾更有感染力。修改版:大家围在赵清璃的坟前,默默地重复着她坚定又温柔的话:“黎明,要来了。”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希望,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光明。)
赵彤同学,你好!读完你的《雪山下的那堆火光》,老师首先要为你对革命战士精神的深刻理解点个赞!很多人写此类故事只注重战斗过程,而你却聚焦于战士间的托付、互助与牺牲精神,让文章有了深度与温度!
老师发现你文章在人物刻画方面做得很不错。通过“赵清璃背起宁若雪,扶着宋雷鲸,艰难的前进”这样的动作描写,生动地展现出赵清璃照顾战友时的艰难与坚定。这让人物形象一下子就立起来了,让我们感受到了革命战士间深厚的情谊!
不过,文章在一些方面还有提升空间。比如深化立意方面,赵清璃为保护战友牺牲,我们可以思考为何她能如此毫不犹豫地奉献自己?是坚定的革命信念,还是对战友深深的爱?若能在结尾处稍微剖析下这种精神背后的力量,文章立意会更深刻。丰富细节与层次上,“突然,她听到了枪声,赵清璃知道那是敌人的”这里是关键情节。我们当回导演,把镜头拉近,当时的雪下得多大?枪声在雪地里听起来如何?赵清璃心里闪过的念头是什么?用“五感法”把这部分细化,感染力会增强。还有强化过渡方面,从连长托付赵清璃到她们遇到敌人这部分,衔接稍显生硬,能否加个过渡句,比如“连长走后,赵清璃深知责任重大,带着宁若雪和宋雷鲸小心前行,然而危险却悄然降临”,让文章更流畅。
总而言之,这篇作文展现了你出色的思考能力和表达潜力。接下来,我们可以在深化立意、丰富细节和强化过渡上继续下功夫。比如你可以想想:
- 赵清璃的牺牲精神在当今社会有怎样具体的体现和意义?
- 从这几个战士的故事里,如何看待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 怎样通过环境描写更好地衬托战士们的精神品质?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更精彩的佳作,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