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 星期六 晴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段评:此段引用歌词,但与上下文衔接不紧密,没有起到推动故事发展或表达情感的作用。可以考虑去掉,使文章更紧凑。)
我的妈妈,是这世界上最爱我的人,她总是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由于爸爸长期出差在外,家里一直是妈妈独自陪伴,照顾我和妹妹。叫我们起床的是妈妈,接送我们上下学的是妈妈,给我们煮丰盛美食的是妈妈,教我们学习,辅导功课的还是妈妈,家里时刻充斥着母爱的温暖,充满了欢声笑语。可是,这样的妈妈却病倒了。(段评:该段对妈妈日常照顾“我们”的描述过于罗列,比较平淡。可以选取一两个具体事例,增加细节描写,突出妈妈的爱。另外,段落整体有些冗长,可以适当断句。修改版:我的妈妈,是这世界上最爱我的人,她总是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由于爸爸长期出差在外,家里一直是妈妈独自陪伴、照顾我和妹妹。每天清晨,妈妈会轻轻地走进我的房间,温柔地叫我起床。她会一边帮我整理衣服,一边轻声说:“宝贝,新的一天开始啦。”接送我们上下学的路上,妈妈总会紧紧拉着我们的手。给我们煮丰盛美食时,妈妈会哼着小曲,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教我们学习、辅导功课的妈妈,总是那么耐心,一遍又一遍地讲解难题。家里时刻充斥着母爱的温暖,充满了欢声笑语。可是,这样的妈妈却病倒了。)
那天下午一放学,我赶紧收拾好书包排着队来到校门口,我伸长脖子,在人群中急切寻找妈妈的身影。可是,妈妈在哪呢?原来,今天是很久没见的爷爷奶奶来接的我们。在爷爷奶奶口中,我们得知,妈妈生病住院了。她担心我们没人接送,才赶紧联系了爷爷奶奶。听到这个消息,我的手不自觉的紧紧 (改:紧紧) 拽住书包带,仿佛那是我此刻唯一的依靠,书包仿佛也变的 (改:变得) 特别沉重。(段评:这段在描写得知妈妈生病消息时,心理描写可以更深入。比如可以详细说说当时“我”心里具体在想什么。同时,“手不自觉的紧紧拽住书包带”表述有误,应是“地”。修改版:那天下午一放学,我赶紧收拾好书包排着队来到校门口,我伸长脖子,在人群中急切寻找妈妈的身影。可是,妈妈在哪呢?原来,今天是很久没见的爷爷奶奶来接的我们。在爷爷奶奶口中,我们得知,妈妈生病住院了。她担心我们没人接送,才赶紧联系了爷爷奶奶。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咯噔”一下,手不自觉地紧紧拽住书包带,仿佛那是我此刻唯一的依靠。我心里慌极了,不停地想:妈妈怎么会生病呢?她现在是不是很难受?书包仿佛也变得特别沉重,压得我有些喘不过气来。)
医院走廊里有消毒水的味道,凉丝丝的,我跟在奶奶后面,脚步放得很轻。进病房时,妈妈正靠在枕头上输液,手背上贴着胶布,看见我就笑,可我觉得她笑起来没力气,眼睛也有点肿。我走过走 (改:走过去) 拉她没输液的手,有点凉,妈妈反应过来轻轻捏我的手指,说“别担心,妈妈没事,很快就会好起来的”。我坐在床边的小凳子上,妈妈让我读今天的语文课文给她听,我扯着嗓子,把声音提到最大,想让妈妈知道我一点也不慌张,可声音声音 (改:声音) 还是不受控制的微微颤抖。看着妈妈虚弱的样子,我心里既担心又不知所措,但我知道,这刻我必须坚强起来,成为妈妈的小支柱。(段评:该段对“我”的动作描写较细致,但语言表达可以更生动。比如“我走过走拉她没输液的手”表述不通顺。另外,可以增加一些对医院环境的描写,烘托气氛。修改版:医院走廊里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凉丝丝的,让人感觉有些压抑。我小心翼翼地跟在奶奶后面,脚步放得很轻。进病房时,妈妈正靠在枕头上输液,手背上贴着胶布。灯光下,妈妈的脸色显得格外苍白。看见我,妈妈努力挤出一个微笑,可我觉得她笑起来没力气,眼睛也有点肿。我赶紧走过去,轻轻拉住她没输液的手,那手凉凉的。妈妈反应过来,轻轻捏了捏我的手指,温柔地说:“别担心,妈妈没事,很快就会好起来的。”我坐在床边的小凳子上,妈妈让我读今天的语文课文给她听。我扯着嗓子,把声音提到最大,想让妈妈知道我一点也不慌张,可声音还是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看着妈妈虚弱的样子,我心里既担心又不知所措,但我知道,此刻我必须坚强起来,成为妈妈的小支柱。)
晚上写作业时,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以前妈妈总会静静的 (改:静静地) 坐在我身旁,给予我鼓励和指导,现在就只有台灯散发着孤独的光芒。我在日记本上画了个大大的爱心,暗暗发誓明天一定要再去看妈妈,告诉她我今天表现得特别棒。(段评:此段心理描写较细腻,但可以增加一些对“少了点什么”的具体描述,让读者更能感同身受。修改版:晚上写作业时,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以前妈妈总会静静地坐在我身旁,当我遇到难题时,她会轻轻拍拍我的肩膀,温柔地给我讲解;当我写对答案时,她会竖起大拇指,给我一个大大的赞。现在,房间里只有台灯散发着孤独的光芒。我在日记本上画了个大大的爱心,暗暗发誓明天一定要再去看妈妈,告诉她我今天表现得特别棒。我还要给妈妈讲好多好多有趣的事儿,让她快点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