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

跳跳龙Al作文批改

首页原创文库
首页 范文文库绿豆芽成长记
记叙文
绿豆芽成长记
作者:石景宏| 指导老师:马燕青

10月1日 星期三 雾

晚上,我抓了一小把绿豆,它们穿着绿色的军大衣,圆滚滚的,硬邦邦的。我把它们泡在一个小容器里,上面盖着一条湿毛巾。(段评:这段对绿豆的描写很生动,运用比喻赋予绿豆童趣。不过可以补充开始泡绿豆的原因,让内容更完整。修改版:晚上,我想看看绿豆是怎么发芽的,就抓了一小把绿豆。它们穿着绿色的军大衣,圆滚滚的,硬邦邦的。我把它们泡在一个小容器里,上面盖着一条湿毛巾。

10月2日 星期五 多云

早晨,我一起床,就迫不及待地去观察绿豆。我用手轻轻一摸,它们的身体软软的。绿豆们有的变得胖乎乎的,有的表皮还是皱皱的,有的裂开了一条小缝,就像小娃娃咧开的笑脸,还有的豆瓣上已经冒出了嫩黄的芽。我又帮它们加了一些水,期待它们快点长大。(段评:细致描写了绿豆变化,用比喻增添趣味。但可加入自己看到变化时的心情,使情感更丰富。修改版:早晨,我一起床,就迫不及待地去观察绿豆。我用手轻轻一摸,它们的身体软软的。绿豆们有的变得胖乎乎的,有的表皮还是皱皱的,有的裂开了一条小缝,就像小娃娃咧开的笑脸,还有的豆瓣上已经冒出了嫩黄的芽。看到它们的变化,我开心极了,又帮它们加了一些水,期待它们快点长大。

10月4日 星期六 雾

一大早,我就走到泡绿豆的容器前,掀开毛巾一瞧,绿豆们都已脱去了绿大衣。鹅黄的豆瓣微微低垂,连着白色的嫩茎细细小小的,尾部像一根根银针。我再仔细瞧着,发现其中掺杂着几颗顶着紫色“帽子”的豆芽,显得与众不同。后来我才知道豆芽变紫是因为第一、第二天见光导致的。 (段评:对豆芽的外形描写细致,还解释了豆芽变紫的原因。可以多运用一些比喻,让描写更生动。修改版:一大早,我就走到泡绿豆的容器前,掀开毛巾一瞧,绿豆们都已脱去了绿大衣。鹅黄的豆瓣微微低垂,连着白色的嫩茎细细小小的,尾部像一根根银针,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光。我再仔细瞧着,发现其中掺杂着几颗顶着紫色“帽子”的豆芽,像一群小绅士,显得与众不同。后来我才知道豆芽变紫是因为第一、第二天见光导致的。

10月6日 星期一 晴

第六天啦,我情不自禁地先去看看绿豆。呀!真得 (改:真的) 长成绿豆芽了。豆苗们挣脱了束缚,笔直地冲向天空,叶子也变大了。一阵风吹过,它们纷纷摇摆起来,欢呼雀跃。你若仔细地闻一闻,还能闻到一股芳香。(段评:用拟人手法写出豆芽生长状态,很有童真。可再加入一些声音描写,让画面更立体。修改版:第六天啦,我情不自禁地先去看看绿豆。呀!真得长成绿豆芽了。豆苗们挣脱了束缚,笔直地冲向天空,叶子也变大了。一阵风吹过,它们纷纷摇摆起来,欢呼雀跃,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开一场欢乐的派对。你若仔细地闻一闻,还能闻到一股芳香。

10月7日 星期三 阴

今天是个收获的日子。我和妈妈把豆苗剪下来,做了一道美味的韭菜炒豆芽。妈妈还对我说:“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一定也有 (改:一定有) 收获的”。 (改:收获的。) (段评:结尾写出收获豆芽做菜,还点明道理。但引用妈妈的话可更自然些。修改版:今天是个收获的日子。我和妈妈把豆苗剪下来,做了一道美味的韭菜炒豆芽。吃着自己亲手培育的豆芽,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这时,妈妈笑着对我说:“你看,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就会有收获。”

综合评价:

石景宏同学,你好!读完你的《绿豆芽成长记》,老师首先要为你的认真观察和独特感悟点个赞!很多人只是简单记录绿豆芽的生长过程,而你却通过这次观察,在结尾处借妈妈的话感悟到“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一定也有收获”这个道理,这让文章有了深度和内涵!

老师发现你在描写绿豆芽生长变化时特别生动。比如写“绿豆们有的变得胖乎乎的,有的表皮还是皱皱的,有的裂开了一条小缝,就像小娃娃咧开的笑脸,还有的豆瓣上已经冒出了嫩黄的芽”,通过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绿豆们不同的状态形象地展现出来,让我们能清晰地想象出绿豆当时的样子,这个描写手法用得很妙!

不过呢,咱们来探讨几个可以让文章更精彩的小方法。道理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你看,你通过观察绿豆芽生长有了收获的感悟,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为什么观察思考就能有收获呢?是因为能发现新事物,还是能总结经验?如果能在结尾处,把“观察思考有收获”背后的原因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深度就更上一层楼啦。

另外,从记录不同时间绿豆芽的生长情况来看,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比如在描写“10月4日,绿豆们都已脱去了绿大衣。鹅黄的豆瓣微微低垂,连着白色的嫩茎细细小小的,尾部像一根根银针”这里,是文章很关键的生长变化部分。我们能不能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容器里的湿度怎样?有没有发出什么细微的声音?你看到它们变化时心里最惊喜的念头是什么?用“五感法”把这个“特写镜头”拍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还有哦,从一个时间阶段到另一个时间阶段的记录,段落之间有点跳跃。我们能不能在每个时间段记录的开头或者结尾,加一句像“昨天绿豆们还是那样,经过一夜,今天又有了新变化”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流畅,读起来也更舒服。

总而言之,这篇作文展现了你出色的观察能力和写作潜力。你已经学会了记录事件和表达感悟,接下来,我们可以在细节的丰富和思想的深化上继续下功夫。比如你可以想想:

  1. 绿豆芽的成长过程和我们的学习成长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2. 在观察绿豆芽生长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这又能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3. 绿豆芽从一颗小小的绿豆长成豆芽,这个变化过程能让我们对生命有怎样更深的思考?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更精彩的文章,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

我要投稿
发布我的作品
写作咨询
专业导师解答
文集制作
制作我的文集

手机微信扫一扫,轻松体验更多功能!

关于跳跳龙
联系地址:苏州工业园区科营路2号中新生态大厦8层801室
联系电话:18907911516
联系邮箱:252480143@qq.com
商务合作:252480143@qq.com
跳跳龙公众号
联系客服
Copyright © 2024 Suzhou Tiaotiao Long Technolo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州跳跳龙科技有限公司苏ICP备16010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