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天的一个傍晚,我放学回家时发现公交卡不见了。兜里空空如也,站台上冷风像刀子一样刮着,我急得快哭了。最后一班回家的公交车马上就要到了,我却不知道该怎么办。(段评:这是文章的开头,点明时间、事件,自然引出故事,吸引读者兴趣。但在细节丰富性上可加强,比如可具体描述自己急得快哭了的样子。修改版:去年冬天的一个傍晚,我放学回家时发现公交卡不见了。兜里空空如也,站台上冷风像刀子一样刮着,我急得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双脚不停地跺着,双手也不自觉地揪着衣角,最后一班回家的公交车马上就要到了,我却不知道该怎么办。)
就在我手足无措时,旁边一位卖烤红薯的阿姨看出了我的窘迫。她穿着厚厚的棉袄,双手冻得通红,却笑着问我:'小姑娘,是不是没带钱坐车啊?'我点点头,声音小得像蚊子叫。阿姨二话不说,从口袋里掏出两块钱递给我,说:'快拿着上车吧,别冻坏了。'(段评:此段承接上文,自然引出卖烤红薯的阿姨,人物形象描写较生动。不过语言表达上可更生动些,比如“声音小得像蚊子叫”可换个表述。修改版:就在我手足无措时,旁边一位卖烤红薯的阿姨看出了我的窘迫。她穿着厚厚的棉袄,双手冻得通红,却笑着问我:'小姑娘,是不是没带钱坐车啊?'我低着头,声音微弱得几乎听不见,轻轻地点了点头。阿姨二话不说,从口袋里掏出两块钱递给我,说:'快拿着上车吧,别冻坏了。')
我连忙摆手说不用,可阿姨却把钱塞进我手里,脸上的笑容像冬日暖阳:'没事,谁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下次路过帮我多买个红薯就行。'她的笑容很朴实,眼角有细细的皱纹,却让我心里一下子暖了起来。(段评:段落进一步刻画阿姨的形象,语言富有感染力。但在结构上,可增加一些“我”内心的想法,使情节更丰富。修改版:我连忙摆手说不用,心里想着不能随便要别人的钱。可阿姨却把钱塞进我手里,脸上的笑容像冬日暖阳:'没事,谁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下次路过帮我多买个红薯就行。'她的笑容很朴实,眼角有细细的皱纹,却让我心里一下子暖了起来,我看着她,竟有些说不出话来。)
那天我顺利回了家,第二天特意绕路去买了阿姨的烤红薯。她还记得我,又笑着和我打招呼。从那以后,我每次遇到需要帮忙的人,都会想起阿姨的微笑,也试着用微笑和善意去回应。(段评:该段讲述事情后续,体现了阿姨的善意对“我”的影响。不过细节描写还可更深入,比如描写“我”买红薯时的心情。修改版:那天我顺利回了家,第二天特意绕路去买了阿姨的烤红薯。一路上,我的心里既期待又有些紧张,期待再次见到阿姨,又紧张不知道该和她说什么。她还记得我,又笑着和我打招呼。从那以后,我每次遇到需要帮忙的人,都会想起阿姨的微笑,也试着用微笑和善意去回应。)
原来一个简单的微笑,真的能像一束光,照亮别人的同时,也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温暖美好。(段评:这是文章结尾,总结全文,升华主题。但语言可更有文采些,比如适当增加一些修辞手法。修改版:原来一个简单的微笑,真的如同璀璨星辰散发的光芒,在照亮别人前行道路的同时,也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温暖美好,仿佛被暖阳轻轻拥抱。)
张军振同学,你好!读完你的《那抹温暖的微笑》,老师首先要为你的深刻感悟点个赞!很多人写这类得到他人帮助的文章,可能只是简单叙述事情经过,而你却从中感悟到“一个简单的微笑,真的能像一束光,照亮别人的同时,也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温暖美好”这个道理,这让你的文章一下子就有了深度!
老师发现你文章在描写方面做得特别好。你对卖烤红薯阿姨的描写十分生动,“她穿着厚厚的棉袄,双手冻得通红,却笑着问我:‘小姑娘,是不是没带钱坐车啊?’”通过肖像和语言描写,让阿姨的形象立刻跃然纸上,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阿姨的善良。而且你把阿姨的微笑比作“冬日暖阳”,这个比喻非常恰当,生动地体现出阿姨的微笑给你带来的温暖。
不过呢,我们还可以让文章更上一层楼。比如在立意方面,可以再深入挖掘一下。你看,你写了阿姨的微笑带来的温暖,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为什么一个微笑能有这么大的力量?是因为它传递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还是给予了他人面对困难的勇气?如果能在结尾处,把微笑背后的力量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深度。另外,在丰富细节与层次上也可以下功夫。你写“最后一班回家的公交车马上就要到了,我却不知道该怎么办”这里,是比较关键的部分。我们可以把镜头推近,当时公交车的车灯是什么样的?站台周围的人都有什么反应?你心里最焦急的念头是什么?用“五感法”把这个场景细化,文章的感染力会更强。
总而言之,这篇作文展现了你出色的思考能力和表达潜力。你已经学会了如何通过具体事例表达感悟,接下来,我们可以在立意的深化和细节的丰富上继续努力。比如你可以想想:
- 生活中还有哪些微笑也像阿姨的微笑一样,给人带来力量?
- 我们怎样把这种微笑传递下去,让更多人感受到温暖?
- 微笑背后的善良和爱心,在社会中有着怎样重要的意义?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更精彩的佳作,期待你的下一次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