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园中,有总爱穿裙子,说话像连珠炮的语文老师;有声音甜美,爱唱歌的音乐老师;而我最喜欢的却是总爱拖堂的数学老师。(段评:这段作为开头,通过对比其他老师引出最喜欢的数学老师,能吸引读者兴趣。不过“有总爱穿裙子”语序不当,可改为“总有爱穿裙子”。建议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让句子更通顺。修改版:在校园中,总有爱穿裙子,说话像连珠炮的语文老师;有声音甜美,爱唱歌的音乐老师;而我最喜欢的却是总爱拖堂的数学老师。)
我们的数学老师姓卢,是一位喜欢占课,拖堂的老师,卢老师的鼻梁上架着一副圆形眼镜,看上去很有学问,她的身材不算高大,但是长得却很好看。(段评:介绍了数学老师的姓氏、特点和外貌,与上下文衔接自然。但描写外貌部分较普通,缺乏细节。可以增加一些细节描写,比如描述眼镜的颜色、老师的发型等,让老师形象更鲜明。修改版:我们的数学老师姓卢,是一位喜欢占课、拖堂的老师。卢老师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银色边框的圆形眼镜,镜片后面是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看上去很有学问。她梳着整齐的齐耳短发,身材不算高大,但是长得却很好看。)
记得四年级的一次,体育老师请假,她想占用体育课来上数学课,我们全班都很不情愿,就有些同学一下课就跑了出去,结果上课后,她大发雷霆,边拍讲台边叫我们去找那些旷课的同学回来。从这次以后,我知道了她虽然爱占课,但这都是为了生为学生的我们好。(段评:通过具体事例体现老师爱占课,情节完整。但“为了生为学生的我们好”表述啰嗦。可改为“为了我们好”,使表达更简洁。修改版:记得四年级的一次,体育老师请假,她想占用体育课来上数学课,我们全班都很不情愿,就有些同学一下课就跑了出去。结果上课后,她大发雷霆,边拍讲台边叫我们去找那些旷课的同学回来。从这次以后,我知道了她虽然爱占课,但这都是为了我们好。)
她有时很严历 (改:严厉) ,但是她也有幽默的时候,有次上数学课,她讲着同步,忽然就下课,她会使出了老一套,“再讲两分钟。”哎,我们可真是敢怒不敢言,只好默默忍受,过了一会儿,“叮铃铃”上课了,卢老师这才反应过来,发现台下的学生一个个都恶狠狠地盯着她,卢老师假装不知道,说了一句:“哎哟!怎么上课了呢?”我们听她这么一说,都笑了起来。(段评:写出了老师严厉又幽默的特点,情节有趣。不过“严历”有误,应是“严厉”。可以多运用一些描写手法,比如描写老师说话的语气、表情等,增强画面感。修改版:她有时很严厉,但是她也有幽默的时候。有次上数学课,她讲着同步,忽然就下课了,她又使出了老一套,笑眯眯地说:“再讲两分钟。”哎,我们可真是敢怒不敢言,只好默默忍受。过了一会儿,“叮铃铃”上课铃响了,卢老师这才反应过来,发现台下的学生一个个都恶狠狠地盯着她,卢老师假装一脸惊讶地说:“哎哟!怎么上课了呢?”我们听她这么一说,都笑了起来。)
这就是我们的卢老师,一位爱占课、拖堂,但幽默的数学老师。(段评:结尾总结了老师的特点,主题明确。但表述较平淡,可增加一些对老师的情感表达,升华主题。修改版:这就是我们的卢老师,一位爱占课、拖堂,但幽默的数学老师。我喜欢她的认真负责,也喜欢她的幽默风趣,她是我心中最好的老师。)
梁殷睿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拖堂大使卢老师》,老师首先要为你对老师独特的观察和理解点个赞!很多人可能只是抱怨老师拖堂,而你却能看到卢老师爱占课、拖堂背后是为学生好,这份思考让文章有了深度。
老师发现你文章在人物描写和结构安排上有不少亮点。在人物描写上,你对卢老师的外貌描写“卢老师的鼻梁上架着一副圆形眼镜,看上去很有学问”,简洁几笔就勾勒出了老师的形象特点。在结构上,开头通过和其他老师对比引出最喜欢的卢老师,结尾总结卢老师爱占课、拖堂又幽默的特点,结构完整清晰。
不过,这篇文章还有提升的空间。道理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你写了卢老师爱占课、拖堂是为学生好,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为什么卢老师觉得占课、拖堂能对学生好呢?是因为数学知识需要更多时间巩固,还是有其他原因?如果能在结尾处,把背后的原因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力量。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比如写卢老师占用体育课时,“有些同学一下课就跑了出去,结果上课后,她大发雷霆,边拍讲台边叫我们去找那些旷课的同学回来”这里,是文章很关键的部分。我们能不能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教室里的气氛是怎样的?同学们的表情如何?卢老师大发雷霆具体的动作、神态是怎样的?用“五感法”把这个“特写镜头”拍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从写完占用体育课这件事到写卢老师拖堂这件事,中间好像缺了一座小桥。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经过了那次体育课事件,大家对卢老师的占课行为印象深刻,而她的拖堂行为同样让大家记忆深刻”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流畅。
总而言之,这篇作文展现了你不错的思考能力和表达潜力。你已经学会了如何搭建文章的基本框架,接下来,我们可以在细节描写和思想深化上继续下功夫。比如你可以想想:
- 卢老师爱占课、拖堂的行为对同学们的学习习惯产生了哪些具体影响?
- 在卢老师幽默拖堂的背后,体现了她怎样独特的教学理念?
- 如何通过更多具体事例来展现卢老师的爱占课、拖堂和幽默之间的联系?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更精彩的文章,期待你的下一次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