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老师(段评:此段作为标题,简洁点明了主题,但缺乏吸引力。建议可以使用更生动、有趣的表述,如“趣说‘漫画’老师”,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修改版:趣说‘漫画’老师)
我们的数学老师王老师,简直是从漫画书里跳出来的人,浑身上下透着“有趣”的特点。(段评:该段落作为开头,点明了老师的身份和“有趣”的特点,引出下文,较为自然。不过语言稍显平淡,可以增加一些修辞手法,让表达更生动。比如“我们的数学老师王老师,仿佛是从漫画书里穿越而来的精灵,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有趣’的光芒”。修改版:我们的数学老师王老师,仿佛是从漫画书里穿越而来的精灵,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有趣’的光芒。)
他个子不算高,总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衬衫,带领口的扣子把领 (改:把领口) 整整齐齐。鼻梁上架着一幅 (改:一副) 黑框眼睛镜 (改:眼镜) ,镜片后的眼睛总闪着光。最有特点的是他的头发,黑乎乎的,一根倔强地竖在头顶,硬邦邦的,活像刚睡醒的小刺猬。他整天都笑眯眯的,一笑眼睛就成了弯弯的月牙,看着特别亲切,一点都不严肃。(段评:这段对老师的外貌描写很细致,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老师的形象跃然纸上。但“带领口的扣子把领整整齐齐”表述不通顺,可改为“领口的扣子系得整整齐齐”。修改版:他个子不算高,总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衬衫,领口的扣子系得整整齐齐。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总闪着光。最有特点的是他的头发,黑乎乎的,一根倔强地竖在头顶,硬邦邦的,活像刚睡醒的小刺猬。他整天都笑眯眯的,一笑眼睛就成了弯弯的月牙,看着特别亲切,一点都不严肃。)
王老师上课就像演小品,有意思极了!有次讲购物应用题,他怕我们绕晕,直接拍着胸脯当起题目里的“小明”,手舞足蹈地比划:“你们看,我现在揣着20块钱去买苹果,每个3元,买5个够不够?”一边说还一边假装掏钱,逗得我们笑作一团,原本难理解的题目,一下子就通了。他走路快得像阵风。每次上课铃刚响完,就听见走廊里“噔噔噔”的脚步声,又不一秒地 (改:不一秒) 就“嗖”地出现在教室门口,手里还抱着他的教案本,我们偷偷地喊他“风一样的数学老师”。(段评:此段通过上课和走路两个事例展现老师的有趣,情节生动,符合记叙文特点。但内容有些杂糅,上课和走路两件事之间缺乏过渡。可以添加一句过渡语,如“王老师不仅上课有趣,连走路都带着一股风”,让逻辑更清晰。修改版:王老师上课就像演小品,有意思极了!有次讲购物应用题,他怕我们绕晕,直接拍着胸脯当起题目里的“小明”,手舞足蹈地比划:“你们看,我现在揣着20块钱去买苹果,每个3元,买5个够不够?”一边说还一边假装掏钱,逗得我们笑作一团,原本难理解的题目,一下子就通了。王老师不仅上课有趣,连走路都带着一股风。他走路快得像阵风,每次上课铃刚响完,就听见走廊里“噔噔噔”的脚步声,又不一秒地就“嗖”地出现在教室门口,手里还抱着他的教案本,我们偷偷地喊他“风一样的数学老师”。)
这就是我们的“漫画”老师王老师,头发像小刺猬,上课、演个小剧、走路像阵风,还特别温柔负责的数学老师。(段评:作为结尾,总结了老师的特点,但表述较混乱,“演个小剧”表述不当,可改为“上课像演剧”。可以更有条理地总结,增强情感的表达。修改版:这就是我们的“漫画”老师王老师,头发像小刺猬,上课像演剧,走路像阵风,既温柔又负责的数学老师,我们都特别喜欢他。)
宁俊豪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我的“漫画”老师》,老师首先要为你对王老师生动有趣的描写点个赞!很多人写老师可能只是泛泛而谈,而你却抓住了王老师“有趣”这个独特的特点,让王老师的形象一下子就立起来了,这让你的文章很有亮点!
老师发现你在描写王老师的时候运用了很多生动的描写手法。比如描写王老师的外貌“最有特点的是他的头发,黑乎乎的,一根倔强地竖在头顶,硬邦邦的,活像刚睡醒的小刺猬”,通过这个形象的比喻,让王老师的形象跃然纸上。还有写王老师上课的情节,“他怕我们绕晕,直接拍着胸脯当起题目里的‘小明’,手舞足蹈地比划”,这里通过动作描写,把王老师上课有趣的样子展现得淋漓尽致。
不过呢,这篇文章还有一些可以提升的地方。从立意上来说,我们可以再深刻一些。你写了王老师有趣的各种表现,那能不能再深入思考一下,这种有趣的教学方式对你们的学习和成长有什么更深层次的影响呢?比如在结尾处可以简单说一说,因为王老师有趣的教学,让你们对数学学习有了怎样不一样的态度,或者对你们的思维有了怎样的启发。
从文章结构来看,在介绍完王老师的外貌后,到写上课有趣和走路快这两个事例之间,过渡可以更自然一些。比如在介绍完外貌后,可以加一句“王老师不仅外貌有趣,他的课堂和日常行为更是充满了趣味”这样的过渡句,让文章的衔接更流畅。
另外,在细节描写上还可以更丰富。比如写王老师走路快,除了写“走路快得像阵风”“噔噔噔的脚步声”“嗖地出现在教室门口”,还可以描写一下同学们看到王老师快速出现时的反应,从侧面再突出一下王老师走路快的特点。
总而言之,这篇作文展现了你很好的写作能力和对老师细致的观察。你已经学会了通过具体事例和描写手法来展现人物特点,接下来,我们可以在立意的深化、结构的优化和细节的丰富上继续下功夫。比如你可以想想:
- 王老师有趣的教学方式对班级里不同学习水平的同学分别产生了哪些具体的影响?
- 除了外貌、上课和走路,王老师在批改作业或者课间与同学们相处时,还有哪些能体现他“有趣”特点的小事?
- 怎样通过对王老师更多细节的描写,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你们师生之间深厚的情谊?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更精彩的文章,期待你的下一次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