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欢热血沸腾的体育老师,有的人喜欢阳光开朗的数学老师,还有的人喜欢聪明善良的英语老师,而我喜欢的是像从漫画中走出来的潮流明星语文老师。(段评:此段作为开头,通过对比他人喜欢的老师,引出自己喜欢的语文老师,能吸引读者兴趣,紧扣主题。不过语言稍显稚嫩,可增加一些对语文老师“潮流明星”特质的简单描述,让开头更有吸引力。修改版:很多人喜欢热血沸腾的体育老师,有的人喜欢阳光开朗的数学老师,还有的人喜欢聪明善良的英语老师,而我喜欢的是像从漫画中走出来的潮流明星语文老师,她每次走进教室,时尚的穿搭总会吸引大家的目光。)
她是一个聪明美丽的老师。有着一头新奇又潮流的卷发,走路头发摆动时,就像海上波涛风啸而来,像是要把后面的人们都给卷进去。一双如铜铃般的大眼睛,一个像滑滑梯的鼻子。(段评:该段围绕老师的外貌进行描写,形象地展现了老师的聪明美丽,符合记叙文人物形象鲜明的要求。但“像海上波涛风啸而来”表述不太准确,可改为更贴切的表达。并且可以增加一些对老师外貌细节的描写,让人物形象更丰满。修改版:她是一个聪明美丽的老师。有着一头新奇又潮流的卷发,走路时头发轻轻摆动,就像层层波浪缓缓涌来。一双如铜铃般的大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一个像滑滑梯的鼻子,俏皮可爱。)
老师的性格既温柔又严厉。有一次,有位同学不认真听课,老师的脸立马阴沉的像 (改:阴沉得像) 即将下大暴雨的乌云,并使用像刀子一样锋利的“眼神杀”看向那个同学,我便知道,她又要使用“狮吼攻”了。果然,她就使出了那招“狮吼攻”喊着:“那个同学你给我站起来!”那个同学立刻乖乖的站了起来,全班刚刚都还在窃窃私语的同学们也都因为老师的那一句话瞬间变得鸦雀无声,连掉一根针的声音都能清清楚楚的听到 (改:清清楚楚地听到) 。过了一会,老师又像小绵羊般温柔地说:“老师其实不是真的想凶你们,而是想让你们以后上个好大学,毕业出来再找个好工作给父母养老。要是你们不好好学习,找不到好工作,连你们自己都养不了!你们想过这样的生活吗!”我们都异口同声地说了一句:“不想!”“那你们就好好学习!”老师说。从那天之后,我们都很敬佩她。(段评:这段通过具体事例生动地展现了老师既温柔又严厉的性格特点,人物形象跃然纸上,符合记叙文有完整故事情节的要求。但篇幅较长,可适当精简语言,使表达更简洁。修改版:老师的性格既温柔又严厉。有一次,有位同学不认真听课,老师的脸立马阴沉下来,像即将下暴雨的乌云,还投去“眼神杀”。紧接着,她使出“狮吼攻”:“那个同学你给我站起来!”全班瞬间安静下来。过了一会儿,老师又温柔地说:“老师不是真凶你们,是想让你们上好大学,找好工作,给父母养老。不好好学习,连自己都养不活,你们想过这样的生活吗?”我们齐声说:“不想!”“那你们就好好学习!”从那天后,我们都很敬佩她。)
我很敬佩她,因为她让我收获到了比金钱更有价值的东西!(段评:作为结尾,表达了对老师的敬佩以及老师让自己收获有价值东西的感受,能升华主题。但表述比较笼统,可具体说明收获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修改版:我很敬佩她,因为她让我收获到了比金钱更有价值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
阮鑫瑞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我的“漫画”老师》,老师首先要为你独特的立意点个赞!很多人只是简单描述老师的外貌和日常教学,而你却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语文老师既温柔又严厉的性格特点,让老师这个形象更加立体鲜活,这让你的文章一下子就有了深度!
老师发现你文章的描写手法运用得特别好。比如在描写老师外貌时,“有着一头新奇又潮流的卷发,走路头发摆动时,就像海上波涛风啸而来,像是要把后面的人们都给卷进去。一双如铜铃般的大眼睛,一个像滑滑梯的鼻子”,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老师的卷发比作海上波涛,把眼睛比作铜铃,鼻子比作滑滑梯,让老师的形象如在眼前。在描写老师性格时,“老师的脸立马阴沉的像即将下大暴雨的乌云,并使用像刀子一样锋利的‘眼神杀’看向那个同学”,同样运用比喻,生动地展现了老师严厉的样子。这些描写手法的运用,让文章增色不少!
不过呢,文章在一些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道理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你写了敬佩老师让自己收获了比金钱更有价值的东西,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老师具体的哪些行为、教导让你有了这样的收获?这些收获对自己的成长和未来有着怎样具体的影响?如果能在结尾处,把这些背后的原因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力量。另外,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比如描写老师对不认真听课同学的处理这一情节,我们能不能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教室里的气氛是怎样的?其他同学脸上的表情如何?老师除了语言和眼神,还有哪些动作?用“五感法”把这个情节更细致地展现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还有,文章从描写老师外貌到讲述老师性格的过渡稍显生硬,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老师不仅有着独特的外貌,性格也是十分鲜明”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流畅。
总而言之,这篇作文展现了你出色的思考能力和表达潜力。你已经学会了如何运用描写手法让文章生动起来,接下来,我们可以在思想的深化、细节的丰富和段落的衔接上继续下功夫。比如你可以想想:
- 老师在学习和生活中还有哪些具体的言行对自己产生了深远影响?
- 怎样通过更多不同的事例来展现老师性格的多面性?
- 如何运用更巧妙的过渡使文章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思想与文采兼备的佳作,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