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奶奶要和我一起做包子,说是让我体验一下劳动的辛苦。我想:做包子有什么难的,不就是捏起合上口子嘛。今天就让奶奶看看我的厉害。(段评:这段内容整体不错,交代了事件的起因和‘我’的心理活动。不过可以增加一些时间和地点要素,让故事背景更清晰。比如说明是在奶奶家还是自己家做包子。修改版:今天,在奶奶家,奶奶要和我一起做包子,说是让我体验一下劳动的辛苦。我想:做包子有什么难的,不就是捏起合上口子嘛。今天就让奶奶看看我的厉害。)
我们开始做包子了。一开始做,我就看见奶奶拿了一大盘子,一边往里面加水,一边往里面加面粉。奶奶用手搓着,搓了一会后,那些面粉变成了面团,再放了些发酵粉。奶奶说:面团揉好了,现在等他 (改:等它) 发酵完成就行了。(段评:此段是做包子过程的一部分,但描写较为概括,缺乏细节。可以增加一些奶奶的动作、语言细节,比如奶奶一边加水加面粉一边说的话。另外,存在错别字,‘他’应改为‘它’。修改版:我们开始做包子了。一开始做,我就看见奶奶拿了一大盘子,一边往里面加水,一边往里面加面粉,嘴里还念叨着:‘水不能加多了,不然面就稀了。’奶奶用手搓着,搓了一会后,那些面粉变成了面团,再放了些发酵粉。奶奶笑着说:‘面团揉好了,现在等它发酵完成就行了。’)
下午,我看见奶奶把塑料膜贴在桌子上,再往上面撒些面粉,然后把上午揉的面团放上去。奶奶开始做馅,她首先把牛肉放入搅肉机里,搅烂以后放入锅中,再把白萝卜切成丝,放在锅里炒出香味以后倒在盘子 (改:倒在盘子里) ,前期工作终于做好啦!(段评:这段描述了做包子前期准备做馅的过程,但是内容偏流水账,缺乏生动性。可以增加一些‘我’的感受和观察,比如看到奶奶熟练操作时‘我’心里的想法。修改版:下午,我看见奶奶把塑料膜贴在桌子上,再往上面撒些面粉,然后把上午揉的面团放上去。奶奶开始做馅,她首先把牛肉放入搅肉机里,搅烂以后放入锅中。看着奶奶熟练的动作,我心里暗暗佩服。接着奶奶把白萝卜切成丝,放在锅里炒出香味以后倒在盘子,前期工作终于做好啦!我心想:原来做包子前还有这么多准备工作呢。)
开始做包子了,我兴奋无比。我先把面团压成圆形,往里面加馅,但是,我怎么也合不上口子,于是我学着奶奶样子 (改:奶奶的样子) ,一点一点的 (改:一点一点地) 像捏橡皮泥一样慢慢的 (改:慢慢地) 收紧口子,最终还是完成的 (改:完成了) 包子的制作,看着一颗颗小包子真的太可爱了。(段评:这是做包子经过的重点段落,有一定的细节描写,但可以进一步加强。比如增加‘我’在合不上口子时的心理活动,以及奶奶指导‘我’时的语言。修改版:开始做包子了,我兴奋无比。我先把面团压成圆形,往里面加馅,但是,我怎么也合不上口子,我心里又着急又沮丧,心想:怎么这么难啊,和我想的完全不一样。这时奶奶笑着说:‘别着急,慢慢来,像这样。’于是我学着奶奶样子,一点一点的像捏橡皮泥一样慢慢的收紧口子,最终还是完成了包子的制作,看着一颗颗小包子真的太可爱了。)
这次做包子的过程让我我 (改:让我) 感受到了劳动的辛苦,食物来之不易,以前我都是吃不完的,但是,这次我要把包子吃光光了。(段评:这段写出了做包子的感受和结果,但表述较平淡。可以增加一些情感的表达,比如‘我’决定吃光包子时坚定的心情。修改版:这次做包子的过程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劳动的辛苦,食物来之不易。以前我吃饭总是吃不完,但是这次,我看着这些自己亲手做的包子,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把它们吃光光,因为这是我劳动的成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