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我一打开眼就发现我变成了一棵大榕树。是的,你没有听错,我变成了一棵榕树,那么这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我们来一起看一看吧!(段评:作为开头,能巧妙引出“我变成大榕树”这一奇妙设定,吸引读者兴趣,符合记叙文开头要求。但表述稍显啰嗦,“是的,你没有听错”这类表述可简化。建议直接简洁地引出主题。修改版:早晨,我一打开眼就发现自己变成了一棵大榕树。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我变成了一棵榕树,一棵在学校里的大榕树。早上学生们在我的底下走过。忽然,有一只小鸟飞到了我的树上,它向我说道:“早上好呀。”我也回答道:“小鸟,你好呀。”忽然一阵铃声把小鸟给吓跑了。哦!这一阵铃声原来是上课铃声啊。同学们的读书声渐渐响起。这声音是多么的动听啊!我晒着太阳吹着微风,无比欢乐。不知道过了多久,同学们下课了。有许多同学来到了我的树阴 (改:树荫) 下乘凉,他们有的在树阴下玩游戏,有的在树阴下看着书,有的在树阴下帮我清理草。场面十分的和谐。铃铃铃……。 (改:铃铃铃……) 上课了,同学们都回到了教室。有一位同学却向洗手间跑去,我以为他要上侧所 (改:厕所) 时,他却去接了一些水过来说:“谢谢你的树阴。”这一刻我感到了温暖。(段评:此段落情节丰富,生动展现了“我”变成榕树后看到的校园生活场景,符合记叙文文体特征。不过,描写较为平铺直叙,可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增添文采,比如“同学们的读书声像美妙的乐章,渐渐响起”。同时,“上侧所”应改为“上厕所”。修改版:我变成了一棵榕树,一棵在学校里的大榕树。早上学生们在我的底下走过。忽然,有一只小鸟飞到了我的树上,它向我说道:“早上好呀。”我也回答道:“小鸟,你好呀。”忽然一阵铃声把小鸟给吓跑了。哦!这一阵铃声原来是上课铃声啊。同学们的读书声像美妙的乐章,渐渐响起。这声音是多么的动听啊!我晒着太阳吹着微风,无比欢乐。不知道过了多久,同学们下课了。有许多同学来到了我的树阴下乘凉,他们有的在树阴下玩游戏,有的在树阴下看着书,有的在树阴下帮我清理草。场面十分的和谐。铃铃铃……上课了,同学们都回到了教室。有一位同学却向洗手间跑去,我以为他要上厕所时,他却去接了一些水过来说:“谢谢你的树阴。”这一刻我感到了温暖。)
我变成大榕树后,体会到了温暖,也看见了同学们上课与玩耍的样子。(段评:作为结尾,能总结“我”变成大榕树后的感受,有一定的总结作用,但比较简单,缺乏深度和升华。可以在结尾处进一步抒发对这种温暖和校园生活的喜爱之情。修改版:我变成大榕树后,体会到了温暖,也看见了同学们上课与玩耍的样子。这种温暖的感觉,让我更加喜爱这充满活力的校园生活。)
潘祖龙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我变成了一棵榕树》,老师首先要为你的奇妙想象点个赞!很多人可能不会想到把自己想象成一棵榕树,而你却展开了这样独特的想象之旅,这让文章一下子充满了新奇感!
老师发现你文章在描写方面做得很不错。比如“有许多同学来到了我的树阴下乘凉,他们有的在树阴下玩游戏,有的在树阴下看着书,有的在树阴下帮我清理草”,通过对同学们不同活动的描写,让这个场景变得很生动,仿佛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就在眼前,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种欢乐和谐的氛围。
不过呢,这篇文章还有一些可以提升的地方。道理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你看,你通过变成榕树体会到了温暖,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为什么同学们的这些举动会让你感到温暖?是因为他们的友善让你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还是因为这种和谐相处的氛围触动了你内心对美好的向往?如果能在结尾处,把“温暖”背后的原因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力量。
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我们来当一次导演。你写的“有一位同学却向洗手间跑去,我以为他要上侧所时,他却去接了一些水过来说:‘谢谢你的树阴。’”这里,是文章很关键的部分。我们能不能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这位同学的表情是怎样的?动作是匆忙还是从容?他说话时的语气是怎样的?用“五感法”把这个“特写镜头”拍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从写完同学们在树荫下活动到这位同学去接水回来感谢你,中间好像缺了一座小桥。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同学们在树荫下的欢乐时光结束了,大家各自散去,就在这时,我注意到有一位同学走向了洗手间 。”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流畅。
总而言之,这篇作文展现了你出色的想象力和表达潜力。你已经学会了如何搭建文章的基本框架,接下来,我们可以在思想的深化和细节的丰富上继续下功夫。比如你可以想想:
- 假如这棵榕树会经历四季的变化,不同季节同学们与榕树的互动会有什么不同,又能从中体会到什么新的感悟?
- 在变成榕树的这段经历里,有没有某个瞬间让你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新的思考?
- 如何通过更细腻地描写榕树的感受,来让读者更深刻地体会到你所感受到的温暖与美好?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更精彩的佳作,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