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变成了一只小蜜蜂(段评:此段作为开头,表述过于简略平淡,未能吸引读者兴趣,且未交代变成小蜜蜂的缘由,与后文衔接突兀。建议补充变成小蜜蜂的背景或契机,让故事开篇更自然。修改版:晚上,我做了个神奇的梦,梦里一道金光闪过,我竟然变成了一只小蜜蜂!)
清晨的阳光刚洒进花园,我伸了个懒腰,忽然,我发现自己竟然长出了黄黑相间的绒毛,胳膊变成了透明的翅膀——我居然变成了一只小蜜蜂!(段评:该段详细描述变成小蜜蜂的过程,有一定细节,但“清晨的阳光刚洒进花园”与前文缺乏时间过渡,逻辑不够连贯。可增加一句与前文呼应的话,让时间衔接更自然。修改版:接上梦里的情景,清晨的阳光刚洒进花园,我伸了个懒腰,忽然,我发现自己竟然长出了黄黑相间的绒毛,胳膊变成了透明的翅膀——我居然变成了一只小蜜蜂!)
变成小蜜蜂后,花园里的世界一下子变大了,原来矮矮的向日葵,现在像一座座金黄色的小房子,花瓣摸起来软软的,像毛毯一样。我正看得发呆,一只圆滚滚的蜜蜂飞过来,声音嗡嗡的说 (改:声音嗡嗡地说) “新来的吧?快跟着我采蜜,不然就要被蜂后批评啦!”我心里慌慌的,跟着它飞到了一朵花儿上,学着它的样子,用后腿上的“小篮子”沾花粉 (改:蘸花粉) ,花粉粘在绒毛上,像撒了把金粉,痒得我忍不住抖了抖腿。突然,一阵大风刮来,我被吹得转来转去,眼看就要撞到石头上了,刚才的蜜蜂姐姐赶紧飞过来用翅膀托了我一把。“小心点,风大的时候要贴着花瓣飞,”蜜蜂姐姐说道,下雨了,雨点“噼里啪啦”打在叶子上,像在敲着小鼓。我慌得乱飞,翅膀被打湿了,沉重得像拉着条船。(段评:此段内容丰富,描写生动,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增添了趣味性。不过段落中天气变化有些突兀,缺少过渡。可以增加一些过渡语句,使情节发展更自然。修改版:变成小蜜蜂后,花园里的世界一下子变大了,原来矮矮的向日葵,现在像一座座金黄色的小房子,花瓣摸起来软软的,像毛毯一样。我正看得发呆,一只圆滚滚的蜜蜂飞过来,嗡嗡地说:“新来的吧?快跟着我采蜜,不然就要被蜂后批评啦!”我心里慌慌的,跟着它飞到了一朵花儿上,学着它的样子,用后腿上的“小篮子”沾花粉,花粉粘在绒毛上,像撒了把金粉,痒得我忍不住抖了抖腿。突然,一阵大风刮来,我被吹得转来转去,眼看就要撞到石头上了,刚才的蜜蜂姐姐赶紧飞过来用翅膀托了我一把。“小心点,风大的时候要贴着花瓣飞。”蜜蜂姐姐说道。风渐渐小了,可天空却慢慢阴沉下来,不一会儿,下雨了,雨点“噼里啪啦”打在叶子上,像在敲着小鼓。我慌得乱飞,翅膀被打湿了,沉重得像拉着条船。)
雨停后,太阳重新出来时,我变回了原样,我想起刚才一起采蜜和经历 (改:的经历) ,心里暖暖的。原来不管变成了什么,只要有朋友帮忙,再难的事也不可怕呀!(段评:结尾表达了主题,情感积极向上,但“一起采蜜和经历”表述不通顺。应改为“一起采蜜的经历”,让表达更准确。修改版:雨停后,太阳重新出来时,我变回了原样,我想起刚才一起采蜜的经历,心里暖暖的。原来不管变成了什么,只要有朋友帮忙,再难的事也不可怕呀!)
冯妙彤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我变成了一只小蜜蜂》,老师首先要为你的深刻思考点个赞!很多人写这类故事可能只是单纯描述变成小蜜蜂后的经历,而你却从中感悟到了“原来不管变成了什么,只要有朋友帮忙,再难的事也不可怕呀!”这个道理,这让你的文章一下子就有了深度!
老师发现你文章在描写方面特别出色。你对花园里事物的描写十分生动,比如“原来矮矮的向日葵,现在像一座座金黄色的小房子,花瓣摸起来软软的,像毛毯一样”,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你眼中变大后的花园世界。还有“花粉粘在绒毛上,像撒了把金粉”,这个比喻也十分贴切形象,让画面感十足。
不过呢,我们也可以探讨一些让文章更精彩的方法。比如在道理的阐述上可以更深刻些,你看你感悟到朋友帮忙的重要性,那我们能不能再深入想想,为什么朋友的帮忙能让困难变得不可怕呢?是因为朋友带来的力量、陪伴还是其他什么?如果能在结尾处把这个原因稍微剖析一下,你的思想深度就更上一层楼啦。还有,在你描写采蜜经历这部分,过程有些快。我们可以当一次导演,把镜头推近,比如当时花园里的气味是怎样的?有没有听到其他昆虫的声音?你心里最紧张的念头是什么?用“五感法”把这部分细节丰富起来,文章的感染力会更强。
总而言之,这篇作文展现了你出色的思考能力和表达潜力。你已经学会了如何用生动的描写让文章富有画面感,接下来,我们可以在思想的深化和细节的丰富上继续下功夫。比如你可以想想:
- 从这次变成小蜜蜂的经历中,除了朋友帮忙,还能从哪些角度去感悟生活道理?
- 在描写花园环境时,怎样运用更多的修辞手法让景色描写更具特色?
- 如果再次变换身份,变成其他小动物,又会有哪些新的发现和感悟?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思想与文采兼备的佳作,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