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天,我迎来了一堂特殊的“开学第一课”。这堂课不在教室,而在庄严肃穆的省委旧址。当我接到博物馆的参与邀请时,内心激动不已,从七月起就开始背诵那5300多字的讲解稿,只为在这场以“抗战胜利七十八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为主题的活动中展现最佳状态。(段评:此段作为开头,点明了特殊的“开学第一课”的时间和地点,能快速吸引读者兴趣,与主题契合度高。不过,在语言表达上,“从七月起就开始背诵那5300多字的讲解稿”稍显直白,可增加一些细节描写,展现自己的认真和期待。修改版:开学第一天,我迎来了一堂特殊的“开学第一课”。这堂课不在教室,而在庄严肃穆的省委旧址。当我接到博物馆的参与邀请时,内心激动不已,从七月开始,我每天都会花上几个小时,认真地背诵那5300多字的讲解稿,满心期待着能在这场以“抗战胜利七十八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为主题的活动中展现最佳状态。)
清晨七点多,我已整装出发。踏进旧址大门那一刻,时光仿佛倒流—我依稀听见八十年前这片土地上的呐喊,看见硝烟中前赴后继的身影。广场上,国旗高悬,舞台庄严。当我化妆完毕时,各校队伍正陆续入场。八点半的广场已成人的海洋,军人手中的红旗如波浪翻涌。(段评:该段落描述到达旧址后的情景,时间顺序明确,与上下文衔接自然。但描写“各校队伍入场”后对广场的描写有些重复,可简化部分内容,让表达更简洁。修改版:清晨七点多,我已整装出发。踏进旧址大门那一刻,时光仿佛倒流—我依稀听见八十年前这片土地上的呐喊,看见硝烟中前赴后继的身影。广场上,国旗高悬,舞台庄严。八点半,各校队伍陆续入场,广场上已人头攒动,军人手中的红旗随风飘扬。)
九点整,活动在主持人铿锵有力的声音中拉开序幕。升旗仪式开始,军人们踏着整齐的步伐护卫国旗前进。我凝视他们锃亮的军靴,却仿佛看见了当年革命先辈的草鞋足迹。国歌奏响,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五百余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着头,瞻仰这雄伟的五星红旗。随后博物馆副馆长的致辞将活动推向高潮。当她说出“作为新时代的我们不能忘记革命先辈的付出,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时,震耳欲聋的掌声从我耳边响起。随后,《黄河大合唱》的旋律响起,每个人都放声高歌,仿佛穿越时空,人人都化身成了保家卫国的小战士。终于轮到我登场讲解。令我感动的是,台下听众全神贯注,连最细微的声响都消失了;连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甚至连喘粗气的声音都没有。当我完成讲解道出“谢谢大家”时,全场的观众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那份认可让我热泪盈眶。(段评:此段详细叙述活动过程,情节完整,生动展现现场氛围,符合记叙文特点。然而,“连最细微的声响都消失了;连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甚至连喘粗气的声音都没有”表述重复啰嗦,可简化。修改版:九点整,活动在主持人铿锵有力的声音中拉开序幕。升旗仪式开始,军人们踏着整齐的步伐护卫国旗前进。我凝视他们锃亮的军靴,却仿佛看见了当年革命先辈的草鞋足迹。国歌奏响,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五百余人一齐脱帽肃立,瞻仰这雄伟的五星红旗。随后博物馆副馆长的致辞将活动推向高潮。当她说出“作为新时代的我们不能忘记革命先辈的付出,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时,震耳欲聋的掌声响起。接着,《黄河大合唱》的旋律响起,每个人都放声高歌,仿佛穿越时空,化身成了保家卫国的小战士。终于轮到我登场讲解。令我感动的是,台下听众全神贯注,安静极了。当我完成讲解道出“谢谢大家”时,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那份认可让我热泪盈眶。)
站在省委旧址大门回望,红旗仍然在风中猎猎飘扬。这堂特殊的开学第一课,不仅是记忆的传承,更是精神的接力。那些用生命写就的故事,已如种子般深深扎根在我们心田,静待发芽生长。(段评:作为结尾,总结了“开学第一课”的意义,升华了主题,语言富有感染力。不过,“那些用生命写就的故事,已如种子般深深扎根在我们心田,静待发芽生长。”可进一步点明“发芽生长”后的意义,让主题更明确。修改版:站在省委旧址大门回望,红旗仍然在风中猎猎飘扬。这堂特殊的开学第一课,不仅是记忆的传承,更是精神的接力。那些用生命写就的故事,已如种子般深深扎根在我们心田,静待发芽生长,未来定能绽放出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奋斗的绚丽之花。)
陈楚城同学,你好!读完你的《记一次丰富多彩的活动》,老师首先要为你深刻的立意点个赞!很多人写活动可能只是单纯描述过程,而你却从这次“开学第一课”中感悟到这不仅是记忆的传承,更是精神的接力,让文章有了深度和高度!
老师发现你文章在结构安排上十分精巧。开头点明活动的特殊地点——省委旧址,同时通过描述自己为活动做的准备,引起读者兴趣。结尾“站在省委旧址大门回望,红旗仍然在风中猎猎飘扬”,既呼应开头的地点,又升华了主题,让整个文章的“建筑结构”完整且富有韵味。另外,你在描写活动现场时也十分生动,比如“八点半的广场已成人的海洋,军人手中的红旗如波浪翻涌”,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让读者仿佛看到了现场壮观的场景。
不过呢,老师也有一些小建议,希望能帮助你把文章写得更精彩。比如在描述自己讲解时,你写“令我感动的是,台下听众全神贯注,连最细微的声响都消失了;连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甚至连喘粗气的声音都没有”,这部分内容虽然写出了听众的专注,但可以运用“五感法”再丰富一些细节。当时现场的光线是怎样的?有没有一些特别的气味?你自己的心情除了感动,还有没有其他的想法?把这些内容写出来,读者就能更好地感受到你当时的心境。另外,在从一个活动环节过渡到另一个环节时,比如从升旗仪式到博物馆副馆长致辞,再到《黄河大合唱》环节,可以增加一些过渡句,让文章的衔接更加自然流畅。
总而言之,这篇作文展现了你出色的思考能力和写作潜力。你已经学会了如何搭建文章的“骨架”,接下来,我们可以在“血肉”的填充上(比如细节描写)和“思想”的深化上继续下功夫。比如你可以想想:
- 在这次活动中,革命先辈的精神具体是通过哪些细节让你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这种精神接力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可以通过哪些具体行动来实现?
- 对比现在的幸福生活和革命时期的艰难,你对这次活动主题“抗战胜利七十八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思想与文采兼备的佳作,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