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家人,我的脑海中第一个浮现出的就是我的爷爷。他是一个非常节俭而又勤劳这么一个 (改:的) 人,让我来为你讲讲吧。(段评:此段作为开头,能自然引出要写的爷爷,主题明确。不过表述稍显啰嗦,“非常节俭而又勤劳这么一个人”可简化。建议简洁表达,突出重点。修改版:说到家人,我的脑海中第一个浮现出的就是我的爷爷。他是个节俭又勤劳的人,让我来为你讲讲吧。)
我的爷爷可节俭了,每次他在晚上玩手机的时候,都不开灯,生怕把电费用超了 (改:超了) 。我每次都跟他说:“你不要不开灯呀,电费费用超了没关系,但眼睛可不能用坏了呀。”可他还是不听劝,我也只好发现了就帮灯给 (改:帮) 打开。(段评:段落围绕爷爷节俭展开,事例具体真实。但语言较平淡,可运用一些描写让情节更生动。比如添加爷爷的神态、动作等描写。修改版:我的爷爷可节俭了,每次晚上玩手机的时候,他总是眯着眼,在昏暗的光线下摸索着屏幕,就是不开灯,生怕把电费用超了。我每次都着急地跟他说:“爷爷,你别不开灯呀,电费超了没关系,但眼睛可不能用坏了呀。”可他还是不听劝,无奈之下,我发现了就赶紧帮他把灯打开。)
我的爷爷不仅很节俭,而且还很勤劳。每次过年家里要大扫除了,都是他一个人搞两个家可辛苦了。最近,老家屋子上的树掉落了一堆树叶,把太阳光都遮住了,黑漆漆的。爷爷心想:“这可不行,我要回去把它打扫一下。”爷爷二话不说,就买了票回老家了。你说他是不是很勤劳?可是,他已经是一个70岁的老人,他可以这么勤劳,也是非常厉害。(段评:该段通过大扫除和回老家打扫树叶两件事体现爷爷勤劳,逻辑清晰。但表述较口语化,“搞两个家”说法不规范,且“他已经是一个70岁的老人”表述啰嗦。可规范语言,使表达更简洁。修改版:我的爷爷不仅很节俭,而且还很勤劳。每次过年家里要大扫除,都是他一个人负责两个家,可辛苦了。最近,老家屋子上的树掉落了一堆树叶,把太阳光都遮住了,屋里黑漆漆的。爷爷心想:“这可不行,我得回去打扫一下。”于是,他二话不说,就买了票回老家了。你说他是不是很勤劳?爷爷都70岁了,还这么勤劳,真是厉害。)
我的爷爷就是一个勤劳又节俭的人。我们也要考敬 (改:孝敬) 老人哦。(段评:结尾总结了爷爷的特点,点明主题。但“考敬”是错别字,应是“孝敬”。可检查并改正错别字,让表达更准确。修改版:我的爷爷就是一个勤劳又节俭的人。我们也要孝敬老人哦。)
曾鹿宁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我的爷爷》,老师首先要为你对爷爷真挚的情感点个赞!你通过描述爷爷生活中的点滴小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勤劳又节俭的老人形象,这份对家人细致的观察和深厚的情感,为文章奠定了温暖的基调。
老师发现你文章在选材方面特别典型。比如写爷爷节俭,选择晚上玩手机不开灯这个细节,生动地展现了爷爷为了节省电费,宁愿摸黑的习惯;写爷爷勤劳,用过年独自打扫两个家,以及专门买票回老家打扫树叶这两件事,具体地体现出爷爷的勤劳品质。这些具体事例的选择,很好地突出了爷爷的性格特点。
不过,文章还有一些地方可以进一步提升。在结构方面,开头直接引入主题,结尾总结爷爷的特点,比较完整,但稍显平淡。我们可以在开头设置一个小悬念,比如“在我的家人中,有一个人总是做出一些让我既无奈又敬佩的事,这个人就是我的爷爷”,引起读者的好奇心。结尾处除了总结爷爷的品质,还可以谈谈爷爷的这些品质对自己的影响,这样会让文章的主题得到深化。
在语言描写上,虽然语句通顺,但稍显简单。比如描写爷爷决定回老家打扫树叶那段,我们可以把爷爷的心理活动再细致地描写一下,“爷爷皱着眉头,看着老家屋子上堆满树叶的照片,心想:‘这可不行,家里黑漆漆的,大家住着多不方便,我得回去把它打扫干净。’”通过这样的心理描写,能让爷爷的形象更加鲜活。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爷爷的节俭和勤劳背后,有着怎样的生活经历和人生观念?这些观念对家庭和你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2. 在现代社会,节俭和勤劳的传统美德有了哪些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发扬这些美德? 3. 除了节俭和勤劳,爷爷还有哪些品质或行为让你印象深刻?如何通过具体事例将这些品质展现得更加生动?
总而言之,这篇作文展现了你不错的写作能力和对爷爷深厚的情感。接下来,我们可以在文章结构的优化、语言的细腻度以及主题的深度挖掘上继续努力。老师相信,凭借你的努力和悟性,一定能写出更精彩的文章,期待你的下一次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