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妈妈记忆力和观察力都很强,是一位大侦探。(段评:此段作为开头,点明了妈妈是“大侦探”这一主题,简洁明了,能吸引读者兴趣。不过表述稍显直白,缺乏童真童趣。建议可以用更有趣的方式引出妈妈是“侦探”这一特点,比如设置一个小悬念。修改版:你们知道吗?我家有一位超级厉害的“大侦探”,她有着超强的记忆力和观察力,这个人就是我的妈妈!)
放学后,我在小卖部偷偷买了一包零食,回到家后,我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吃着吃着,我听见一声“咔嚓”是钥匙转动的声音。完了,是妈妈回来了,我三下五除二的工夫 (改:的功夫) ,我就吃完了零食,把包装袋全部丢进了垃圾桶,又架起书本,假装在看书。门开了,妈妈的眼睛瞪得圆溜溜的,看了看四周,又用鼻子闻了闻,眉头一皱,然后笑着问:“你是不是又偷吃零食了?”我的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眼睛不敢直视妈妈,小声地说:“你怎么知道的?”妈妈从地上捡起一小块零食碎片,又指了指垃圾桶,说:“你留下的证据太多了!”我一听,脸“涮”的一下全红了,紧张极了。妈妈语重心长地说:“吃太多零食对身有害 (改:对身体有害) ,你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要多吃水果蔬菜……”说完之后,我默默的点头。(段评:这一段故事情节完整,人物形象鲜明,细节描写生动,很好地体现了妈妈的观察力强。但部分表述稍显啰嗦,比如“三下五除二的工夫”可改为“三下五除二”。另外,描述“我”紧张的部分可以增加一些动作描写,让情感表达更强烈。修改版:放学后,我在小卖部偷偷买了一包零食,回到家后,我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吃着吃着,我听见一声“咔嚓”,是钥匙转动的声音。完了,是妈妈回来了!我三下五除二就吃完了零食,把包装袋全部丢进了垃圾桶,又架起书本,假装在看书。门开了,妈妈的眼睛瞪得圆溜溜的,看了看四周,又用鼻子闻了闻,眉头一皱,然后笑着问:“你是不是又偷吃零食了?”我的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眼睛不敢直视妈妈,双手不自觉地捏着衣角,小声地说:“你怎么知道的?”妈妈从地上捡起一小块零食碎片,又指了指垃圾桶,说:“你留下的证据太多了!”我一听,脸“唰”的一下全红了,紧张得双脚都在打颤。妈妈语重心长地说:“吃太多零食对身体有害,你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要多吃水果蔬菜……”说完之后,我默默地点了点头。)
还有一次,妈妈要出门办事,给我布置了一些作业,她让我快点写完,千万不要看电视,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下去运动一下。我飞快地写完了作业,心想,反正就看五分钟,看完我就下去运动,妈妈不会发现的。于是,我就东翻翻西找找,凭着我聪明的大脑袋和对妈妈的了解,我很快就找到了我心爱的遥控器,我马上开机,看起了我最喜欢的赛车频道……正当我看到我最喜欢的车手夺冠时,我欣喜若狂,蹦呀跳呀……这时候,我听到电梯有动静,我知道是妈妈回来了,紧张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好在我是练田径运动的选手,我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关掉电视,把遥控器,放回原来的位置,跑回房间,坐在椅子上看书,自作聪明的以为一切都很完美。妈妈回家后,直奔我的房间,然后问我:“你是不是又看电视了?”我有了之前经的经验 (改:的经验) ,我不敢承认,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反问道:“你有证据吗?”妈妈说:“电视都是热的,插头都是插着的,难道电视机发烧了,自己把“脚”——插头伸到电源处了?”我哑口无言。(段评:该段落继续通过具体事例展现妈妈的“火眼金睛”,逻辑清晰,情节合理。但语言上可以更加活泼有趣,比如“自作聪明的以为一切都很完美”可改为“自以为天衣无缝”。同时,描写“我”看电视时的兴奋可以运用更多修辞手法。修改版:还有一次,妈妈要出门办事,给我布置了一些作业,她让我快点写完,千万不要看电视,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下去运动一下。我飞快地写完了作业,心想,反正就看五分钟,看完我就下去运动,妈妈不会发现的。于是,我就东翻翻西找找,凭着我聪明的小脑袋和对妈妈的了解,我很快就找到了我心爱的遥控器,我马上开机,看起了我最喜欢的赛车频道……正当我看到我最喜欢的车手夺冠时,我就像一只欢快的小鸟,欣喜若狂,蹦呀跳呀……这时候,我听到电梯有动静,我知道是妈妈回来了,紧张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好在我是练田径运动的选手,我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关掉电视,把遥控器放回原来的位置,跑回房间,坐在椅子上看书,自以为天衣无缝。妈妈回家后,直奔我的房间,然后问我:“你是不是又看电视了?”我有了之前的经验,我不敢承认,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反问道:“你有证据吗?”妈妈说:“电视都是热的,插头都是插着的,难道电视机发烧了,自己把“脚”——插头伸到电源处了?”我哑口无言。)
这就是我那位“火眼金睛”的“侦探”妈妈!在她看着 (改:在她面前) 我只能老老实实的。但是,我知道她都是为了我好。(段评:结尾总结了妈妈“火眼金睛”的特点,并且表达了对妈妈的理解,主题积极向上。不过语言较为平淡,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来增强感染力。修改版:这就是我那位“火眼金睛”的“侦探”妈妈!在她面前,我就像一只被看穿心思的小老鼠,只能老老实实的。但是,我知道她就像一盏温暖的明灯,照亮我成长的道路,都是为了我好。)
徐翰翔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我的侦探妈妈》,老师首先要为你对妈妈细致的观察和独特的立意点个赞!很多人写妈妈可能只是泛泛描述妈妈的日常,而你却抓住妈妈记忆力和观察力强这一特点,把妈妈比作“侦探”,通过两件具体事例展现了妈妈的“侦探”本领,这个角度很新颖,让文章一下子就有了亮点!
老师发现你文章在描写方面做得很不错。比如在写妈妈发现你偷吃零食这件事时,你描写“妈妈的眼睛瞪得圆溜溜的,看了看四周,又用鼻子闻了闻,眉头一皱”,通过对妈妈神态、动作的细致刻画,让妈妈敏锐的“侦探”形象跃然纸上。还有你写自己的反应“我的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眼睛不敢直视妈妈,小声地说”,生动地表现出你被发现后的紧张。这些细节描写让文章充满画面感。
不过呢,文章在一些地方还有提升空间。道理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你看,你通过两件事展现了妈妈像“侦探”,那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妈妈为什么要像“侦探”一样观察你呢?是因为对你的关心和爱护,希望你能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自律的品质。如果能在结尾处,把妈妈这种“侦探”行为背后的原因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深度。
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比如写你偷偷看电视这部分,“我马上开机,看起了我最喜欢的赛车频道……正当我看到我最喜欢的车手夺冠时,我欣喜若狂,蹦呀跳呀”这里是关键部分,我们可以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房间里的光线是怎样的?电视画面是什么样的?你听到赛车的轰鸣声心里有什么想法?用“五感法”把这个过程详细地写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更强。
从写完第一件事到第二件事,中间好像缺了一座小桥。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妈妈发现我偷吃零食这件事让我印象深刻,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更让我见识到了妈妈的‘侦探’本领”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流畅。
总而言之,这篇作文展现了你出色的思考能力和表达潜力。你已经学会了通过具体事例塑造人物形象,接下来,我们可以在深化立意、丰富细节和强化过渡上继续下功夫。比如你可以想想:
- 妈妈的“侦探”行为除了关心你的健康和学习,还对你的成长有哪些深远影响?
- 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小事能体现妈妈“侦探”般的爱?
- 如何通过描写妈妈的“侦探”细节,更好地表达你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更精彩的佳作,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