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洒向大地,带来阵阵炎热。此时此刻,小区中的人们不约而同地聚集在了小区的大厅中,期待着夏日送清凉活动的开始,过了一会儿,所有的人都到了,于是,工作人员宣布“夏日送清凉”活动,正式开始!(段评:此段作为开头,生动描绘了活动开始前的场景,自然引出主题,符合记叙文开头要求。不过,“工作人员宣布‘夏日送清凉’活动,正式开始!”表述稍显啰嗦。建议改为“工作人员宣布‘夏日送清凉’活动正式开始!”使表达更简洁。修改版:阳光洒向大地,带来阵阵炎热。此时此刻,小区中的人们不约而同地聚集在了小区的大厅中,期待着夏日送清凉活动的开始。过了一会儿,所有的人都到了,于是,工作人员宣布‘夏日送清凉’活动正式开始!)
这句话仿佛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掀起层层涟漪。大家脸上都露出难以掩饰的激动,好似每个人身都 (改:身上) 别了一枚“期待”的胸针。而我愁眉不展的样子显得格格不入。我的眼中往日参加活动时的迫切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满眼紧张。我小声嘀咕:“怎么办,我都没参加过这样的活动啊!我会不会做不好被工作人员批评啊!我要不要现在就走吧!(段评:该段细致刻画了“我”参加活动前的紧张心理,运用比喻和心理描写,生动形象,符合记叙文对人物形象塑造的要求。但“好似每个人身都别了一枚”存在表述错误。可改为“好似每个人身上都别了一枚”。修改版:这句话仿佛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掀起层层涟漪。大家脸上都露出难以掩饰的激动,好似每个人身上都别了一枚‘期待’的胸针。而我愁眉不展的样子显得格格不入。我的眼中往日参加活动时的迫切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满眼紧张。我小声嘀咕:‘怎么办,我都没参加过这样的活动啊!我会不会做不好被工作人员批评啊!我要不要现在就走吧!’)
工作人员先从推车中取出一些小包裹分发至我们每个人的手中,并表明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要送的温暖。还告诉我们这是给老人生命带来曙光的温暖。(段评:这段说明了工作人员分发包裹以及包裹代表的意义,内容紧扣主题。然而,‘给老人生命带来曙光的温暖’表述过于夸张,不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和语言风格。可改为‘给老人送去关怀的温暖’。修改版:工作人员先从推车中取出一些小包裹分发至我们每个人的手中,并表明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要送的温暖。还告诉我们这是给老人送去关怀的温暖。)
听完这句话,大家都开始议论纷纷,空气中好似加入了疑惑不可置信的味道。有些人瞪着铜铃般大的眼睛望着工作人员;有些人歪头冥思苦想;还有些人脸上露出不耐烦的神色,让人心生不解。过了片刻,大厅中又陷入了长久的沉默。(段评:此段通过描写大家的反应,展现出对工作人员话语的疑惑,情节推进合理。但‘空气中好似加入了疑惑不可置信的味道’表述较生硬。可改为‘空气中弥漫着疑惑和不可置信的气氛’。修改版:听完这句话,大家都开始议论纷纷,空气中弥漫着疑惑和不可置信的气氛。有些人瞪着铜铃般大的眼睛望着工作人员;有些人歪头冥思苦想;还有些人脸上露出不耐烦的神色,让人心生不解。过了片刻,大厅中又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片刻之后大家重整旗鼓,所有人都怀着忐忑的心情又一次拿起小包。(段评:段落过渡自然,体现了大家重新振作的状态。不过内容较简略,可适当增加一些描写,比如大家重整旗鼓时的表情、动作等。修改版:片刻之后大家重整旗鼓,所有人都深吸一口气,握紧了拳头,怀着忐忑的心情又一次拿起小包。)
半晌,我们的人马浩浩荡荡地穿行在马路中,向着老人们的住所进发。(段评:该段描述队伍出发前往老人住所,语句通顺,符合记叙文的情节发展。但‘人马浩浩荡荡地穿行在马路中’表述较成人化,可改为‘我们一群人热热闹闹地走在马路上’。修改版:半晌,我们一群人热热闹闹地走在马路上,向着老人们的住所进发。)
到达目的地之后,工作人员让一个小男孩先去打头阵。小男孩随手拎起清凉包,快速向楼上走去,到了门口,他重重地敲着门,声音中透露出不耐烦。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走了出来,小男孩骄傲地昂着头,眼中露出不懈 (改:不屑) ,将手中的包裹随意扔在老人手中,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我们休整了一会儿公益活动继续进行。(段评:此段详细描写了小男孩送清凉包的过程,人物形象鲜明。但‘不懈’应是‘不屑’,且小男孩的行为表现过于负面,可适当调整其态度,使情节更积极。修改版:到达目的地之后,工作人员让一个小男孩先去打头阵。小男孩拎起清凉包,快速向楼上走去。到了门口,他礼貌地敲了敲门。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走了出来,小男孩微笑着将手中的包裹递给老人,然后挥挥手离开了。我们休整了一会儿,公益活动继续进行。)
又过了片刻,终于轮到我去送“清凉”了。我的心中此时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我小心翼翼地拿走了清凉包,怀着忐忑的心情走上了台阶,我仿佛已经看见老人对我夸赞时我得意洋洋的样子。想到这儿我的嘴角微微上扬。到了门口我轻叩房间。少顷之间,一位失明的老奶奶站在门口,在看见老奶奶的瞬间,我不禁在心里感慨:“老奶奶真可怜!”我双手捧着清凉包,指腹轻轻摩挲着包面,仿佛捧着一份易碎的珍宝。走近老奶奶时,我深吸一口气,微微弓着身子,将清凉包缓缓递出,手指轻推包面将它小心推入老奶奶手中,当我的指尖触摸到她的掌心时,我好似看见了无数细碎的光芒从我们的指缝倾泻而下。陪老人聊完最后一句家常,看她笑着挥手,我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没了之前总担心没话聊会冷场的窘迫,只剩下帮到老人的满心愉快。(段评:这是文章的重点段落,生动描写了‘我’送清凉包的过程,心理、动作等细节丰富,情感真挚。不过‘拿走了清凉包’表述较平淡,可改为‘拿起清凉包’。修改版:又过了片刻,终于轮到我去送‘清凉’了。我的心中此时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我小心翼翼地拿起清凉包,怀着忐忑的心情走上了台阶,我仿佛已经看见老人对我夸赞时我得意洋洋的样子。想到这儿我的嘴角微微上扬。到了门口我轻叩房间。少顷之间,一位失明的老奶奶站在门口,在看见老奶奶的瞬间,我不禁在心里感慨:‘老奶奶真可怜!’我双手捧着清凉包,指腹轻轻摩挲着包面,仿佛捧着一份易碎的珍宝。走近老奶奶时,我深吸一口气,微微弓着身子,将清凉包缓缓递出,手指轻推包面将它小心推入老奶奶手中,当我的指尖触摸到她的掌心时,我好似看见了无数细碎的光芒从我们的指缝倾泻而下。陪老人聊完最后一句家常,看她笑着挥手,我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没了之前总担心没话聊会冷场的窘迫,只剩下帮到老人的满心愉快。)
事后每当我回忆起这一次的公益活动时,心中总会有一条名为“温情”的小溪在流淌。(段评:作为结尾,总结了活动给自己带来的感受,升华了主题,符合记叙文结尾要求。整体表现不错,无需修改。修改版:事后每当我回忆起这一次的公益活动时,心中总会有一条名为‘温情’的小溪在流淌。)
田思琪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清凉包裹里的夏日公益情》,老师首先要为你细腻的情感点个赞!很多人只写了公益活动的经过,而你却从中感悟到了帮助他人带来的满心愉快,这让你的文章一下子就有了温度!
老师发现你文章的描写特别生动。比如“我双手捧着清凉包,指腹轻轻摩挲着包面,仿佛捧着一份易碎的珍宝。走近老奶奶时,我深吸一口气,微微弓着身子,将清凉包缓缓递出,手指轻推包面将它小心推入老奶奶手中”,通过这些细腻的动作描写,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你对老奶奶的关爱与尊重,这就是高级的动作描写,让人物的情感活灵活现!
不过呢,文章还有一些可以提升的地方。道理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你看,你写了帮助老人后的愉快。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为什么帮助老人会让我们愉快?是因为满足了自己的价值感,还是传递了爱与温暖?如果能在结尾处,把“帮助他人”背后带来愉快的原因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深度。另外,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像“工作人员先从推车中取出一些小包裹分发至我们每个人的手中……”这里,是活动很关键的部分。我们能不能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工作人员的表情是怎样的?包裹是什么样子的?大家拿到包裹时说了什么?用“五感法”把这个过程详细地展现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总而言之,这篇作文展现了你出色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写作潜力。你已经学会了如何生动地描写情感,接下来,我们可以在“思想”的深化和“过程”的丰富上继续下功夫。比如你可以想想:
- 公益活动中大家不同的表现,反映出了人们怎样不同的内心世界?
- 这次公益活动对自己未来的价值观和行为会产生哪些具体的影响?
- 如何通过描写公益活动中的场景,更好地烘托出活动的意义和自己的感悟?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思想与文采兼备的佳作,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