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棵大树,一棵扎根在这片广袤森林中的大树。 (段评:此段作为开头,直接点明自己是一棵大树,简洁明了引出主题,能让读者快速了解故事主体,不错!不过稍显平淡,缺乏吸引读者的亮点。建议可以用更生动有趣的语言来引出自己这棵大树,比如设置一个小悬念。修改版:嘿!你们猜在这片神秘的广袤森林里,有个默默扎根的小家伙是谁?哈哈,那就是我,一棵大树啦!)
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层层枝叶的缝隙洒在我的身上,斑驳陆离的光影像大自然为我披上了一件金色的纱衣。我静静地伫立着,周围都是鸟儿欢快的歌声和清脆的虫鸣,这是我每天最爱的交响曲。我深深地扎根于这片土地,粗壮的树根在泥土里延伸、蔓延,紧紧地抓住大地的脉络,从土壤里汲取着水分和养分,这是我生命的源泉。 (段评:这段对清晨森林景色和大树扎根汲取养分的描写很细致,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如“斑驳陆离的光影像大自然为我披上了一件金色的纱衣”,让画面感十足,生动展现了大树惬意的生活。但在句式上较为单一。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反问句或感叹句来增强情感表达。修改版: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层层枝叶的缝隙洒在我的身上,斑驳陆离的光影像大自然为我披上了一件金色的纱衣,多美啊!我静静地伫立着,周围都是鸟儿欢快的歌声和清脆的虫鸣,这难道不是我每天最爱的交响曲吗?我深深地扎根于这片土地,粗壮的树根在泥土里延伸、蔓延,紧紧地抓住大地的脉络,从土壤里汲取着水分和养分,这可是我生命的源泉啊!)
鸟儿也十分友好,争相到我的枝丫上筑巢,还叽叽喳喳地唱歌呢!啄木鸟用尖尖的嘴在我的枝干上啄洞,吃掉附在我身上的害虫,帮我治病,帮它填饱 (改:帮它填饱肚子) 。其他的动物也常常在我的树根下聚会呢。 (段评:该段写出了大树与森林里动物们友好相处的情景,体现了森林生活的和谐。不过“帮它填饱”表述不通顺,应改为“帮它填饱肚子”。同时,可以增加一些对动物动作和神态的细节描写,让内容更丰富。修改版:鸟儿也十分友好,争相到我的枝丫上筑巢,还叽叽喳喳地唱歌呢!瞧,啄木鸟用尖尖的嘴在我的枝干上啄洞,那认真的模样,就像一位专业的医生,它吃掉附在我身上的害虫,帮我治病,帮它填饱肚子。其他的动物也常常在我的树根下聚会呢,它们有的躺着,有的趴着,可热闹啦!)
但生活并非那么美好。有一天,我突然听见“轰”的声音,感觉大地都在晃动,难道是地震了?大家七嘴八舌讨论起来。鸟儿急忙忙 (改:急匆匆) 飞过来给我们报信,原来是“光头强”在不远处砍下一棵大树呢。我心里很着急,但也无能为力,我只是一棵树,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我提心吊胆 (改:担惊受怕) 地过着日子,森林里的欢笑声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哭声。当听到“吱吱——”的锯木头的声音时,我的枝干都颤抖着,为此叶子也掉落了许多,我变得越来越枯瘦。再也不像从前的粗壮,叶子又多又是碧绿碧的 (改:碧绿的) ,摸起来十分光滑的样子。我在心里过气 (改:生气) :千万不要夺走我的生命。就在准备锯我时,“森林探护员 (改:巡逻员) ”刚来走过 (改:刚好路过) 这里,那个“光头强”看见他们来了,拿起锯刀,扭头就跑,“森林探护员”见状便追了上去。我松了一口气,刚才差点没命,过了一会儿,我在的森林又恢复了欢声笑语。但是我却笑不起来,看着死去的同伴,感觉空气没有以前的清新了。 (段评:此段详细描述了“光头强”砍树给森林带来的灾难,情节丰富,情感表达真挚,突出了大树的无奈和痛苦。但“我在心里过气”表述有误,应是“我在心里祈求”。且描述大树前后变化时可以更有条理。修改版:但生活并非那么美好。有一天,我突然听见“轰”的声音,感觉大地都在晃动,难道是地震了?大家七嘴八舌讨论起来。鸟儿急忙忙飞过来给我们报信,原来是“光头强”在不远处砍下一棵大树呢。我心里很着急,但也无能为力,我只是一棵树,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我提心吊胆地过着日子,森林里的欢笑声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哭声。当听到“吱吱——”的锯木头的声音时,我的枝干都颤抖着,为此叶子也掉落了许多。我变得越来越枯瘦,再也没有了从前的模样。以前,我粗壮高大,叶子又多又碧绿,摸起来十分光滑。可现在,我在心里祈求:千万不要夺走我的生命。就在准备锯我时,“森林探护员”刚巧路过这里,那个“光头强”看见他们来了,拿起锯刀,扭头就跑,“森林探护员”见状便追了上去。我松了一口气,刚才差点没命。过了一会儿,我所在的森林又恢复了欢声笑语。但是我却笑不起来,看着死去的同伴,感觉空气没有以前的清新了。)
啊!我们人类不应该不好好 (改:人类不应该不) 保护森林吗?如果不保护,最终残害的是人类自己呀!(段评:结尾用反问句表达了保护森林的呼吁,主题得到升华。但“我们人类不应该不好好保护森林吗?”表述双重否定混乱,可改为“我们人类难道不应该好好保护森林吗?”,让表达更清晰。修改版:啊!我们人类难道不应该好好保护森林吗?如果不保护,最终残害的是人类自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