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数不胜数,有宛如长龙的长城,有如同镜子一般的西湖,还有千年古都——洛阳城。但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名扬中外的黄山。(段评:这是文章的开头,通过列举祖国的其他美景,自然引出印象深刻的黄山,能吸引读者兴趣。语言流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很有文采。不过可以增加一些童真童趣的表达,比如‘我呀,就像被黄山施了魔法一样,对它念念不忘’。修改版: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数不胜数,有宛如长龙的长城,有如同镜子一般的西湖,还有千年古都——洛阳城。我呀,就像被黄山施了魔法一样,对它念念不忘。)
黄山的景色十分美丽。我们坐着索道来到半山腰,山上笼罩着一层蒙蒙笼笼 (改:蒙蒙胧胧) 的薄雾,好像一层神秘的面纱;远处几座小山在雾中若隐若现。过了一会儿,下起了小雨,雨丝细细长长的,如牛毛,又像银针,落在小水塘里,溅起层层涟漪。看!迎客松挺立在那里,正伸出手臂,对前来参观的游客表示最热烈的欢迎。一颗颗雨滴落在松针上,发出“嗒嗒嗒”的响声,好像大自然演奏出的一首悦耳动听的交响乐;雨滴落在小草上,好似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闪闪发光。(段评:此段是中间段落,详细描写了黄山景色,内容丰富,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但‘蒙蒙笼笼’存在错别字,应改为‘蒙蒙胧胧’。还可以增加一些自己的感受,让情感更真挚。修改版:黄山的景色十分美丽。我们坐着索道来到半山腰,山上笼罩着一层蒙蒙胧胧的薄雾,好像一层神秘的面纱;远处几座小山在雾中若隐若现。过了一会儿,下起了小雨,雨丝细细长长的,如牛毛,又像银针,落在小水塘里,溅起层层涟漪。看!迎客松挺立在那里,正伸出手臂,对前来参观的游客表示最热烈的欢迎。一颗颗雨滴落在松针上,发出“嗒嗒嗒”的响声,好像大自然演奏出的一首悦耳动听的交响乐;雨滴落在小草上,好似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闪闪发光。我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心里别提多开心啦!)
黄山还有很多形状各异的石头。比如说著名的猴子观海。瞧!那块石头好像一只猴子,托着 (改:撑着) 腮帮子,尾巴甩来甩去,目光一动不动地注视着下方的云海,十分传神。风一吹,云海翻滚,猴子的身影仿佛也跟着动了起来。(段评:该段落也是中间段落,介绍了黄山形状各异的石头,重点写了猴子观海,描写生动,逻辑清晰。不过可以进一步发挥想象,让描写更有童趣,比如‘这只调皮的猴子,是不是在等着云海中的鱼儿上钩呢’。修改版:黄山还有很多形状各异的石头。比如说著名的猴子观海。瞧!那块石头好像一只调皮的猴子,托着腮帮子,尾巴甩来甩去,目光一动不动地注视着下方的云海,十分传神。风一吹,云海翻滚,猴子的身影仿佛也跟着动了起来。这只调皮的猴子,是不是在等着云海中的鱼儿上钩呢?)
黄山不仅拥有震撼的自然景观,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份兼具壮丽与风雅的美,成为我美好的回忆。(段评:这是文章的结尾,总结了黄山的美,点明成为美好的回忆,主题积极向上。但表述稍显生硬,可以更自然地表达情感,比如‘黄山的美呀,就像一颗闪闪的星星,永远挂在我记忆的天空’。修改版:黄山不仅拥有震撼的自然景观,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份兼具壮丽与风雅的美,就像一颗闪闪的星星,永远挂在我记忆的天空。)
邱立昊同学,你好!读完你的《美丽的黄山》,老师要为你对黄山美景的生动描绘和独特感悟点赞!你不仅写出了黄山景色的美丽,还提到了它承载的深厚文化底蕴,让文章有了一定的深度。
老师特别欣赏你对黄山景色的描写,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比如“山上笼罩着一层蒙蒙笼笼的薄雾,好像一层神秘的面纱”,把薄雾比作面纱,形象地写出了薄雾的神秘;“雨丝细细长长的,如牛毛,又像银针”,将雨丝比作牛毛和银针,生动地描绘出雨丝的细和长。另外,你在结构上也做得不错,开头通过列举祖国其他的美景,引出对黄山的描写,结尾总结全文,点明黄山的美成为了美好的回忆,结构完整。
为了让文章更上一层楼,老师有几点建议。在立意上,你可以再深入挖掘一下黄山的文化底蕴,不仅仅是提到它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可以具体说说这些文化底蕴体现在哪里,比如黄山在历史、文学、绘画等方面的影响,让文章的思想更深刻。在内容的丰富度上,写黄山石头的时候可以多介绍几种不同形状的石头,还可以加入一些关于这些石头的传说或故事,让文章更有趣味性。在段落过渡上,从描写黄山的景色到写黄山的石头,中间可以加一句过渡句,比如“黄山不仅有美丽的景色,还有许多形状各异的石头”,让文章的衔接更自然。
总而言之,这篇作文展现了你出色的表达能力和对景色的观察力。你已经学会了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让文章生动起来,接下来,我们可以在立意的深化和内容的丰富上继续下功夫。比如你可以想想:
- 黄山的哪些文化元素与它的自然景观有紧密的联系,如何通过文字体现这种联系?
- 黄山不同季节的景色变化会带来怎样不同的文化感受?
- 怎样通过描写黄山的景色更好地表达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思想与文采兼备的佳作,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