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来临的时候,就意味着快过年了。春节最热闹的莫过于除夕和元宵节这两天了。
除夕那天最具特色的要数吃年夜饭。大人从早晨就开始忙,一直忙到傍晚,烧上一大桌菜,够吃好几顿。餐桌上的菜平时都没见过,并没什么特点,可放在年三十的餐桌上就有不同的寓意。比如,藕代表“路路通”,年糕代表“年年高”,团圆果代表“团团圆圆”……这每一道菜承载着人们美好的愿望。准备吃饭了,得先把大门关得严严实实,不能让别人推门进来,要不然会触霉头。开始吃了,每道菜都要吃上一口,把美好的愿望都吃进自己的肚子里。吃完了,先别急着下桌,得等到接完压岁钱,这年夜饭才算结束。(段评:这段对吃年夜饭的描述细节不够丰富,可增加一些人物动作、神态等描写。在表述上,‘餐桌上的菜平时都没见过,并没什么特点’表述不太恰当,这些菜在年三十有特殊寓意,不应说没特点。上下文衔接自然,分段合理,未运用修辞手法。修改版:除夕那天最具特色的要数吃年夜饭啦。大人们从早晨就开始在厨房里忙开了,他们一会儿翻炒着锅里的菜,额头冒出细密的汗珠,脸上却挂着开心的笑容;一会儿又仔细地摆盘,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完成一件艺术品。一直忙到傍晚,终于烧上一大桌菜,感觉够吃好几顿呢。餐桌上的菜好多都是平时没见过的,每一道都色泽诱人,散发着浓浓的香味。这些菜可都有着不同的寓意呢,比如,白白胖胖的藕代表“路路通”,软糯香甜的年糕代表“年年高”,圆滚滚的团圆果代表“团团圆圆”……这每一道菜都承载着人们美好的愿望。准备吃饭了,我们轻轻地把大门关得严严实实,仿佛把福气都关在了屋里,可不能让别人推门进来,要不然会触霉头哟。开始吃了,大家都夹起每道菜吃上一口,脸上满是期待,就好像要把美好的愿望都吃进自己的肚子里。吃完了,先别急着下桌,得等到接完压岁钱,这年夜饭才算圆满结束。)
当天晚上,所有人都不睡觉,都在守岁。到了晚上十二点,爸爸拿起鞭炮出去了,噼里啪啦、噼里啪啦……鞭炮声此起彼伏,整个村子顿时沸腾起来了,这叫“辞旧迎新”。(段评:细节描述可更丰富,增加对放鞭炮时人们状态的描写,运用拟声词增强现场感。上下文衔接自然,分段合理,未运用修辞手法。修改版:当天晚上,所有人都精神抖擞,不睡觉,都在守岁。到了晚上十二点,爸爸雄赳赳气昂昂地拿起鞭炮出去了。‘噼里啪啦、噼里啪啦’,那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就像一群欢快的小精灵在跳跃。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笑容,整个村子顿时像炸开了锅一样沸腾起来了,这叫“辞旧迎新”。)
天黑后,爸爸还会带着我们去江堤放孔明灯。我们在孔明灯上写下新年的愿望和祝福,然后小心翼翼地点亮里面的灯,捧起来,看着它悠然地升上天空,越飘越远。(段评:细节描述可再丰富些,增加对孔明灯外观和升上天空时景象的描写。上下文衔接自然,分段合理,未运用修辞手法。修改版:天黑后,爸爸还会带着我们去江堤放孔明灯。那孔明灯就像一个大大的彩色灯笼,散发着温暖的光芒。我们在孔明灯上认真地写下新年的愿望和祝福,然后小心翼翼地点亮里面的灯。轻轻捧起它,感觉它在手中微微颤动,仿佛迫不及待地要飞向天空。看着它慢悠悠地升上天空,像一颗闪烁的星星,越飘越远,渐渐融入了浩瀚的夜空。)
元宵节过去,年味就渐渐淡了,转眼我们就该上学了。我的家乡虽在农村,但更能感受到春节的快乐和喜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