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班众多老师中,有这样一位性格幽默、爱开小玩笑的老师,她就是我们最喜欢的苏老师。(段评:此段作为开头,直接点明了主题——苏老师,且突出了苏老师幽默爱开玩笑的特点,能吸引读者兴趣。不过表述稍显普通,可增加一些能体现苏老师独特魅力的语句。修改版:在我们班众多老师中,有这样一位犹如开心果般的老师,她性格幽默、超爱开小玩笑,她就是我们全班同学都超级喜欢的苏老师。)
她有着一头棕色的卷发,个子高高的,细细的眉毛像一弯新月,一双像黑珍珠的眼睛,又大又亮。像一位事业女强人。(段评:该段对苏老师外貌描写较细致,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但“像一位事业女强人”表述突兀,和前文外貌描写衔接不自然。可去掉此句或补充衔接内容。修改版:她有着一头棕色的卷发,个子高高的,细细的眉毛像一弯新月,一双像黑珍珠的眼睛,又大又亮。)
她喜欢开一些总能把我们逗开心的玩笑,或者问我们一些有趣的事,有一次上课的时候,宋琳一直看着窗外,她说:“宋琳同学肯定在窗外看到了大鸡腿了,不然不会一直看着窗外。”我们大声的笑了起来,宋琳立马回过神来,满脸彤红 (改:通红) 的回到课堂上。(段评:通过具体事例展现苏老师爱开玩笑的特点,情节生动有趣,有童真童趣。不过“大声的笑了起来”存在语病,“的”应改为“地”。修改版:她喜欢开一些总能把我们逗开心的玩笑,或者问我们一些有趣的事。有一次上课的时候,宋琳一直看着窗外,她说:“宋琳同学肯定在窗外看到了大鸡腿了,不然不会一直看着窗外。”我们大声地笑了起来,宋琳立马回过神来,满脸彤红地回到课堂上。)
苏老师虽然很温柔,但是发起火来比谁都可怕,上课的时候,同学们一直吵得不行,苏老师也提醒了几次,但并没有效果,苏老师“碰”的把手上的课本扔在讲台上,大声说:“现在就我们班最吵,你们要吵到什么时候,现在是上课时间……”同学们一下子就安静了,但苏老师还在那说,说了大约10分钟左右 (改:10分钟) 才停下来。(段评:此段用具体事例体现苏老师发火时的样子,情节完整。但“碰”应改为“砰”,且描写苏老师发火的语言稍显单调。可增加一些神态描写。修改版:苏老师虽然很温柔,但是发起火来比谁都可怕。上课的时候,同学们一直吵得不行,苏老师也提醒了几次,但并没有效果。苏老师“砰”的一声把手上的课本扔在讲台上,双眼圆睁,大声说:“现在就我们班最吵,你们要吵到什么时候,现在是上课时间……”同学们一下子就安静了,但苏老师还满脸怒气地在那说,说了大约10分钟左右才停下来。)
苏老师是一个爱开玩笑的老师,但也是一位对我们关爱的老师。(段评:作为结尾,总结了苏老师爱开玩笑和关爱学生的特点,主题明确。但表述简单,可适当抒情,升华对苏老师的情感。修改版:苏老师是一个爱开玩笑的老师,总能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欢乐;她也是一位关爱我们的老师,在成长路上默默守护着我们。我们都爱苏老师!)
黄佳韵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我的数学老师》,老师首先要为你对老师细致的观察和真实的情感表达点个赞!你通过描述数学老师日常的一些行为和状态,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位性格鲜明、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形象。
老师发现你对苏老师的外貌描写很生动。你写“细细的眉毛像一弯新月,一双像黑珍珠的眼睛,又大又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眉毛比作新月,眼睛比作黑珍珠,让苏老师的形象一下子就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而且你选取老师上课开玩笑以及发火这两个典型事例,很好地展现了老师既幽默又严格的特点。
不过呢,这篇文章还有一些可以提升的地方。道理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你写了苏老师爱开玩笑又关爱学生,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这种爱开玩笑又关爱的教学风格,对同学们的学习和成长产生了怎样具体的影响呢?如果能在结尾处,把这背后的影响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力量。
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比如写老师发火这件事,我们来当一次导演。你写的“苏老师‘碰’的把手上的课本扔在讲台上,大声说……”这里,是文章很关键的部分。我们能不能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教室里的气氛是怎样的?同学们脸上的表情如何?老师除了扔课本、大声说,还有其他的动作和神态吗?用“五感法”把这个“特写镜头”拍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从写完老师开玩笑到老师发火这件事,中间好像缺了一座小桥。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苏老师平时总是很幽默,给我们带来很多欢乐,但当同学们太过分时,她也会严格起来”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流畅。
总而言之,这篇作文展现了你不错的思考能力和表达潜力。你已经学会了抓住人物特点来选择事例,接下来,我们可以在细节描写和思想深度上继续下功夫。比如你可以想想:
- 苏老师爱开玩笑和关爱的教学方式,具体是怎样影响同学们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的?
- 在苏老师众多关爱学生的事例中,有没有哪一件让你有了特别深刻的感受?
- 如何通过更细腻的描写,让苏老师的形象在读者心中更加鲜活立体?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更精彩的佳作,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