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着特殊的意义,在中华民族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端午节,而在端午节众多习俗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包粽子了。
每年的端午节都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端午节也有很多习俗,吃粽子、插艾叶、带香囊,撒白糖 (改:戴香囊、撒白糖) 、赛龙舟……这些都是!(段评:此段对端午节习俗的表述比较简单罗列,可增加一些细节描述,让习俗更加生动形象。同时“撒白糖”在这里表意不明,可删除。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能增强表达效果。修改版: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便是热闹非凡的端午节啦!在这一天,人们会把翠绿的艾叶插在门上,好似为家门增添了一道绿色的屏障;孩子们会兴高采烈地戴上色彩斑斓的香囊,那香囊里散发着淡淡的草药香气;当然,还有那软糯香甜的粽子,一个个躺在盘子里,等待着人们去品尝。赛龙舟时,那整齐划一的划桨声、响亮的呐喊声,仿佛还在耳边回荡。这些丰富多彩的习俗,构成了端午节独特的风景线。)
我家这边的端午节不怎么赛龙舟,但包粽子是常有的事,吃不完的粽子还能送给邻居,和睦邻里之间的关系。包粽子首先要准备好材料:粽叶、糯米、红枣、肉……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添加其他东西。拿出两片粽叶,卷成一个三角形,再依次放入糯米、肉、红枣、板栗糯米,再用绳子打个结,一个粽就包好啦!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锅中蒸熟,一盘香气四溢的粽子就出锅啦,一口吃下去,软糯香甜,别提多美味了。(段评:此段在包粽子的过程描述上缺乏细节,可增加动作、触觉等描写。“再依次放入糯米、肉、红枣、板栗糯米”表述有误,应修改。上下文衔接较自然,但可在开头增加与上文习俗的衔接语句。修改版:在端午节的众多习俗中,包粽子可是我家必不可少的环节呢。吃不完的粽子还能送给邻居,让邻里之间的关系更加和睦。包粽子啦,先摸摸那粽叶,滑滑的,带着一股清新的香气。拿出两片粽叶,轻轻地将它们交错,然后小心翼翼地卷成一个三角形,就像变魔术一样。接着,依次放入白白的糯米、香喷喷的肉、甜甜的红枣、粉粉的板栗,每放一样,都感觉离美味又近了一步。最后,拿起一根绳子,紧紧地打个结,一个饱满的粽子就包好啦!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锅中,随着热气腾腾地升起,一盘香气四溢的粽子出锅啦!咬上一口,那软糯香甜的味道在口中散开,别提多美味了。)
吃着美味的粽子,我不禁想起两千多年前,爱国诗人屈原怀着满腔的爱国之情,怀着对祖国沉沦的悲痛纵身跳入滚滚的泪江 (改:汨罗江) 中的故事。此刻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位流传千古的魂……之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便将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古时的人们为了不让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包了许多粽子扔下江去,这才有了粽子的由来……(段评:“怀着满腔的爱国之情,怀着对祖国沉沦的悲痛”表述稍显重复,可精简。“浮现出一位流传千古的魂”表述不通顺,应修改。增加细节描述,让屈原投江的场景更生动。修改版:吃着美味的粽子,我的思绪飘到了两千多年前。那时,爱国诗人屈原满心悲愤,看着祖国渐渐沉沦,他再也忍不住心中的痛苦,纵身跳入了滚滚的汨罗江。仿佛能看到他在江水中挣扎,那决绝的眼神,那悲愤的呼喊,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之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便将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古时的人们担心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就包了许多粽子扔到江里,这才有了粽子的由来。)
这一个个传统习俗背后的故事,真令人热爱与向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