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我的妈妈看着脏兮兮的地、屋子说:“我们家也太脏,太乱了,像个垃圾场。今天我们一起大扫除吧!”(段评:第一段作为开头,直接用妈妈的话引出大扫除的主题,很自然!如果能加上一些环境细节,比如"地板上沾着饼干渣""沙发缝里露出玩具车的轮子",就能让"脏、乱"的画面更具体,一下子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啦。修改版:周末早晨,我刚蹦到客厅,就看见地板上沾着饼干渣,沙发缝里露出玩具车的轮子,连茶几上都堆着没收拾的绘本。妈妈叉着腰皱着眉,指着屋子说:“我们家也太脏太乱了,像个小垃圾场!今天咱们全家一起大扫除,把家变干净!”)
我们一家人分工合作,我的弟弟在收拾玩具,只见地上到处都是玩具,于是他迅速行动起来,把满地的玩具收回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玩具箱。(段评:你写弟弟收拾玩具的场景很真实,但可以加上弟弟的小表情或动作细节,比如"撅着小屁股""把积木一块一块摞进箱子",这样弟弟的可爱模样就更生动啦!修改版:我们一家人立刻分工合作:弟弟负责收拾玩具。你看他撅着圆滚滚的小屁股,蹲在满地的积木、玩偶和小汽车中间,小手飞快地把玩具一件一件抱起来,“哗啦”一下塞进蓝色的玩具箱里,嘴里还念叨着:“小恐龙回家啦,小汽车也别乱跑!”不一会儿,地上就空溜溜的了。)
我也不甘落后,于是立马拿起扫把,一下一下把地上的灰尘扫到垃圾桶里,不一会就把地板打扫的干干净净 (改:打扫得干干净净) 。(段评:你写自己扫地的过程很清楚,但可以加一点扫地时的小互动,比如"灰尘像小调皮鬼一样跑",让句子更有趣,也能体现你的认真劲儿哦!修改版:我也不甘落后,立刻拿起竹扫把,弓着腰一下一下地扫。灰尘像一群小调皮鬼,被我追着跑到垃圾桶里,连沙发底下的饼干渣都没逃过我的“法眼”。没一会儿,地板就变得干干净净,连影子都能映出来啦!)
扫完地,到了拖地环节。妹妹拿起拖把,蘸上水。把拖把头放到地上,一上一下的拖着 (改:一上一下地拖着) ,一会儿工夫,地板就变得像镜子一样。(段评:妹妹拖地的描写很形象,但可以加上妹妹的小细节,比如"小胳膊一甩一甩""拖把头在地上画小圆圈",这样妹妹认真的样子就更鲜活啦!修改版:扫完地就轮到拖地啦!妹妹踮着脚尖拿起湿漉漉的拖把,小胳膊一甩一甩地拖着,拖把头在地板上画出一个个亮晶晶的小圆圈。她还故意把拖把往我脚边蹭,逗得我咯咯笑。一会儿工夫,地板就像镜子一样亮,能照出我们的小脸蛋呢!)
家里的大人也没闲着,爸爸拿着抹布擦到墙 (改:擦墙) ,一左一右的擦着墙,等我来看时墙也变的像镜子 (改:变得像镜子) 了一样了。妈妈来到窗户边,很认真的擦着 (改:很认真地擦着) ,我来到察窗 (改:擦窗) ,感觉透过窗户看的天 (改:看到的天) 都更亮了。(段评:你写爸爸妈妈做家务的部分很全面,但可以把他们的动作写得更具体,比如爸爸"踮着脚擦墙顶",妈妈"哈着气擦玻璃",这样大人忙碌的画面就更生动啦!另外要注意错别字哦,“察窗”应该是“擦窗”~修改版:家里的大人也没闲着:爸爸搬来小凳子,踮着脚用抹布擦墙,左手扶着墙,右手一左一右地擦,连墙缝里的小黑点都擦得干干净净,等我跑过去看时,墙面亮得像镜子!妈妈站在窗户边,哈着气用报纸擦玻璃,手指灵活地把玻璃上的水印擦成透明的。我凑过去一看,透过窗户的天变得蓝蓝的,连小鸟的羽毛都看得清清楚楚!)
大扫除结束了,我们的家干干净净,一家人开开心心。(段评:结尾点出了大扫除后的开心,但可以加上一个温馨的小细节,比如"全家坐在沙发上吃西瓜",让快乐更真实,也能呼应开头的忙碌,让故事更完整哦!修改版:大扫除终于结束啦!我们看着亮堂堂的地板、干干净净的墙壁和透明的窗户,都开心地笑了。妈妈端来切好的西瓜,我们一家人坐在沙发上啃着甜甜的瓜,弟弟还举着瓜皮做鬼脸,整个家都飘着西瓜的香味和我们的笑声呢!)
张嘉宁同学,你好!读完你的《家庭大扫除》,老师特别欣赏你对“分工合作”的细腻捕捉——从妈妈提议到全家动手,你用朴实的文字还原了家庭协作的温暖场景,结尾“干干净净、开开心心”的呼应,让文章有了生活的温度!
接下来,我们可以一起给文章“加些生动的细节”:比如妈妈提议时的语气是无奈还是俏皮?弟弟收拾玩具时会不会嘟囔“这个奥特曼放哪里?”你扫地时灰尘扬起的味道,妹妹拖地时拖把“哗啦哗啦”的水声,这些“五感细节”能让大扫除的画面像电影一样鲜活。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
- 大扫除中有没有遇到小“意外”?比如弟弟不小心碰倒玩具箱,全家笑着一起收拾,这会不会让“合作”的主题更有趣?
- 看着干净的家,你心里除了开心,有没有想到“家的整洁需要每个人守护”这样的小感悟?
- 如果给每个家人设计一句“专属台词”,妈妈、弟弟、妹妹会说什么?试着加进去,人物会更立体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