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给您介绍一种小动物,我家有一只小仓鼠,名叫牛奶。为什么要叫牛奶呢?因为牛有的牛是黑色,奶颜色正好是白色,我家的小仓鼠是黑白色的,所以它叫牛奶。(段评:本段介绍了小仓鼠的名字和由来,想法很有趣,但解释名字的部分可以更生动。比如可以把“牛有的牛是黑色”改成更口语化的表达,让理由更清楚,还能加上小仓鼠黑白色的样子,让名字的由来更具体。修改版:今天,我要给你介绍我家的小仓鼠——牛奶!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因为牛有黑色的,奶是白色的,我家的小仓鼠正好是圆滚滚的黑白色,像裹了一块黑白花布,所以我给它取名“牛奶”呀!)
牛奶有双珍珠般的小眼睛,有个短短的小尾巴,还有个不大不小的身躯,看起来就像幅完美图画,可爱极了。(段评:本段描写了小仓鼠的外貌,用了“珍珠般的小眼睛”这样的比喻,很生动,但可以加上动作细节,让它更像“活”的小动物。比如眼睛怎么动,尾巴什么时候会摇,这样画面感更强。修改版:牛奶有一双像黑珍珠一样的小眼睛,总是滴溜溜地转,好像在打什么小主意。它的尾巴短短的,像个小绒球,跑起来一颠一颠的。圆滚滚的身子裹着黑白花纹,凑在一起就像个小毛球,可爱得让人想rua!)
你别看它可可爱爱,其实吧,它简直就是个“捣蛋鬼”。没事的时候就去找邻居家的鹦鹉打架,打胜了就当没事一样,打输了就跑回家像我求情 (改:向我求情) 。不仅这些,我记得有次它咬坏了沙发,还在沙发上拉屎,真得是 (改:真是的) !把我都气晕了。(段评:本段写出了小仓鼠“捣蛋鬼”的特点,例子很真实,但可以把“找鹦鹉打架”“咬坏沙发”的细节写得更具体,比如打架时的动作,咬沙发时的样子,这样“捣蛋”的形象更鲜明。修改版:你别看牛奶长得软乎乎,其实它是个十足的“捣蛋鬼”!没事就凑到邻居家鹦鹉的笼子边,用小爪子扒着笼子晃,还吱吱叫着挑衅,打赢了就翘着尾巴溜回来,打输了就躲到我脚边,用小脑袋蹭我的鞋撒娇。上次它居然啃坏了沙发的一角,还在上面留下了小屎粒,气得我叉腰瞪它,它却缩成一团装可怜,真是让人又气又笑!)
虽然牛奶一看就很幸福,因为它肥肥的,它从来不吃仓鼠粮,它只吃好几十块半 (改:好几十块钱) 的坦克虫。而且牛奶还不用上班工作,我把它当宝贝看,它把我当穷人看,牛奶它吃我的穿我的,它却天天跟我发脾气,但它也会在我伤心、不开心的时候来陪我或故意摔倒,让我不那么伤心。(段评:本段写出了对小仓鼠的爱,对比很有趣,但“吃我的穿我的”可以换成更贴合仓鼠的表达,比如“吃我买的零食”。另外,“故意摔倒”的细节可以加一点动作,让它更温暖。修改版:牛奶看起来圆滚滚的,肯定很幸福!它不爱吃普通仓鼠粮,只爱吃我花几十块买的坦克虫,每天抱着虫子啃得香喷喷。它不用上学也不用干活,我把它当宝贝,它却有时候对我“耍脾气”——不给零食就用小爪子挠笼子。可每当我难过掉眼泪时,它会悄悄爬过来,用小舌头舔我的手,或者故意从木屑堆上滚下来,四脚朝天的样子逗得我破涕为笑。)
这就是牛奶,你是讨厌它,还是喜欢它?(段评:本段用问句结尾,很亲切,但可以把情感表达得更直接,让读者感受到你对小仓鼠的喜欢,即使它很调皮。修改版:这就是我家的“捣蛋鬼”牛奶,虽然它爱闯祸、耍小脾气,可我还是把它当成心尖尖上的宝贝。你说,这样的小仓鼠,谁能不喜欢呢?)
冯佳佑同学,你好!读完你的《介绍一种事物》,老师被你对小仓鼠“牛奶”的独特观察和真挚情感打动了!你没有只写它的可爱,而是用“捣蛋鬼”“吃我的穿我的却发脾气”这些真实细节,写出了和宠物之间又爱又“恨”的鲜活关系,这种带着小抱怨的喜爱特别打动人!
文章在细节和结构上可以再升级哦。比如写牛奶咬坏沙发那段,能不能当一次“小导演”?把镜头放慢:沙发被咬出的洞是什么样的?你发现时心里冒的第一个念头是什么?牛奶当时躲在哪里,眼神是害怕还是“理直气壮”?用这些“特写镜头”代替“气晕了”,画面感会更强!另外,从“捣蛋鬼”转到“陪我伤心”时,加一句过渡的话,比如“可就是这个捣蛋鬼,也有让我心暖的时刻”,段落衔接会更丝滑。
我们还可以再想想:
- 牛奶只吃坦克虫时,你观察到它吃虫的小表情了吗?是狼吞虎咽还是小心翼翼?
- 它故意摔倒逗你开心时,那个“摔倒”的动作能不能写得更具体?是四脚朝天还是打了个滚?
- 如果给牛奶设计一句“内心独白”,它会怎么说自己和你的关系呢?
期待你把这些小细节加进去,让“牛奶”变成更立体的小主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