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夏日的花朵们渐渐收起笑脸,菊花却迎着秋风灿烂绽放,成为秋天最亮眼的名片。(段评:开头用对比的方式引出菊花,很自然地点出了菊花是秋天的名片,语言优美,但如果能加入一些秋天的具体场景,比如秋风的感觉、落叶的样子,会让画面更生动,更有代入感。修改版:当夏日的花朵们渐渐收起笑脸,金黄的落叶在秋风里打着旋儿飘落时,菊花却迎着凉丝丝的秋风灿烂绽放,成了秋天里最亮眼的小太阳。)
菊花的种类繁多,让人眼花缭乱。按开花季节分,有不怕炎热的夏菊、独占秋光的秋菊,还有能笑傲寒冬的寒菊;按花朵大小分,则有大菊、中菊和小菊——大菊盛开时像蓬松的小太阳,中菊像精致的小绣球,小菊星星点点地开满枝头,别有一番风味。(段评:本段分类介绍了菊花的种类,用了举例子和打比方的方法,条理很清楚,但分类的开头可以更有童趣一点,比如用孩子的疑问来引出,会更吸引人。修改版:菊花的种类可真多呀,数都数不过来!按开花季节分,有不怕热的夏菊、秋天开得最艳的秋菊,还有敢在冬天开花的寒菊;按花朵大小分,大菊像蓬松的小太阳,中菊像精致的小绣球,小菊星星点点的,像撒在枝头的碎金子,可爱极了。)
菊花的形态更是千姿百态,各有各的美。有的花瓣单层舒展,像一艘艘小船;有的层层叠叠,像蓬松的绒球;有的长絮弯弯,像舞动的丝带;有的短瓣紧簇,像攥紧的小拳头。远远望去,这些菊花有的像蛟龙的爪子,有的像飘拂的柳叶,把秋天装点得热闹非凡。(段评:本段用了很多比喻描写菊花的形态,非常生动,但如果能加入一些自己观察的小细节,比如摸花瓣的感觉,会更真实。修改版:菊花的样子更是千姿百态,各有各的美!有的花瓣单层舒展,像一艘艘要起航的小船;有的层层叠叠,像我冬天戴的毛绒手套;有的长絮弯弯,像妈妈跳舞时飘起的丝带;有的短瓣紧簇,像我攥紧的小拳头。我伸手摸了摸,软乎乎的,舒服极了。远远望去,这些菊花把秋天装点得热热闹闹的,像一幅彩色的画。)
菊花不光好看,还有很多实用价值。妈妈常泡菊花茶给我喝,金黄的花瓣在热水里舒展,喝一口甜甜的,喉咙润润的,写作业累了喝一杯,眼睛都不酸了。奶奶还把晒干的菊花装进枕头,晚上枕着睡觉,闻着淡淡的清香,很快就能进入梦乡。(段评:本段通过妈妈泡菊花茶和奶奶做菊花枕的例子,写出了菊花的实用价值,内容贴近生活,但可以加入自己喝菊花茶、枕菊花枕时的具体感受,让情感更真挚。修改版:菊花不光好看,还有很多用处呢!妈妈常泡菊花茶给我喝,金黄的花瓣在热水里慢慢舒展开,像一个个小太阳在杯子里跳舞。喝一口,甜甜的,喉咙润润的,写作业累了喝一杯,连眼睛都觉得亮了。奶奶还把晒干的菊花装进我的小枕头,晚上枕着,闻着淡淡的清香,我很快就能进入甜甜的梦乡,连做梦都梦见自己在菊花丛里玩呢。)
我最佩服菊花不怕冷的劲儿!秋天的风越来越凉,月季、玫瑰都垂下了头,花瓣一片片掉落,可菊花却站得直直的,开得更艳了。难怪陶渊明会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花就像勇敢的小战士 (改:小战士,) ,成了高洁、坚强的象征。(段评:本段通过对比月季、玫瑰和菊花,突出了菊花不怕冷的品格,还引用了诗句,很棒!但可以加入自己看到菊花在寒风中开放时的心情,比如惊讶、佩服,会更有感染力。修改版:我最佩服菊花啦!秋天的风越来越凉,吹得我都要裹围巾了,月季、玫瑰都垂下了头,花瓣一片片掉下来,可菊花却站得直直的,开得更艳了。有一次我摸了摸它的叶子,冰冰凉凉的,可它的花还是那么红、那么黄,像一个个勇敢的小战士。难怪陶渊明会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原来菊花不仅好看,还这么坚强呀!)
我爱菊花,不仅爱它缤纷的模样和实用的价值,更爱它不畏秋风、独自开放的品格。(段评:结尾总结了对菊花的爱,点明了主题,但可以把爱菊花的原因和自己的小愿望结合起来,比如想种一盆菊花,会更有童趣。修改版:我爱菊花,爱它缤纷的颜色,爱它能泡茶、能做枕头的用处,更爱它迎着寒风勇敢开放的样子。我真想在我家阳台种一盆菊花,每天看着它,向它学习,做一个坚强的好孩子!)
黄培煜同学,你好!读完你的《菊花》,老师被你对菊花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打动了!你不仅用分类、比喻等方法把菊花的种类、形态写得活灵活现,更在结尾点明了对菊花不畏严寒品格的敬佩,这种“由表及里”的思考让文章有了温度和深度,特别棒!
我们可以试试给文章“加个特写镜头”——比如写菊花茶时,除了“甜甜的、润润的”,能不能再写一写花瓣在热水里舒展的过程?像“金黄的花瓣像睡醒的小蝴蝶,慢慢展开翅膀,水也染成了淡淡的琥珀色”,这样的细节会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亲手摸到;另外,写菊花品格时,要是能加一句自己观察到的小场景,比如“上周降温时,我特意去公园看菊花,风把我的脸吹得发疼,可那丛白菊的花瓣却依然挺得直直的,连一片都没掉”,用真实的小细节支撑观点,会让“坚强”的形象更有说服力哦!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你观察到的菊花颜色有哪些特别的?比如墨菊的黑、绿菊的青,能不能用比喻写出它们的独特美?
- 除了泡茶、做枕头,你还知道菊花的其他用途吗?查一查资料加进去,会让“实用价值”更丰富;
- 如果你是陶渊明,采菊时会想些什么?试着把自己代入诗人的视角,会不会让结尾的引用更有画面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