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辰,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忙”就像一根画笔 (改:一支画笔) ,可以画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山水画。“忙”能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段评:作为开头,你用比喻的手法引出了“忙”的主题,很有创意!不过两个比喻和后面的主题句连接得有点生硬,而且“璀璨的星辰”“栩栩如生的山水画”这些比喻对小学生来说有点抽象。可以把比喻改得更贴近生活,让开头更生动自然。修改版:“忙”就像妈妈厨房里的烟火气,暖乎乎的;“忙”就像我书包里的作业本,沉甸甸的。原来,“忙”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呢!)
清晨,温暖的阳光洒在大地上,又透过窗的缝隙洒进屋里,洒在我的脸上。这时,从厨房里传来了阵阵香气,妈妈在厨房忙碌着。只见她从冰箱里拿出一颗鸡蛋,然后把鸡蛋打进锅里,接着她挥动着锅铲把鸡蛋在锅里来回翻动。最后妈妈把热好的牛奶拿了出来,不一会儿,餐桌上就摆上了美味的早餐。做好早餐后,妈妈轻轻地推开我的房门,用温柔地声 (改:温柔的声音) 叫我起床吃早餐。妈妈的忙碌,让我感受到了她对家人无微不至的爱。(段评:这段写妈妈做早餐的忙碌,内容真实,情感真挚,还写出了妈妈的爱,很棒!不过可以增加一些细节,比如妈妈做早餐时的动作、表情,让画面更生动。比如妈妈打鸡蛋时的样子,或者叫你起床时的语气,这样能让妈妈的形象更鲜明。修改版:清晨,金灿灿的阳光从窗帘缝里钻进来,挠得我脸颊痒痒的。厨房里飘来鸡蛋的焦香和牛奶的甜香——妈妈又在忙碌了!她系着碎花围裙,左手从冰箱里拿出鸡蛋,“咔嚓”一声磕在锅沿,蛋黄裹着蛋清滑进热油里,“滋滋”地唱起了歌。她握着锅铲轻轻翻动,鸡蛋很快变得金黄金黄的。接着,她把温好的牛奶倒进玻璃杯,又摆上烤得酥脆的面包。不一会儿,餐桌上就摆满了早餐。妈妈擦了擦额角的汗,轻轻推开我的房门,声音软乎乎的:“宝贝,起床吃早餐啦!”妈妈的忙碌,就像阳光一样,把我的心烘得暖暖的。)
我走出家门,走到大街上,发现大街上到处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人们都在忙着自己的事,你看,环卫工人正在忙着扫地、交警叔叔站在马路上指挥着交通、卖菜的叔叔阿姨们也在大声地吆喝……只见,一位赶着上班的叔叔,一手拿着包子,一手拿着手机在浏览文件。他们的忙碌,既表现了 (改:体现了) 他们的辛苦拼搏,又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段评:这段描写了大街上的繁忙景象,用了排比的手法,列举了不同人的忙碌,很有画面感!不过可以把“你看”“只见”这样的词去掉,让句子更流畅。另外,“表现了他们的辛苦拼搏”这句话有点成人化,可以改成更贴近小学生的表达,比如“藏着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修改版:我背着书包走出家门,大街上已经热热闹闹的了。环卫工人挥舞着大扫帚,把落叶扫成小山;交警叔叔站在路口,指挥着来来往往的车辆;卖菜的阿姨大声吆喝着:“新鲜的青菜,刚摘的!”一位上班的叔叔,嘴里咬着包子,手里还拿着手机看文件,脚步匆匆地往前走。原来,每个人的忙碌里,都藏着对生活的热爱呀!)
来到学校,老师坐在办公桌前聚精会神地批改着作业。在教室里,同学们坐在课桌前,眼睛紧紧地盯着书本,扯开嗓子大声地朗读着课文,就像一只只勤劳的小蜜蜂,不停地汲取着知识。这份忙碌是同学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梦想的追求。(段评:这段写学校里的忙碌,把同学们比作“勤劳的小蜜蜂”,很贴切!不过可以增加一些老师批改作业的细节,比如老师的神态、动作,让内容更具体。比如老师皱着眉思考,或者在作业本上画小红花,这样能让老师的形象更生动。修改版:走进学校,老师正坐在办公桌前批改作业。她戴着眼镜,眉头轻轻皱着,手里的红笔在本子上“沙沙”地移动,偶尔还会露出欣慰的笑容。教室里,同学们坐得直直的,眼睛盯着书本,扯着嗓子大声朗读:“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就像一群勤劳的小蜜蜂,在知识的花朵上采蜜。这份忙碌,是我们对知识的渴望呀!)
忙碌,能让我们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努力拼搏时成长的快乐 (改:努力拼搏时的成长快乐) ,汲取知识时的乐趣。“忙”让生活更加美好 (改:让生活更加美好。) (段评:作为结尾,你总结了忙碌带来的温暖、快乐和乐趣,很好地升华了主题!不过最后一句“‘忙’让生活更加美好”有点简单,可以把它和开头的比喻呼应起来,让结尾更有感染力。比如用一个具体的画面来结尾,比如妈妈的笑容,或者同学们的读书声,这样能让主题更生动。修改版:妈妈的忙碌,是早餐里的爱;大街上的忙碌,是生活里的光;学校里的忙碌,是成长的脚步。原来,“忙”就像一串糖葫芦,酸里裹着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真的很美好呀!)
刘展安同学,你好!读完你的《忙》,老师特别欣赏你对“忙”的独特理解——把它比作星辰和画笔,这个开篇的比喻特别有新意,一下子就抓住了“忙让生活更美好”的核心!你从妈妈的早餐、街头的身影到校园的晨读,三个场景层层递进,把“忙”里的爱、拼搏和梦想都写出来了,选材很用心。
如果想让文章更出彩,我们可以试试给细节“加特写”。比如写妈妈做早餐时,能不能放慢镜头?她打蛋时手腕的弧度、翻动锅铲的声音、牛奶杯上的热气,这些小细节会让“忙碌的爱”更真实动人。另外,三个场景之间加一句过渡句,比如“带着妈妈的早餐香出门,街上的‘忙’是另一幅生动的画”,衔接会更自然。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你自己有没有过“忙并快乐着”的小事?比如帮老师整理图书、和朋友一起筹备班级活动,加入你的亲身经历会让“忙”的故事更有温度。
- 除了“美好”,“忙”会不会也有小烦恼?如果写写你对“忙”的辩证思考,文章的立意会更深刻哦!
- 结尾的“忙让生活更美好”,能不能用一个具体的画面代替?比如“看着窗外婆娑的树影,我忽然明白,正是这些忙碌的身影,拼成了我们温暖的世界”,这样的结尾会更有余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