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是一颗小太阳;温暖是一团烈火;温暖是一块蛋糕,温暖无处不在,因为有了温暖,让我的生活更美好!(段评:开头用排比和比喻的方式引出“温暖”主题,想法很好,能快速抓住读者注意力!不过三个比喻(小太阳、烈火、蛋糕)的联系可以更紧密些,比如都围绕“生活里的小确幸”来选,会让主题更聚焦。另外,“因为有了温暖,让我的生活更美好”这句话有点小语病,去掉“让”字会更通顺哦!修改版:温暖是口袋里的一颗水果糖,甜丝丝的;温暖是冬天里的一只暖手宝,热乎乎的;温暖是黑夜里的一盏小夜灯,亮堂堂的。温暖藏在生活的小细节里,让我的日子变得甜甜的!)
温暖是停电时别人的一支手电筒。一次小区停电,碰巧电梯也坏了,我正打算爬楼梯时,门口走出了一个人,原来,是王阿姨,我打了声招呼,王阿姨像想起什么一样回过头来说:“我给你一支手电筒吧,楼道太黑了。”我刚想拒绝,但手电筒已经塞到了我的手里。我的心里暖洋洋的,温暖就是一束光。(段评:通过“停电时王阿姨借手电筒”的小事来写温暖,选材贴近生活,情感也很真实!如果能多加点细节就更好啦,比如楼道有多黑(“楼梯扶手摸起来凉冰冰的,连台阶都看不清”)、王阿姨的动作表情(“她从包里掏出一个印着小熊的手电筒,手指在开关上轻轻一按”),这样画面感会更强,温暖的感觉也更浓哦!修改版:温暖是停电时邻居递来的一支手电筒。那天小区突然停电,电梯也“罢工”了,我攥着书包带站在楼道口,楼梯间黑得像泼了墨,连台阶都藏在影子里。刚抬脚,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等等!”是住对门的王阿姨,她手里攥着个印着小熊的手电筒,不等我拒绝就塞过来:“楼道黑,踩着台阶走,别摔着!”手电筒的光打在台阶上,暖黄的光圈裹着我的脚,心里也跟着暖烘烘的——原来温暖是黑夜里的一束光呀!)
温暖是下雨时的一把伞,一天下午,放学了,我走出校门,忽然,一滴水滴到我脸上,后来又是天空在哗哗的哭 (改:天空在哗哗地哭) ,“不好,下雨了,我没带伞啊!”我心想。我只好站在保安室门口,“希望爸妈能发现我没带伞,来接我。”我又想,突然,一把伞递到我面前。是李奶奶来接她孙女了,我向李奶奶问了好,李奶奶又说:“快拿着吧,下着雨呢,快快回家吧。”这次,无论如何我都不愿接受,奶奶趁我不注意塞给了我。温暖就是一棵大树 (改:一把伞) 。(段评:“下雨借伞”的故事很温馨,李奶奶的热心肠写得很真实!不过可以把天气变化的过程写得更生动(比如“豆大的雨点砸在地上,溅起小小的水花”),还有你当时的着急心情(“我踮着脚往路口望,书包带子都被手攥皱了”),这样“突然递来的伞”会更让人觉得温暖。另外,“奶奶趁我不注意塞给了我”可以加个小细节,比如“她把伞柄往我手里一塞,转身就拉着孙女冲进雨里,后背的衣服都湿了一块”,会更感人哦!修改版:温暖是下雨时头顶撑开的一把小花伞。那天放学刚出校门,天上就“哗哗”下起了大雨,豆大的雨点砸在地上,溅起一圈圈小水花。我没带伞,只好缩在保安室门口,书包带子都被手攥皱了。正踮脚望爸妈的身影,一把印着小雏菊的伞突然遮在我头顶——是来接孙女的李奶奶!她把伞柄往我手里一塞:“快拿着,别淋感冒了!”我刚要推回去,她已经拉着孙女冲进雨里,后背的衣角都湿了一片。小花伞的伞面香香的,像奶奶晒过的被子,暖得我心里发颤。)
温暖是同学的帮助,一次体育课,跑步时,我跑得太快了,直接摔了个狗啃泥。我同桌看见了,连忙叫了几个同学过来,我的脚钻心的痛啊,同桌赶紧搀扶着我去医药室,同学们跑去跟老师请了假,过来看我,忽然,我感觉脚也没那么痛了。原来,是朋友的力量,让我感到十分安心。温暖是一处美丽的风景线 (改:一份真挚的友谊) 。(段评:用“体育课摔跤同学帮忙”的事写温暖,特别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如果能加点摔跤时的细节(比如“膝盖磕在跑道上,疼得我眼泪都快出来了”)、同桌的反应(“他蹲下来扶我时,手都有点抖,还不停地问‘疼不疼’”),会让“温暖”的感觉更具体。最后“朋友的力量让我安心”可以再细腻点,比如“他们围在我身边,有人递纸巾擦眼泪,有人帮我吹膝盖,我看着他们着急的脸,突然觉得膝盖没那么疼了”,这样情感会更真实哦!修改版:温暖是摔跤时同学伸过来的一双手。体育课跑步时,我脚一滑摔在跑道上,膝盖磕得红红的,疼得我眼泪都在眼眶里打转。同桌小宇第一个冲过来,他蹲下来扶我时,手都有点抖:“你没事吧?我扶你去医务室!”旁边几个同学也围过来,有人帮我拎书包,有人跑去跟老师请假。医务室里,小宇还从口袋里掏出一颗草莓糖:“吃颗糖就不疼啦!”我含着甜甜的糖,看着他们凑过来的笑脸,突然觉得膝盖的疼好像飞走了——原来温暖是朋友围过来的小圈圈呀!)
在我心里温暖是手电筒,温暖是雨伞,温暖是帮助。温暖是一种很好的味道!它让生活更美好。(段评:结尾总结了前面的三个小故事,能扣住“温暖”主题,很棒!不过可以把“温暖是一种很好的味道”写得更具体,比如结合前面的细节(“像手电筒的暖光、小花伞的香气、草莓糖的甜味”),这样升华主题时会更自然,不会显得空洞。另外,“让生活更美好”可以换成“让我的日子像裹了一层棉花糖,软乎乎、甜丝丝的”,会更有童真哦!修改版:在我心里,温暖是停电时的小熊手电筒,是雨天的小雏菊伞,是摔跤时递来的草莓糖。它藏在邻居的关心、奶奶的疼爱、同学的帮助里,像冬天里的热水袋,捂得我的心暖暖的。原来温暖不是大道理,是生活里的小细节,让我的日子像裹了一层棉花糖,软乎乎、甜丝丝的!)
陈思颖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温暖》,老师特别欣赏你对“温暖”的独特理解——用小太阳、烈火、蛋糕这些具体事物来比喻,让抽象的情感一下子变得可感可触,这是非常棒的创意!你通过停电时的手电筒、雨天的伞、同学的帮助三个事例,清晰地展现了温暖在生活中的不同模样,每个故事都充满了真情实感,让人读了心里暖暖的。
如果想让文章更出彩,我们可以试试给每个温暖的瞬间“加个特写镜头”。比如写王阿姨递手电筒时,她的手是凉的还是暖的?手电筒的光在楼梯上晃出了什么样的影子?你接过手电筒时,手指触到的塑料外壳是什么温度?把这些细节加进去,温暖的感觉会更真实动人。
💡 我们还可以再想想:
- 除了别人给你的温暖,你有没有给过别人温暖呢?如果加一个你主动传递温暖的小故事,“温暖无处不在”的主题会更完整哦!
- 你写温暖是“一束光”“一棵大树”,能不能再给每个事例配一句更贴合的比喻?比如同学扶你时,温暖像什么呢?
- 如果在结尾把所有温暖的瞬间串起来,说说它们对你的影响,比如“这些温暖让我也想成为别人的小太阳”,立意会更深刻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