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有许多个第一次,有第一次学会游泳,还有第一次学会炒菜,有第一次学洗衣服或洗碗。这都是我们要赞的。今天让我难忘的是要学炒菜(段评:本段作为开头,用排比列举了多个第一次,引出了学炒菜的主题,内容贴近生活。但结尾过渡稍显生硬,且"这都是我们要赞的"表达不够具体。可以把过渡写得更自然,让读者更清楚你为什么难忘这次炒菜经历。修改版:我们每个人都有许多难忘的第一次:第一次在泳池里扑腾着学会游泳,第一次系着小围裙笨手笨脚地洗碗,第一次踮着脚尖够到灶台学炒菜……这些第一次就像闪闪发亮的小星星,藏在我的记忆里。而今天,最让我心跳加速的,是我要偷偷给妈妈做一道菜!)
一天,我正在写作业的时候,妈妈竟然筋疲力尽的睡着了,我看妈妈竟然那么累,我决定偷偷地做道莱 (改:道菜) 给妈妈吃,于是我便出发了。(段评:本段写出了想给妈妈炒菜的原因,能感受到你对妈妈的关心。不过"竟然筋疲力尽的睡着了""竟然那么累"里的两个"竟然"有点重复啦,而且"出发了"没有说清楚去哪里,不够具体哦。可以换个词,再把要做的事说清楚,让内容更明白。修改版:一天,我正趴在书桌上写作业,忽然听见身旁传来轻轻的呼吸声——原来是妈妈靠在沙发上睡着了,她的眼睛下面有淡淡的黑眼圈,连眉头都轻轻皱着,看起来好累好累。我看着妈妈疲惫的样子,心里忽然冒出一个念头:我要偷偷去买菜,给妈妈做一道她爱吃的菜!)
我在市场里,发现闹哄哄的,于是我拿出过年没花完的零花钱买了一些新鲜的西红柿,再买了我最爱吃的鸡蛋,我回来的时候妈妈还在津津有味的睡觉呢,我首先把西红柿放在菜板上切,把西红柿切完之后,再拿出一个碗把鸡蛋打碎之后,然后我先准备了一些材料,材料如酱油、盐、水、还有各种材料,(段评:本段写了买菜和准备材料的过程,很有条理!但有些地方可以更生动,比如市场的热闹可以写写看到、听到的画面,切西红柿和打鸡蛋也能加一点小细节,让读者像亲眼看到一样。还有"各种材料"说得太笼统啦,把用到的材料说清楚会更好。修改版:菜市场里真热闹呀!卖菜的阿姨大声吆喝着,鲜红的西红柿堆得像小山,绿油油的青菜上还挂着水珠。我攥着过年剩下的零花钱,挑了两个圆滚滚的西红柿,又买了三个圆溜溜的鸡蛋。回到家,妈妈还在甜甜地睡着呢。我踮着脚尖走进厨房,先把西红柿放在菜板上,小心翼翼地切成小块,再拿起鸡蛋在碗边轻轻一磕,蛋黄和蛋清就"哧溜"一下滑进碗里。最后,我把盐、酱油和一小碗清水都摆在灶台上,准备好啦!)
于是我先把铁锅给洗了,然后把西红柿放进去炒;西红柿炒得可以之后,我再把鸡蛋放进去,然后,再一起炒;炒到一半之后,我就把材料都放到西红柿炒鸡蛋里面,过了一会儿,这拌 (改:盘) 香甜可口的西红柿炒鸡蛋就完成了,这时候妈妈正好起来,妈妈看见我炒得那么好,就夸我说:“我儿了 (改:儿子) 怎么时候学会炒菜了。” (改:?”) 于是我急忙说:“你快尝一尝,味道怎么样。”妈妈说:“怎么这么美味呀!”我听了妈妈这一句话,我心里美滋滋的,比蜜还甜。(段评:本段详细写了炒菜的过程,还写出了妈妈醒来后的反应,能感受到你的开心!不过炒菜的步骤可以写得更生动,比如油热了是什么样子,炒的时候有没有滋滋的声音,妈妈夸你的时候你心里的感觉也可以写具体一点,会更感人哦。修改版:我先把铁锅洗干净,打开火,等锅里的水蒸发完,倒上一点点油。油热了,我把切好的西红柿倒进去,"滋啦"一声,西红柿的香味立刻飘了出来。我拿着铲子不停地翻炒,直到西红柿变软出汁,再把打好的鸡蛋倒进去。鸡蛋液一进锅就变成了金黄色的蛋花,我赶紧把它们和西红柿拌在一起,撒上一小勺盐,倒一点酱油,再翻炒几下。不一会儿,一盘香喷喷的西红柿炒鸡蛋就做好啦!这时,妈妈正好醒了,她走进厨房,看到我端着菜,眼睛一下子亮了:"我的宝贝什么时候学会炒菜啦?"我红着脸把菜递过去:"妈妈你快尝尝!"妈妈夹了一口,笑着说:"太好吃了!这是我吃过最香的西红柿炒鸡蛋!"听了妈妈的话,我的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比自己吃到糖果还要开心!)
这次下厨的经历,不仅让我得到了勇气,更是要帮助家人,我也第一次尝到了美食的美味,这次尝试,真是一次难忘又甜蜜的经历(段评:本段总结了这次炒菜的收获,主题很积极!但"得到了勇气,更是要帮助家人"说得有点简单,没有把你真正的感受写出来。可以把你通过这件事明白的道理和心里的温暖写具体,让结尾更有感染力。修改版:这次偷偷给妈妈炒菜的经历,就像一颗甜甜的糖,藏在我的心里。原来,帮妈妈做一件小事,就能让她那么开心;原来,我也能像小大人一样,照顾辛苦的妈妈。看着妈妈吃着我炒的菜,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我忽然明白:爱不是只用嘴巴说,而是要用心去做。这真是一次让我永远难忘的经历呀!)
韦嘉丰同学,你好!读完你的《第一次学炒菜》,老师被你那份悄悄为妈妈做饭的心意深深打动了!你从“心疼妈妈疲惫”出发,用西红柿炒鸡蛋这件小事,写出了对家人的关爱,结尾妈妈的夸奖更是让这份温暖加倍,这篇文章的情感特别真挚!
我们可以给这个温暖的故事加些“特写镜头”哦!比如切西红柿时,你是怎么拿菜刀的?有没有担心切到手?油下锅时有没有“滋滋”的响声?加盐时手有没有抖?把这些细节用“五感”(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心里想到的)写出来,炒菜的过程会像电影一样生动!
另外,从“决定做饭”到“去市场买菜”,可以加一句过渡,比如“看着妈妈熟睡的脸,我悄悄拿起零钱袋,踮着脚溜出了门”,这样段落衔接会更自然。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你在炒菜时,有没有遇到什么小意外(比如盐放多了、鸡蛋炒糊了)?这些小波折会让故事更真实哦!
- 妈妈尝菜时,除了夸“美味”,她的表情、动作有没有变化?比如眼眶红了、抱着你说“孩子长大了”?
- 这次炒菜后,你对“长大”有了什么新的理解?把这份感悟写进结尾,文章的立意会更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