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路上,我们难免会面临许多困难,而坚持,就像一把利刃,帮助我们披荆斩棘,获得成功。而我,就在一次学骑自行车的过程中,学会了变通和坚持。(段评:本段作为开头,能点明主题,用比喻的方式引出坚持的重要性,还提到了学骑自行车的经历,很好地引出了下文。不过,如果能让开头更有画面感,把学骑车的场景稍微具体一点,会更吸引读者哦。比如,可以加上一点当时的小感受,让开头和后面的故事联系更紧密。修改版:成长路上,我们总会遇到像小石子一样硌脚的困难,而坚持就像口袋里的创可贴,帮我们抚平疼痛继续走。我呀,就在学骑自行车摔了好几跤后,不仅学会了坚持,还找到了让自己不摔跤的小窍门呢。)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们从自行车店里买回来一辆崭新的自行车。我兴奋极了,迫不及待的想 (改:迫不及待地想) 骑上它。我一咬牙,后腿一蹬,左脚跟上踏板,使劲地踩起来。可是,自行车好似喝了醉酒,左右摇晃,没走几步就“啪”的一声,我连人带车摔倒在地。膝盖磕破了皮,疼得我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转过身,看着妈妈,对她说:“这太难了,我不想要这辆自行车了。”妈妈走过来,对我说:“没事,妈妈教你骑自行车。”妈妈说完,我坐在车上,双脚放在踏板上,妈妈一边扶着自行车,一边对我说:“看准前方,专心往前骑。”话音刚落,妈妈就慢慢地向前推,这次,我依然右脚一蹬,左脚跟上踏板,使劲地踩起来,同时,随着妈妈推的自行车的速度越来越快,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突然,我感觉车把手无法撑控 (改:掌控) ,车子往左一歪,幸亏妈妈拉着我,否则就重重地摔在地上了。我们来回试了几十次,我还是没有学会。于是我和妈妈开始分析失败的原因,我们发现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自行车对我来说有点儿高,双脚刚刚能踩到地面,二是太依赖妈妈。我和妈妈决定换一辆小自行车,并且不让妈妈扶我。这一次,我把双脚放在地上,慢慢蹬了起来,随着速度越来越快,我试着把双脚放到踏板上越骑越远,越来越稳。“我会骑了!我会骑了!”我大叫起来,那一刻,我兴奋极了,我终于会骑自行车啦!(段评:本段详细写了学骑车的过程,有动作、有对话,还写出了摔跤时的疼痛和心情变化,内容很充实!不过,有些地方可以更细致些,比如妈妈教骑车时的小细节,还有自己成功时的具体感受,这样故事就更生动啦。另外,“撑控”这个词写错了,要改成“掌控”哦。修改版:那是个洒满阳光的周末,爸爸扛回一辆亮闪闪的新自行车,车把上还系着我最爱的粉色丝带呢!我蹦着跳着想骑上去,一抬腿跨上车,右脚使劲一蹬踏板——可自行车像个喝醉酒的小娃娃,左右晃个不停,“啪”地一声,我连人带车摔在草坪上,膝盖擦破了皮,疼得我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趴在地上撅着嘴喊:“不学了不学了!这破车一点都不好玩!”妈妈蹲下来帮我吹吹膝盖,笑着说:“来,妈妈当你的‘安全护栏’,咱们慢慢试。”她扶着车后座,我双手握稳车把,眼睛盯着前方的小树苗,右脚轻轻蹬踏板。妈妈慢慢往前推,我跟着节奏踩呀踩,风呼呼地吹过耳朵,心都快跳出来啦!突然妈妈松开了手,我吓得一慌,车把往左边歪,还好我赶紧把身子往右挪了挪,车子居然稳住了!我咬着牙继续踩,骑过了那棵小树苗,又骑过了花坛——“妈妈你看!我会骑啦!”我笑着叫起来,风把我的头发吹得飘起来,连膝盖的疼都忘了。)
通过学骑自行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有信心,坚持不懈,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段评:本段总结了学骑车的道理,主题很积极。不过,如果能把道理和学骑车的具体小事联系起来,就不会显得太笼统啦。比如,可以想想当时学会骑车时的小细节,让道理从故事里自然地出来,会更真实哦。修改版:现在我每次骑上自行车,都会想起那天摔在草坪上的样子。原来呀,遇到困难不用急着放弃,像学骑车那样,摔一跤就爬起来,再试试新方法——慢慢骑、看前方、身子跟着车调整,就能越骑越稳啦!)
黄恩泽同学,你好!读完你的《骑车趣事》,老师特别欣赏你在学骑车这件小事里,不仅写出了坚持的可贵,还敏锐地捕捉到“变通”的智慧——发现自行车太高就换小车、依赖妈妈就尝试独立,这个思考比单纯说“坚持”更有新意,让文章有了独特的闪光点!
我们可以试着给这段“学骑车”的经历加几个“特写镜头”。比如第一次摔倒时,除了膝盖疼,你有没有听到自行车倒地的“哐当”声?妈妈扶车时,她的手放在你后背的温度是什么样的?当你突然发现妈妈没扶却骑稳了,心里那股“咯噔”一下的惊喜能不能再写具体点?把这些细节放慢、放大,就像给文章拍了段慢动作视频,读者会更能感受到你的紧张与兴奋。
另外,从“分析失败原因”到“换小车成功”的过渡,可以加一句你当时的心理变化,比如“原来不是我笨,是方法没找对呀!”这样的小句子,能让文章的逻辑像搭积木一样更紧密。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那次换小车的“变通”,除了让你学会骑车,还让你在后来遇到其他困难时想到过它吗?
- 坚持和变通,这两个看似不同的方法,在你心里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是“先坚持再变通”还是“边坚持边调整”?
- 如果现在教一个不会骑车的小朋友,你会先教他“坚持”还是先帮他找“合适的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