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 星期三 晴
这几天我一直想做观察实验,便跟妈妈要了一把黄豆,将它们装在一个塑料瓶里。然后,盛了半瓶自来水倒进去。只见黄豆一遇到水,就变得生机勃勃,忽上忽下,漂来漂去。我正要把这个发现告诉妈妈,可它们却开始缓缓地往下沉了。我琢磨着:它们应该是玩腻了吧,没精打采的。于是,我用湿布将瓶口盖住,让它们好好休息。(段评:本段描写了泡黄豆的过程,用了拟人的手法写黄豆漂动和下沉,很有童趣!不过可以把观察的细节写得更具体,比如黄豆遇水时的样子、摸起来的感觉,还有盖湿布时的小心,这样画面感会更强哦。修改版:这几天我一直想做观察实验,就缠着妈妈要了一把圆滚滚的黄豆,把它们倒进透明塑料瓶里。我端来半盆自来水,哗啦啦倒进瓶中——呀!黄豆们像刚睡醒的小娃娃,一下子活泼起来,有的在水面打转转,有的互相撞来撞去,还有的浮在瓶口探头探脑。我正想喊妈妈来看,它们却慢悠悠地往下沉,圆滚滚的身子贴着瓶底,好像玩累了要休息。我摸了摸瓶壁,凉丝丝的,赶紧撕了块湿布轻轻盖住瓶口,小声说:“黄豆宝宝,好好睡吧!”)
5月9日 星期四 晴
早上我一起床,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去看望那些黄豆宝宝们。我把瓶里的水倒掉。往下仔细一瞧,黄豆们已经绽开了自己的黄衣,好像在迎接客人们的来到。黄豆们有了小小的变化,我心里别提有多开心。(段评:你把黄豆比作“绽开黄衣迎接客人”,这个想法特别棒!要是能加上看到黄豆变化时的动作和心里的小激动,比如凑近瓶子的样子、手指碰瓶壁的感觉,会更生动呢。修改版:早上我一睁眼,就蹬着拖鞋跑到阳台看黄豆。我小心翼翼地倒掉瓶里的水,鼻子凑到瓶口闻了闻——有股淡淡的豆香味!再往下一瞧,呀!黄豆们都撑破了淡黄色的“小外套”,露出里面白白的肚皮,有的还裂开一条小缝,好像咧着嘴在对我笑。我用手指轻轻碰了碰瓶壁,黄豆们轻轻晃了晃,仿佛在和我打招呼。我的心里像揣了颗糖,甜滋滋的,比考了100分还开心!)
5月10日 星期五 阴
下午放学一回到家,我就连忙拿起瓶子察看 (改:观察) 。黄豆的腰间露出了约莫一厘米的幼芽。(段评:本段写出了黄豆长芽的变化,要是能加上看到幼芽时的细节,比如芽的颜色、形状,还有你当时的小反应,会更有画面感哦。修改版:下午放学我背着书包冲回家,放下书包就抓起塑料瓶。我把瓶子举到窗边仔细看——哇!每颗黄豆的“腰”上都冒出了嫩白色的小芽芽,大约一厘米长,弯弯的像小逗号,又像刚睡醒伸出来的小尾巴。我忍不住用指尖轻轻碰了碰,软乎乎的,好像一碰就会断。我赶紧把瓶子放回阳台,心里默念:“小芽芽快长大呀!”)
4月11日 (改:5月11日) 星期六 雨
今天,幼芽又长高了一厘米,我真希望黄豆们可以马上长大,结出更可爱的小黄豆。(段评:你写出了想让黄豆长大的心愿,要是能加上幼芽的新变化和你观察时的小期待,比如芽的长度、颜色,还有你对黄豆未来的小幻想,会更感人呢。修改版:今天我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看我的黄豆。呀!幼芽又长高了一厘米,现在有两厘米长啦,嫩白色的芽尖带点淡淡的绿,像小蚯蚓一样蜷着身子。我凑得更近了,仿佛能看到芽尖在慢慢往上钻。我托着下巴蹲在阳台,心里想:等小芽长出叶子,是不是就能结出新的小黄豆了?到时候我要把它们分给小伙伴,让大家都看看我的“黄豆宝宝”!)
王家祥同学,你好!读完你的《黄豆成长记》,老师首先要为你这份持续观察的耐心和细腻的童心点赞!你不仅用日记的形式完整记录了黄豆从浸泡到发芽的过程,更在观察中加入了充满童趣的解读——比如把黄豆沉底想象成“玩腻了、没精打采”,把豆皮绽开比作“迎接客人”,这些充满想象力的小思考,让原本普通的观察日记变得生动又可爱,能看出你是个会用“心”观察的孩子!
接下来,我们一起给这篇日记“升级”,让它更有亮点。首先,观察的细节可以再“放大”一些。比如5月9日黄豆“绽开黄衣”这部分,你可以试着用“五感法”把镜头推近:豆皮裂开时是“啪”的一声轻响,还是慢慢舒展的?露出的豆瓣摸起来是软乎乎的,还是带着点韧性?当时阳光照在黄豆上,颜色有没有变化?把这些小细节写出来,就像给日记加了“特写镜头”,会更吸引人。其次,日期部分有个小疏忽哦——5月10日之后直接跳到了4月11日,时间顺序反啦,改过来日记的时间线会更清晰。最后,你的心情变化可以再“深化”一点:看到黄豆沉底时,你除了觉得它们“玩腻了”,有没有担心过它们会“睡过头”?发现幼芽冒出来时,心里是不是像揣了颗糖一样甜?把这些更具体的心情写进去,日记会更有温度。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如果黄豆发芽时遇到了连续阴天,你觉得它的生长速度会变慢吗?为什么?
- 黄豆从硬邦邦的种子变成嫩生生的芽,这个过程让你想到了什么?是生命的神奇,还是坚持的力量?
- 如果你给黄豆宝宝写一句“成长寄语”,你会写什么呢?试着把它加在日记结尾,会不会让文章更有新意?
期待你下次的观察日记能有更多精彩的细节,继续用你的眼睛发现生活里的小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