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它像一座大山,一座小河……诚信——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段评:开头直接点明诚信很重要,还用到了比喻的手法,很棒!不过把诚信比作大山和小河,有点不太贴切哦,大山是稳重的,小河是流动的,这两个事物和诚信的联系不够清楚。可以换个更贴近生活的比喻,让开头更生动具体。修改版:诚信,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品质,它像一把打开友谊大门的钥匙,又像冬日里温暖的阳光,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诚信不仅可以交很多很多的朋友,还能让大家更信念你 (改:信任你) 。有一次,我开开心心地拿着钱去买作业本,当我从小卖部里调了 (改:挑了) 10本作业本,给了老板二十元,只见老板忙得连话都没来得及说。过了一会儿,老板直接从乱轰轰 (改:乱哄哄) 的人群中给了我钱,当我一看,啊,100元,我看到100元连忙跑远了一点,心想:“老板给了100元,我偷偷带回家,就可以买下我想要的零食和玩具,那多好啊,可是,这样的话就不诚实了,还会被当成小偷……我以最快的速度望外跑 (改:往外跑) ,刚跑了几米,就听到了老板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我难道被发现了?怎么办啊!”我的心仿佛要蹦了出来,手直抖,慢慢地转过头,原来是忘拿刚笔 (改:钢笔) 了,当我拿了刚笔 (改:钢笔) 跑回家一半时,我竟然回头去找老板了,当我把钱给老板时,老板竟然没说我,还说我诚信。(段评:这段写了买作业本时老板多找钱的故事,情节很真实,能看出你心里的矛盾,这点特别好!不过有几个小问题:一是有些错别字,比如“调了10本”应该是“挑了10本”,“刚笔”是“钢笔”;二是有些句子不通顺,比如“让大家更信念你”可以改成“让大家更信任你”;三是心理活动的描写可以更细致一点,比如你拿到100元时的紧张和纠结,能让故事更吸引人。修改版:诚信不仅能让我们交到很多好朋友,还能让大家更信任你。有一次,我开开心心地拿着钱去买作业本,挑了10本后给了老板二十元,老板当时忙得连话都顾不上说。过了一会儿,他从乱糟糟的人群里递给我找的钱,我一看,呀,竟然是100元!我的心一下子跳到了嗓子眼,赶紧攥着钱跑远了一点,心里像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说“把钱偷偷带回家,就能买想要的零食和玩具啦”,另一个又说“这样做不诚实,会变成坏孩子的”。我越想越不安,转身就往小卖部跑,刚跑几米就听见老板喊我,我吓得手心冒汗,以为被发现了,慢慢转过头才知道是忘拿钢笔了。拿着钢笔往家走时,我心里的愧疚越来越重,最后还是跑回去把多找的钱还给了老板。老板不仅没怪我,还笑着夸我是个诚信的好孩子。)
诚信,让生活更美好,我懂得了诚信。(段评:结尾总结了诚信让生活更美好,还说自己懂得了诚信,点明了主题,不错!不过有点太简单啦,像喊口号一样。可以把你懂得诚信后的感受写具体一点,比如想起这件事时的心情,或者诚信给你带来的小变化,这样结尾会更温暖哦。修改版:诚信就像一颗小小的种子,种在心里会慢慢发芽长大。现在每当想起那次还100元的事,我心里都会暖暖的。诚信真的能让生活更美好,我也终于懂得了,诚实的孩子会收获更多快乐和信任。)
黄大为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我懂得了-我懂得了诚信》,老师首先要为你在“诚信”这件事上的自我反思点个赞!很多同学写“懂得诚信”,可能只停留在“捡到钱要还”的表面,但你在买作业本时面对100元“意外之财”的内心挣扎——既想满足零食玩具的小欲望,又害怕被当成小偷的不安,最后选择归还的果断,让“诚信”这个抽象的道理,变成了一次真实可感的成长抉择,这是文章最闪光的地方!
不过,我们可以一起给这篇文章“加些料”,让它变得更生动、更有力量。比如你写“我看到100元连忙跑远了一点,心想……”这里是故事的“心跳时刻”,如果能把当时的细节像电影慢镜头一样放大就好了:小卖部里是不是挤满了买东西的同学,老板的声音是不是带着忙乱的沙哑?你攥着100元的手心是不是出汗了?跑出去时鞋子踩在地上的声音是不是比平时更响?把这些眼睛看到的、手摸到的、心里慌慌的细节写出来,读者就能跟着你一起紧张,一起做选择啦!
还有结尾的“我懂得了诚信”,如果能再往前想一小步——这次归还100元后,老板夸你诚信,后来你再去小卖部时,老板是不是会笑着跟你打招呼?或者你有没有把这件事讲给好朋友听,他们说“你做得对”?把诚信带来的“小美好”写出来,就能让“诚信让生活更美好”的道理,像阳光一样照进读者心里。
最后,老师想和你一起再思考几个小问题,说不定下次写作文能用到:
- 除了“还钱”,生活中还有哪些小事也能考验诚信?比如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到,或者不小心说了谎,后来是怎么弥补的?
- 如果当时老板真的发现多找了钱,你觉得他会怎么说?你又会怎么回应?试着把这个“假设的场景”写下来,会不会更有意思?
- 你觉得“诚信”像文章开头写的“大山”“小河”,还像什么?比如像春天的种子,种下去会慢慢长出信任的小树?
继续加油,你的文章里藏着“真实”的小魔法,再加点细节和思考,一定会更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