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读,太阳像摆件一样,让人感受不到它的曦温 (改:温暖) 。寒冷的西北风无情地拍打着我,让我睁不开眼,那不争气的鼻涕也悄悄地从鼻孔里跑出来。我实在坚持不住了,便一头扎进了“仙气飘飘”的早餐店里。(段评:这段开头用生动的环境描写引出故事,通过寒冷的天气和“仙气飘飘”的早餐店形成对比,很有画面感!不过“太阳像摆件一样”这个比喻有点抽象,换成更贴近生活的比喻会更生动,比如“太阳像蒙了层薄纱的暖炉,光淡淡的,一点都不暖”,能让读者更快感受到冬天的冷。修改版:今早读的时候,太阳像蒙了层薄纱的暖炉,光淡淡的,一点都不暖。寒冷的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吹得我睁不开眼,那不争气的鼻涕也悄悄从鼻孔里溜出来。我实在冻得受不了,赶紧一头扎进了“仙气飘飘”的早餐店。)
店里十分温暖,把寒冷驱赶得无影无踪。一会儿,热情的老板娘端来了我的早餐:一碗豆浆和一根油条。豆浆刚被放下,碗里的余波 (改:热气) 还在荡漾,好像在肆意地挥霍着它的热量。油条也不甘示弱,散发出柔和的香气。我猛地喝下一口豆浆,一股强烈的豆香、一股甜 (改:一股强烈的豆香和甜味) ,刺激着我的五脏六腑。我呆住了,原来豆浆和油条的搭配这么奇妙。我又拿起油条狠狠地咬了一口,油条里的油汁在我的嘴里热情绽放。我的手心开始慢慢沁出一丝汗,这下我是彻底融入了这家“仙气飘飘”的早餐店。(段评:这段把早餐店的温暖和食物的美味写得很细腻,尤其是豆浆“余波荡漾”、油条“油汁绽放”的描写,特别有童趣!不过“刺激着我的五脏六腑”有点夸张啦,换成“暖得我心里都甜丝丝的”更符合小朋友的感受,也能和前后的温暖氛围呼应。修改版:店里暖乎乎的,把外面的寒冷赶得无影无踪。不一会儿,热情的老板娘端来了我的早餐:一碗豆浆和一根油条。豆浆刚放下,碗里的热气还在慢悠悠地飘着,好像在炫耀它的温度。油条也不甘示弱,散发出香香的味道。我赶紧喝了一口豆浆,浓浓的豆香混着甜甜的味道,暖得我心里都甜丝丝的。原来豆浆和油条的搭配这么奇妙呀!我又拿起油条咬了一大口,油汁在嘴里香香的,好吃极了。我的手心慢慢冒出了汗,这下我真的融进这家“仙气飘飘”的早餐店啦。)
吃完早餐,我浑身舒展开来,充满活力。我从口袋里掏出钱,准备付钱。老板娘爽朗地说:“小朋友,一共九块。”我心里咯噔一下:九块?我不是带了十块吗?这可怎么办?我不死心地又把钱从后往前数了一遍,还是九块。我不知所措地低下了头,脸上沁出了一丝汗珠,周围的人好像都在看我。这时老板娘笑着说道:“小朋友,你是新客吧?新客都是打九折的,你今天只要付九块。”那一刻,一股暖流从心里最柔软的地方涌出来,蔓延至全身,把我整个人给“包裹”住了,在寒冷的日子里给予了我最暖意的滚烫,如烈焰般直冲而上,烫得我的眼眶也热腾腾的。我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赶紧付了钱。有的顾客打趣道:“老板娘,我也是新客,打不打九折?”老板娘哈哈大笑道:“都打!都打!”(段评:这段的心理描写特别真实,从“咯噔一下”到“抓住救命稻草”,把着急的心情写活了!老板娘的爽朗和顾客的打趣也很生动。不过“如烈焰般直冲而上”有点夸张,换成“暖得我鼻子都有点酸”更贴近小朋友的真实感受,也不会显得太刻意。修改版:吃完早餐,我浑身都暖了,充满了力气。我从口袋里掏出钱准备付账,老板娘爽朗地说:“小朋友,一共九块。”我心里咯噔一下:九块?我不是带了十块吗?怎么少了一块?我赶紧把钱又数了一遍,还是九块。我低着头,手心都冒汗了,感觉周围的人好像都在看我。这时老板娘笑着说:“小朋友,你是第一次来吧?新客人打九折,今天只要付九块哦。”那一刻,一股暖流从心里涌出来,暖得我鼻子都有点酸。我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赶紧付了钱。旁边的顾客打趣道:“老板娘,我也是新客,打不打九折呀?”老板娘哈哈大笑:“都打!都打!”)
热腾腾的豆浆与油条能让寒冰的冬天 (改:寒冷的冬天) 变得温暖,此时,阳光穿透层层寒气照上我的心田 (改:照进我的心田) !(段评:这段结尾想升华主题,想法很好!不过“阳光穿透层层寒气照上我的心田”有点空,换成“我摸了摸暖暖的口袋,连风都好像变得温柔了”,用具体的动作和感受来表达温暖,会更真实自然,也符合小朋友的视角。修改版:热腾腾的豆浆和油条,把冬天的寒冷都赶跑啦。我摸了摸暖暖的口袋,连吹过来的风都好像变得温柔了呢!)
葛悦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暖》,老师首先要为你敏锐的生活感知点赞!很多人只是单纯描述吃早餐的过程,而你却从一次普通的早餐经历中,感受到了来自老板娘的善意所带来的温暖,这个立意让文章有了温度!
文章在结构逻辑性上整体较为清晰,以寒冷的早晨进入早餐店为开端,享受早餐为发展,付钱时的波折为转折,最后感受到温暖为结尾,有一定的起承转合。不过,在一些细节上还可以进一步优化。比如从享受早餐到付钱波折之间的过渡,可以再自然一些,像是加一句“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不一会儿早餐就吃完了,我心满意足地准备付钱。”这样能让情节的推进更流畅。
在例证合适性方面,这个早餐店的事例选取很新鲜具体,很好地体现了“暖”这个主题。但如果能再增加一些周围顾客的反应细节,比如有的顾客露出了微笑,有的顾客小声夸赞老板娘善良等,会让这种“暖”的氛围更浓厚。
语言表达上,你运用了不少生动的描写,像“豆浆刚被放下,碗里的余波还在荡漾,好像在肆意地挥霍着它的热量”,让豆浆仿佛有了生命力。不过,修辞手法的运用还可以更丰富些。比如描写西北风时,可以用“寒冷的西北风像一头猛兽,无情地拍打着我”这样的比喻,增强画面感。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看似平常却能带来温暖的场景被我们忽略了? 2. 如何通过环境描写,让“暖”与“冷”的对比更强烈,从而突出主题? 3. 如果把老板娘的善良举动写得更详细,比如她当时的表情、语气,怎样能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这份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