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

跳跳龙Al作文批改

首页原创文库
记叙文
作者:刘安琪| 指导老师:施婧

“火”字落纸时,总像看见一点微微光在纸上跳动——那一点是火苗的芯,一撇一捺是托着光的手。后来读了历史、看新闻,才慢慢懂***的 (改:名句)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段评:第一段用“火”字的字形引出主题,想法很巧妙,把“星星之火”和汉字结合起来,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不过要是能再加上一点自己写字时的小感受,比如写“火”字时笔尖的温度、看到笔画时想到的具体画面,会更有代入感哦!修改版:每次写“火”字,笔尖落在纸上时,总觉得那一点像跳动的火苗芯,一撇一捺是轻轻托着光的小手。我常盯着这个字发呆,好像真能摸到那点暖烘烘的光。后来读历史书、看新闻,才慢慢懂***爷爷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什么意思。

1927年的秋夜,***带着不足千人的队伍,走进了莽莽群山。那时的红军没有像样的武器,有的战士还只是拿着一把大刀。粮食要靠村民来接济,夜里只有围着篝火取暖。有人问:“就这么点人能成大事么?”可篝火旁的人没泄气,他们帮助村民耕田、打土豪,教儿童识字……把革命的道理像火种一样传给每一个每一户 (改:每一户每一个) 。后来越来越多的农民背着锄头加入队伍,越来越多根据地在南方的山林里扎根——就像一小点火星子落入了干草地上,起初只是一点红,慢慢就烧遍了山野。再后来,长征路上的篝火、延安窑洞的灯光、西柏坡的朝阳,这些“火”连在一起,终于照亮了全中国解放之路 (改:解放的道路) 。我忽然明白:“星星之火”从不是遥不可及的口号,是有人在黑暗里捧着那点火光,不肯让它熄灭。(段评:第二段把历史故事讲得很生动,用篝火、锄头这些细节让“星星之火”有了画面感,特别棒!要是能给“有人问”的场景加一点具体的神态或语气,比如“有人皱着眉小声问”,再给篝火旁的红军加个小细节,比如“冻红的手还在帮村民修补农具”,会让故事更真实哦!修改版:1927年的秋夜,凉风吹得山林沙沙响,***爷爷带着不足千人的队伍走进了莽莽群山。红军战士没有像样的武器,有的只攥着一把磨亮的大刀;粮食要靠村民偷偷送来,夜里只能围着小小的篝火取暖。有人皱着眉小声问:“就这么点人,能成大事吗?”可篝火旁的人没泄气——他们帮村民耕田、打欺负人的土豪,还在石头上教娃娃们写“革命”两个字,把道理像火种一样传给每一户。后来,越来越多农民背着锄头跑来,说“我也要捧这把火”;越来越多根据地在山林里扎根,就像火星落进干草,起初只是一点红,慢慢烧遍了山野。再后来,长征路上的篝火、延安窑洞的油灯、西柏坡的朝阳,这些“火”连起来,终于照亮了全中国的解放路。我忽然懂了:“星星之火”从不是口号,是有人在黑夜里捧着那点火光,冻得发抖也不肯让它灭。

“火”是太空里的中国红。画面里,“天宫”空间站在深蓝色的宇宙中缓缓转动,太阳能板像展开的翅膀,映着地球的微光。可谁能想到,七十多年前,中国航天的“火”,是在算盘上敲出来的?(段评:第三段用“天宫”和算盘的对比引出航天故事,反差感很强,特别有新意!要是能加一个自己看到“天宫”画面时的小反应,比如“我趴在电视前,盯着那抹中国红眼睛都不眨”,会让读者更能感受到你的惊讶哦!修改版:“火”还是太空里闪闪的中国红!上次看航天新闻,我趴在电视前眼睛都不眨——“天宫”空间站在深蓝色的宇宙里转呀转,太阳能板像展开的翅膀,映着地球的微光。可谁能想到,七十多年前中国航天的“火”,是在算盘上“噼啪”敲出来的?

1956年,一群科研人员挤在一间露风 (改:漏风) 的实验室里,没有计算机,就用算盘一遍又一遍算着卫星轨道的数据,算盘珠子响了一夜又一夜;没有先进的材料,就用铁锅融化金属,亲手打磨零件。第一枚探空火箭“T-7M”只飞了8公里,像孩子手里的小烟花,却让所有人红了眼——那是中国航天的第一簇火苗啊。后来,“东方红一号”传回太空乐曲。(段评:第四段把科研人员的辛苦写得很感人,算盘珠子、铁锅这些细节选得特别好!要是给“算盘珠子响了一夜”加个小场景,比如“窗外天快亮了,有人揉着熬红的眼睛,算盘珠子还在飞快地跳”,再给“红了眼”加个动作,比如“有人捂住嘴,眼泪掉在手里的草稿纸上”,会让情感更浓哦!修改版:1956年,一群科研人员挤在露风的实验室里:没有计算机,就用算盘一遍遍地算卫星轨道,算盘珠子“噼啪”响了一夜又一夜,窗外天快亮了,有人揉着熬红的眼睛,手指还在飞快地拨;没有先进材料,就用铁锅融化金属,亲手打磨小小的零件,手上的茧子磨破了也不停。第一枚探空火箭“T-7M”只飞了8公里,像孩子手里的小烟花,却让所有人红了眼——有人捂住嘴,眼泪掉在草稿纸上,说“这是咱们航天的第一簇火苗啊!”后来,“东方红一号”传回太空乐曲,那声音像火苗“呼呼”地烧进了每个人心里。

一代代人接过“火种”,从8公里到38万公里,从近地轨道到火星表面,这一点火终于在宇宙里烧出了中国的星河。(段评:第五段把航天的发展写得像“火”在蔓延,特别贴合主题!要是加一个具体的数字对比,比如“从8公里到38万公里,刚好是我从家到学校路程的一百万倍”,再用一个小比喻,比如“这火在宇宙里开出了中国的星河花”,会让内容更有趣哦!修改版:一代代人接过这“火种”:从飞8公里的小火箭,到飞38万公里的嫦娥探测器(那可是我从家到学校路程的一百万倍呀!);从近地轨道的卫星,到火星表面的祝融号。这一点火,终于在宇宙里烧出了一片闪闪的中国星河,像把无数星星串成了项链!

如今再写“火”字,指尖总能触到一点温度。原来“燎原”从不是火自己的事,是有人捧着、有人护着、有人跟着,让一点微光变成一片亮!就像火字,只要那一点芯还在,只要有人愿意托着,就能燃烧!(段评:第六段把“火”字和道理结合起来,结尾收得很暖!要是加一个自己现在写“火”字的小细节,比如“现在我写‘火’字,总把那一点写得特别重,好像怕它掉下来”,再把道理和自己的生活连起来,比如“原来我每天认真读书,也是在捧自己的小火苗呀”,会让感悟更真实哦!修改版:现在我再写“火”字,总把那一点写得特别重,好像怕它掉下来。原来“燎原”从不是火自己的事:是有人捧着、有人护着、有人跟着,才让微光变成一片亮。就像这个“火”字,只要那点芯还在,只要有人愿意托着,就总能烧起来。我忽然想,我每天认真读书、帮同学讲题,不也是在捧自己的小火苗吗?

综合评价:

刘安琪同学,你好!读完你的《火》,老师首先要为你的深刻立意点赞!你从对“火”字的独特理解入手,将其与中国革命历史以及航天发展相结合,感悟到“燎原”背后是无数人的付出与传承,这个思想很有深度,让文章有了灵魂!

不过,文章在一些方面还有提升空间。在深化立意上,你已经写出了“火”所代表的精神以及人们的努力,但可以再深入挖掘一下,比如探讨在不同时代“火”的传承对于我们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的具体意义是什么。在丰富细节与层次方面,你写革命历史和航天发展事例时,过程有些简略。像写1927年秋夜红军的情况,当时的环境、战士们的表情神态等细节如果能详细描写,画面感会更强;写航天科研人员时,他们在艰苦条件下的具体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若能多一些刻画,会让读者更有代入感。在强化过渡上,从革命历史的“火”转到航天的“火”,这之间的衔接可以更自然些,比如加一句“革命的‘火’照亮了新中国的道路,而在新中国的建设中,‘火’又在另一个领域燃烧起来”。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在当今时代,“火”的精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具体的体现和传承方式? 2. 除了革命和航天领域,还有哪些方面能体现“火”的传承与力量? 3.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应该怎样接过“火”的接力棒,让它继续发光发热?

我要投稿
发布我的作品
写作咨询
专业导师解答
文集制作
制作我的文集

手机微信扫一扫,轻松体验更多功能!

关于跳跳龙
联系地址:苏州工业园区科营路2号中新生态大厦8层801室
联系电话:18907911516
联系邮箱:252480143@qq.com
商务合作:252480143@qq.com
跳跳龙公众号
联系客服
Copyright © 2024 Suzhou Tiaotiao Long Technolo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州跳跳龙科技有限公司苏ICP备16010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