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

跳跳龙Al作文批改

首页原创文库
记叙文
作者:季宇辰| 指导老师:施靖

“让”让我最直观的想象就是礼让,那是我们最基础的美德。(段评:本段作为开头,直接点明了“让”是一种美德,主题明确,但语言比较平实,缺乏画面感和吸引力。可以尝试用更生动的方式引出主题,比如通过一个小场景或者比喻,让开头更有趣。修改版:提到“让”,我最先想到的是电梯里的侧身、公交车上的起身——那是藏在生活里的小温暖,也是我们该守住的小美德。

一天的早晨,我起了个大早,阳光洒在了我脸上,我带着喜悦背着书包去上学了,我站在电梯门口等着,隔壁的王阿姨和小弟弟出来了,他热心的朝我喊到 (改:喊道) :“哥哥早上好!”,我一听心里乐开了花,我正美美的幻想的时候,一声“叮咚”打破了我的幻想,电梯里人挤着人,我数了数人数,正好还剩3个人的空位,但我们仨走进后,电梯却超载了,这是时 (改:这时) 王阿姨对小弟弟说:“小宝我们走吧,我们只是买菜的,但哥哥还要上学,迟到了怎么办?我们就让让他吧。”说罢就拉着小弟弟准备出电梯,我见状急忙拦下说:“阿姨您们先走吧,现在时间还早,”我边说边把他们推进电梯,关上门,就这样我等了下一轮行班 (改:班次) ,下来时,那位小弟弟冲上前急忙向我道谢我也说了句没关系,就开心的前往公交站,我等了公交车,付了费就进去找了一个座位坐,那时车上的座位都坐满了人,我找了半天才找到一个座位,我在车上发起了呆,突然一个硕大的行李在我面前,抬头一看,原来是个爷爷出门旅游了,我看他每站1分钟 (改:每站一会儿) 就累的叹一口气 (改:叹口气) ,一看就是走好久了,我看后,站起身扶着爷爷把他挪到座位 (改:扶到座位) 上,并说:“爷爷一看你就走了很多路赶紧坐下休息会儿吧!”那老爷爷,眼里充满了感谢看着我。(段评:本段通过电梯和公交车两个礼让的场景,把“让”的美德具体化了,故事很真实,但有些细节可以更生动,比如小弟弟的动作、电梯超载时的紧张感,还有公交车上爷爷的样子,都可以再细致一点,让故事更有画面感。另外,有些句子可以更简洁,比如“我等了公交车,付了费就进去找了一个座位坐”可以说得更流畅。修改版:那天早上,我背着书包刚站到电梯口,隔壁的王阿姨就牵着小弟弟小宝出来了。“哥哥早上好!”小宝仰着红扑扑的脸蛋喊我,我的心一下子甜丝丝的。这时电梯“叮咚”响了,里面挤得像沙丁鱼罐头,我数了数,刚好能再进三个人——可我们仨刚踏进去,超载的警报就“嘀嘀”叫起来。王阿姨立刻拉着小宝往外走:“我们只是买菜,哥哥要上学,迟到可不行,让哥哥先走吧!”我赶紧拦住:“阿姨,我时间还早,您们先上!”说着把他们推回电梯,按了关门键。等下一趟电梯下来,小宝老远就冲我晃手:“谢谢哥哥!”我笑着挥挥手,往公交站跑。公交车上的座位全满了,我好不容易挤到一个空位坐下,就看见一位扛着大行李包的爷爷站在旁边——他的额角渗着汗,腿轻轻晃着,每过一分钟就悄悄叹口气。我连忙起身扶他:“爷爷,您坐这儿吧!”爷爷眼睛亮了亮,抓着我的手说:“谢谢你呀,好孩子!”

那时我才悟到,礼让是能让自己和别人都开心的美德。(段评:本段总结了“让”能让人开心的道理,主题很明确,但可以把道理和自己的感受结合得更紧,比如想想当时帮助别人时心里的感觉,让结尾更有温度,而不是直接说“美德”。修改版:那天我攥着爷爷温暖的手,看着小宝晃着的小辫子,突然明白:“让”根本不是“吃亏”——它是电梯里的一句“您先上”,是公交车上的一个起身,是别人笑起来时,自己心里也跟着亮起来的光。

综合评价:

季宇辰同学,你好!读完你的《让》,老师首先要为你的深刻思考点个赞!很多人只写了“让”的行为过程,而你却从中感悟到了“礼让是能让自己和别人都开心的美德”这个道理,这让你的文章一下子就有了深度!

不过,这篇文章在一些方面还有提升空间。道理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你看,你写了“礼让是美德”,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为什么礼让是美德?是因为它能促进人际关系和谐,还是能体现个人修养?如果能在结尾处,把“礼让”背后的原因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力量。

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比如“我看他每站1分钟就累的叹一口气,一看就是走好久了,我看后,站起身扶着爷爷把他挪到座位上”这里,是文章很关键的部分。我们能不能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车厢里的环境是怎样的?爷爷的表情、动作具体是什么样的?你心里是怎么想的?用“五感法”把这个“特写镜头”拍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从写完电梯礼让的事到公交车上给爷爷让座这件事,中间好像缺了一座小桥。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电梯里的礼让让我心情愉悦,而接下来在公交车上发生的事,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让’的美好。”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在生活中,除了“礼让”,还有哪些“让”的行为也能体现美德? 2. 当遇到不太愿意“让”的人时,怎样去引导他们理解“让”的意义? 3. 如何通过更多不同场景的“让”,让“让”的美德展现得更加全面?

我要投稿
发布我的作品
写作咨询
专业导师解答
文集制作
制作我的文集

手机微信扫一扫,轻松体验更多功能!

关于跳跳龙
联系地址:苏州工业园区科营路2号中新生态大厦8层801室
联系电话:18907911516
联系邮箱:252480143@qq.com
商务合作:252480143@qq.com
跳跳龙公众号
联系客服
Copyright © 2024 Suzhou Tiaotiao Long Technolo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州跳跳龙科技有限公司苏ICP备16010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