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相信大家都并不陌生,生活中的'暖'无处不在,它可以是早晨的暖风,可以是热乎乎的饭菜,也可以是让你感到温暖的一件事。每每想到'暖',我就会想到那件令我印象深刻的事。(段评:第一段作为开头,用排比的方式列举了生活中的“暖”,还自然地引出了下文要讲的事,很棒!不过如果能把“暖”的具体感受写得更生动一点,比如用更有画面感的词,会更吸引人哦。修改版:“暖”是什么呢?它是清晨裹着花香的微风拂过脸颊,是妈妈端来的热粥冒着的热气,是遇到困难时陌生人伸出的手。一想到“暖”,我就想起公园里那让我心里甜甜的一件事。)
记得那天是周末下午,我正在公园散步,手里拿着妈妈新给我买的玩具。我可喜欢这个玩具了,走到哪儿都要带着。当我正陶醉在公园的美景之中时,突然,'哎呀'一声,我被路上的小石子绊倒了,手中的玩具顺着斜坡滚到了一旁的湖里。我赶忙爬起来,想去捡,但是我不管怎么弄,使终 (改:始终) 够不到。看着玩具在湖面上越漂越远,我心中焦急万分,就在我不知如何是好时,一道声音从背后传过来:'小朋友,需要帮忙吗?'我转头一看,是一位叔叔,我仿佛看到了救命稻草,连连点头。(段评:这段把玩具掉进湖里的过程写清楚了,还写出了你的着急,特别真实!要是能多加点细节,比如玩具是什么样的,你绊倒时的感觉,叔叔出现时的样子,故事就更生动啦。修改版:记得周末下午,我攥着妈妈刚买的蓝色遥控小汽车在公园散步,车身上的小灯一闪一闪的,我走哪儿都紧紧抓着。正盯着路边的小野花看呢,“啪嗒”一声,我被小石子绊倒在斜坡上,小汽车“咕噜噜”滚进了湖里!我爬起来踮着脚够,湖水冰凉凉的,手指都伸酸了也碰不到,看着小汽车漂向湖中心,我的眼泪都快掉下来了。这时背后传来温柔的声音:“小朋友,怎么啦?”我回头一看,是个穿蓝色运动服的叔叔,手里还拿着钓鱼竿呢。)
叔叔的胳膊比我长,所以一下子就拿到了玩具,我高兴地接过玩具,笑着说:'谢谢叔叔!'叔叔说:'不客气,下次注意。'我感觉心中像有一个小火苗在燃烧,温暖极了。(段评:你把叔叔帮忙捡玩具的过程写出来了,还说出了心里温暖的感觉,特别好!要是能写写拿到玩具时的细节,比如玩具湿不湿,叔叔的动作,你的心情变化,会更有感染力哦。修改版:叔叔蹲下来,伸长胳膊轻轻一捞,就把小汽车拿上来了!我接过湿漉漉的玩具,上面还沾着叔叔手上的温度。“谢谢叔叔!”我笑着说,心里像揣了个小太阳。叔叔擦了擦手上的水,笑着说:“下次走路要看着脚下呀。”)
之后,我也会像这位善良的叔叔一样,把这份'暖'传递下去。(段评:你想到要传递“暖”,这个想法特别棒!要是能把“传递”的具体做法写一点,比如你打算怎么帮别人,会让这个想法更真实哦。修改版:从那以后,我也想做个“送温暖”的人:同学忘带橡皮时我递过去,老奶奶提不动菜时我帮着拎,就像那位叔叔帮我一样。)
'暖'不仅仅代表感受,更代表着普通老百姓们那颗善良而炽热的心。(段评:最后一段总结了“暖”的意义,很棒!要是能把“暖”和自己的经历结合得更紧一点,比如用具体的小事代替“善良的心”,会更有说服力哦。修改版:原来“暖”不是什么大道理,就是摔倒时伸出的手,是帮忙捡玩具的笑,是我们每个人都能给别人的小温柔呀。)
许恩淇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暖》,老师首先要为你的深刻思考点个赞!很多人只写了获得帮助的经过,而你却从中感悟到了“暖不仅仅代表感受,更代表着普通老百姓们那颗善良而炽热的心”这个道理,这让你的文章一下子就有了深度!
不过,文章在一些方面还有提升空间。道理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你看,你写了陌生人的帮助带来温暖。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为什么陌生人的帮助会让人感觉温暖?是因为在无助时得到支持,还是这种善良传递的力量?如果能在结尾处,把“暖”背后的原因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力量。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比如“当我正陶醉在公园的美景之中时,突然,‘哎呀’一声,我被路上的小石子绊倒了,手中的玩具顺着斜坡滚到了一旁的湖里”这里,是文章很关键的部分。我们可以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公园的景色是怎样的,和你当时焦急的心情有没有反差?小石子是什么样的,玩具滚下去时发出了什么声音?用“五感法”把这个“特写镜头”拍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从叙述自己玩具掉进湖里到叔叔出现帮忙,中间过渡可以更自然些。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就在我望着湖面干着急的时候,一个声音传了过来”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看似平凡却能带来温暖的瞬间,这些瞬间背后反映了人们怎样的美好品质? 2. 当我们把这份“暖”传递下去时,可能会面临哪些困难,又该如何克服? 3. 除了陌生人之间的帮助,家庭和学校里的哪些事情也能体现这种“暖”,它们有什么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