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我在家里睡觉,“砰砰砰”有人敲门,我好奇打开门,疑 (改:咦) ,没人啊!我刚准备关门,直听 (改:只听) 一个极小的声音叫到 (改:叫道) :“这,我们在这那 (改:这儿) !”我仔细的像 (改:地向) 四周瞧了瞧,天哪,七个小矮人正站在门缝里,跟我挥手哪 (改:呢) !(段评:本段作为故事的开头,通过敲门声引出七个小矮人,想象非常有趣,一下子就能抓住读者的注意力,这一点特别棒!不过,如果能增加一些你开门前的心理活动和看到小矮人时的具体反应,故事的画面感会更强哦。比如可以写写你听到敲门声时的好奇,打开门没看到人时的疑惑,还有发现小矮人时的惊讶表情,这样开头会更生动。修改版:周末的早晨,我正懒洋洋地趴在床上打盹,突然听到“砰砰砰”的敲门声。会是谁呢?爸爸妈妈不是说今天要加班吗?我好奇地从床上爬起来,踮着脚尖打开了门——咦,门外空空的,连个人影都没有!我正准备关门,忽然听到一个细细小小的声音从门缝里钻出来:“喂,我们在这儿呢!”我赶紧蹲下来,睁大眼睛往门缝里瞧——天哪!七个戴着彩色小帽子、穿着花衣裳的小矮人正挤在门缝里,朝我挥着 tiny 的小手呢!我惊讶得嘴巴都合不上了。)
我赶紧把它们一个个从门缝里拿出来,放在手心里,他们一个个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戴着不同颜色的帽子,我问它们为什么在这里他们中的一个说:“嘿嘿,我们只是想来人间转转,在这儿玩玩而以了 (改:而已) 。”我没办法,只好带着七个小矮人出门了,可是,刚一出门,天空就下起了倾盆大雨,我看向七个小矮人,他们则不急不忙的从小口袋里取出了一把小雨伞,一场雨过后,他们身上一滴雨都没有,我却变成了落汤鸡。(段评:你把小矮人放在手心的细节很可爱,还写了他们带小雨伞的趣事,故事充满了童真!不过,小矮人回答你问题时的语气可以更活泼一点,比如加上一些动作,像挠挠头、摆摆手,这样他们的形象会更鲜活。另外,你变成落汤鸡的样子也可以具体写写,比如头发湿答答地贴在脸上,衣服往下滴水,这样读者会觉得更有趣。修改版:我赶紧把他们一个个从门缝里“捧”出来,小心翼翼地放在手心里。他们有的戴着红帽子穿蓝衣服,有的戴着黄帽子穿绿衣服,一个个圆滚滚的,像小皮球一样。我好奇地问:“你们为什么会在这里呀?”其中一个戴紫帽子的小矮人挠了挠头,笑嘻嘻地说:“嘿嘿,我们偷偷从森林里跑出来,想到人间看看新鲜玩意儿呀!”我没办法拒绝,只好带着他们出门。可刚走到楼下,天空突然“哗啦啦”下起了倾盆大雨。我急得直跺脚,小矮人们却不慌不忙地从口袋里掏出一把迷你小雨伞——伞面是彩色的,刚好罩住他们七个!雨停后,他们身上干干净净的,我却变成了落汤鸡:头发一缕缕贴在脸上,衣服往下滴着水,连鞋子里都灌满了水,走起路来“啪嗒啪嗒”响。)
我们来到了游乐场,去坐了天轮 (改:摩天轮) ,伴随着摩天轮缓缓高 (改:缓缓升高) ,小矮人好奇地左顾右盼。到了最高处,他们探出小脑袋,大声呼喊着,那声音在空中回荡,我们又去坐了旋转木马,七个小矮人坐在旋转木马上,笑得合不拢嘴。(段评:你写了和小矮人一起坐摩天轮、旋转木马的快乐时光,内容很丰富!不过,坐摩天轮时小矮人的动作和旋转木马的样子可以写得更具体。比如摩天轮转起来时,小矮人会不会抓着你的手指?旋转木马的颜色和他们坐上去的反应,都可以让故事更生动。另外,“天轮”应该是“摩天轮”哦,下次要注意错别字呀!修改版:我们来到了游乐园,第一个项目就是坐摩天轮。摩天轮缓缓地转起来,越升越高,小矮人们兴奋地趴在我的手背上,左看看右瞧瞧,眼睛瞪得像黑葡萄。到了最高处,他们探出小脑袋,对着天空大声喊:“哇——我们飞到天上来啦!”那声音又细又亮,像小鸟的叫声一样在空中飘。接着我们又去坐旋转木马,木马上有粉色的小马、黄色的小鹿,还有蓝色的小老虎。小矮人们一人选了一个喜欢的“坐骑”,紧紧抓着木马的耳朵。音乐一响,木马转了起来,他们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小短腿还不停地晃来晃去,可爱极了!)
跟小矮人们的时光真有趣,我喜跟 (改:喜欢跟) 他们在一起,永远在一起!(段评:结尾表达了你对小矮人的喜欢,情感很真挚!不过,如果能具体说说和小矮人在一起最开心的一件事,比如他们给你唱了森林里的歌,或者送了你一片小树叶,这样结尾会更温暖。另外,“喜跟他们在一起”可以改成“喜欢和他们在一起”,这样句子更通顺哦。修改版:和小矮人们在一起的时光,就像吃了甜甜的棉花糖一样,让人开心得不想结束。他们会给我唱森林里的歌谣,会用小树枝在我手心画画,还会把藏在口袋里的小浆果分给我吃。我真喜欢和他们在一起,喜欢他们的笑声,喜欢他们的小调皮,希望我们能永远做朋友!)
陆恩琦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我和七个小矮人过一天》,老师首先要为你的奇妙想象点个赞!很多同学可能都没有想到能和七个小矮人一起开启这样一段有趣的旅程,这让文章充满了童真与趣味。
不过呢,文章还有一些地方可以变得更精彩。道理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你看,你写了和小矮人一起玩耍的有趣经历,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这次特别的经历给你带来了怎样独特的感受呢?是让你明白了友情的珍贵,还是对分享有了新的理解?如果能在结尾处,把这种感受再清晰地表达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深度。
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比如“我们来到了游乐场,去坐了天轮,伴随着摩天轮缓缓高,小矮人好奇地左顾右盼。到了最高处,他们探出小脑袋,大声呼喊着”这里,是文章很关键的部分。我们能不能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游乐场的氛围是怎样的?摩天轮上升时,你听到了小矮人们怎样的惊呼声?你自己心里又在想些什么?用“五感法”把这个过程详细地描写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从写完出门遇到下雨这件事到去游乐场,中间好像缺了一座小桥。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躲过了这场雨,大家的兴致都很高,于是我们决定去游乐场好好玩一番。”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七个小矮人不同的性格特点在这次经历中有没有更明显的体现方式呢? 2. 如果还有机会和七个小矮人过一天,你希望去一个什么样的新地方,发生什么样不一样的故事? 3. 怎样通过描写小矮人的动作、表情等细节,让他们的形象更加活灵活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