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宁静的乡村夜晚,月光如水般洒在大地上,给整个村庄披上了一层银纱。田野里的蛐蛐不知疲倦地叫着,仿佛在演奏着一场独特的音乐会。(段评:开头通过环境描写营造了宁静的乡村夜晚氛围,语言优美,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很棒!但还可以加入更多乡村夜晚的小细节,比如晚风的感觉、远处的蛙鸣,让画面更丰富。修改版:宁静的乡村夜晚,月光像一层薄薄的银纱,轻轻盖在院子的篱笆上、屋顶的瓦片上。田野里的蛐蛐儿不知疲倦地唱着,“唧唧——唧唧——”,远处的池塘里,青蛙也“呱呱”地应和着,像是一场热闹的夏夜音乐会。晚风带着青草的香味,轻轻吹过脸颊,舒服极了。)
铁蛋和他表哥在院子里乘凉。铁蛋是个土生土长的乡村孩子,表哥是从城里来的,穿着干净的衣服,眼睛里透着一股好奇的光。可今天,两人却因为一点小事闹起了矛盾。(段评:段落自然引出了铁蛋和表哥这两个角色,通过穿着和眼神的对比,写出了两人的不同,很好!不过可以补充一点两人平时的相处状态,让矛盾的发生更有反差感。修改版:铁蛋和表哥正坐在院子里的竹椅上乘凉。铁蛋是土生土长的乡村孩子,皮肤晒得黑黑的,手里总爱摆弄些小虫子、小石子;表哥是从城里来的,穿着干净的白衬衫,眼睛里满是对乡村的好奇,昨天还追着铁蛋问这问那呢。可今天,两个平时玩得挺好的小家伙,却因为一点小事闹起了矛盾。)
原来,铁蛋在院子里捉来了一只小昆虫,想给表哥看看这乡村独有的“小宝贝”。可表哥却嫌脏,皱着眉头说:“你这孩子,整天就知道玩这些脏东西。”铁蛋一听就来气了:“这是咱们乡村的宝贝,你懂啥!”两个人就这么你一言我一语地吵了起来,气氛变得十分紧张。(段评:段落清晰地写出了矛盾的起因,对话也很真实!如果能加上铁蛋和表哥的动作、表情,比如铁蛋怎么“气呼呼”,表哥怎么“皱眉头”,会让争吵的场面更生动。修改版:原来,铁蛋刚从墙角捉来一只绿莹莹的“花大姐”,它背上有七颗亮晶晶的小斑点,可漂亮了!铁蛋小心翼翼地捧着,想给表哥看看这乡村独有的“小宝贝”。可表哥却皱着眉头往后躲,嫌弃地说:“哎呀,你这孩子,整天就知道玩这些脏东西!”铁蛋一听,脸涨得通红,把“花大姐”往手心一攥,气呼呼地反驳:“这是咱们乡村的宝贝,会飞会爬,可有意思了,你懂啥!”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声音越来越大,院子里的空气都变得紧张起来。)
这时,爷爷从屋里走了出来,手里拿着蒲扇。爷爷笑眯眯地说:“你们这两个小家伙,怎么吵了起来了呢 (改:怎么吵了起来呢) ?都别闹了。”铁蛋气呼呼地把小昆虫扔到一边。爷爷捡起小昆虫,语重心长地说:“这小昆虫也是咱们乡村的小生命啊。你们城里和乡下的生活不一样,表哥不懂你们乡村的有趣,可你们也得学会尊重别人的想法。”(段评:爷爷的出现让矛盾有了转折,对话也符合爷爷慈祥的形象。不过可以加入爷爷的动作细节,比如怎么捡起小昆虫,说话时的语气,让爷爷的形象更亲切。修改版:这时,爷爷手里摇着蒲扇从屋里走出来,笑眯眯地问:“你们这两个小家伙,咋吵起来了?都消消气。”铁蛋还在气头上,“啪”地把手里的“花大姐”扔到地上。爷爷弯下腰,用蒲扇轻轻盖住“花大姐”,小心地把它捧起来,语重心长地说:“这小昆虫也是有生命的呀,铁蛋你喜欢它,是因为它是乡村的小宝贝;表哥嫌它,是因为城里很少见这样的小虫子。你们生活的地方不一样,想法自然也不同,得学会互相理解呀。”)
听了爷爷的话,铁蛋和表哥都低下了头。表哥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铁蛋,对不起,我不该那么说你的小昆虫。”铁蛋也挠挠头说:“表哥,我也不该冲你发火。”(段评:段落写出了两人和好的过程,情感真挚。如果能加上两人的小动作,比如表哥怎么道歉,铁蛋怎么挠头,会让画面更温暖。修改版:听了爷爷的话,铁蛋和表哥都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表哥挠挠头,小声说:“铁蛋,对不起,我不该说你的小昆虫脏,其实它挺可爱的。”铁蛋也红着脸,挠了挠后脑勺:“我也不该冲你发火,咱们一起看它爬吧!”)
月光下,四人 (改:三人) 又坐在一起聊天,笑声在院子里回荡。铁蛋觉得,在这个月光下的夜晚,亲情的温暖如同这月光一样,照亮了他,也温暖了他的心。这一场小矛盾,让他们更加珍惜彼此之间的感情。(段评:结尾升华了主题,把亲情比作月光,很贴切!但可以把“四人”改成“祖孙三人”,因为之前没提到第四个人哦。另外,加入一点具体的画面,比如三人一起看小昆虫的场景,会让结尾更温馨。修改版:月光下,祖孙三人又坐回竹椅上。铁蛋把“花大姐”放在手心里,表哥凑过脑袋,好奇地看着它背上的小斑点。“你看,它爬得可快了!”铁蛋笑着说。表哥也跟着笑起来。月光洒在他们身上,暖暖的,就像爷爷手里的蒲扇,轻轻扇走了刚才的小矛盾,留下了满满的温馨。铁蛋觉得,这个夜晚的月光,比平时更亮、更温柔了。)
韦泽恩同学,你好!读完你的《笔尖流露出的故事》,老师首先要为你文章中展现出的深刻立意点个赞!很多人写这样的故事可能只是单纯叙述事件经过,而你却通过铁蛋和表哥的这次小矛盾,让大家看到了亲情在矛盾化解后变得更加深厚,以及要学会尊重别人想法这个道理,这让文章一下子就有了深度!
不过呢,文章在一些方面还有进步的空间。事件写清楚了,但部分过程有点快。比如“两个人就这么你一言我一语地吵了起来,气氛变得十分紧张”这里,是矛盾冲突的关键部分。我们来当一次导演,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月光下两人的表情是怎样的?说话的语气有什么变化?周围的蛐蛐叫声在争吵时有没有不同?用“五感法”把这个“特写镜头”拍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另外,文章在段落之间的过渡可以更自然些。从两人闹矛盾到爷爷出来调解,中间略显突兀。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就在两人僵持不下,气氛越来越紧张的时候,爷爷从屋里走了出来”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在乡村和城市不同生活背景下成长的孩子,除了对小昆虫的看法,还有哪些观念上的差异可以体现亲情在磨合中的升温? 2. 假如之后铁蛋和表哥又遇到类似有分歧的事情,他们会如何运用这次的经验更好地处理? 3. 爷爷调解矛盾的方式很温暖有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巧妙化解矛盾的方法可以写进故事里,让亲情的体现更丰富?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思想与文采兼备的佳作,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