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柔和的撒 (改:柔和地撒) 在乡村的泥路上,蝉鸣声回荡在村庄中,一阵汽车的轰鸣声打破了村庄里的宁静,没错 (改:没错,) 铁蛋长年在外的表哥回来了。(段评:开头用环境描写引出表哥回来的情节,很有画面感,能快速抓住读者注意力。要是能把铁蛋的动作或心情加进去,比如他听到汽车声时的反应,会让开头更生动哦。修改版:阳光柔和地洒在乡村的泥路上,蝉鸣声像一串清脆的铃铛,在村庄里荡来荡去。突然,一阵汽车的轰鸣声打破了宁静——是铁蛋长年在外的表哥回来了!铁蛋正蹲在门口逗蚂蚁,听见声音“噌”地站起来,鞋都没穿好就往村口跑。)
铁蛋家里摆了一大桌的饭菜,有鸡、有虾、有鱼不亚于年夜饭了,可铁蛋表哥只是肤浅的 (改:敷衍地) 和长辈们问了个好就找了个坐位 (改:座位) ,坐下就拿出手机刷了起来,餐桌上的美食好似没有一样 (改:好似没看见一样) ,铁蛋见了问:“表哥你在干什么啊?”表哥一脸不耐烦的回答:“刷抖音,表弟你吃完饭后没事我教你打游戏好不好?”家中长辈们见此也没在沉默地 (改:不再沉默地) 吃饭了,大伯爷作为家中目前辈分最高的一位第一个坐不住了,当即训斥:“你怎么教你表弟的,看看这像话吗!”铁蛋憨厚的笑了说:“表哥,我带你出去玩吧。”表哥闻此,半信半疑:“那有手机好玩?”铁蛋立马回答:“你先和我出去走走先嘛。”(段评:这段通过表哥玩手机的细节,写出了他和乡村生活的“格格不入”,大伯爷的训斥也很符合长辈的身份。不过表哥的神态和动作可以再具体点,比如他刷手机时的样子,这样人物更鲜活。另外,铁蛋“憨厚的笑”可以加个小动作,比如挠挠头,更符合他的性格。修改版:铁蛋家摆了一大桌饭菜,炖鸡、油焖虾、清蒸鱼,红红绿绿的不亚于年夜饭。可表哥只是敷衍地跟长辈们点了点头,就找了个座位坐下,手指飞快地在手机屏幕上划着,抖音的音乐声“嗡嗡”响着,桌上的美食仿佛成了摆设。铁蛋凑过去歪着脑袋问:“表哥你在干什么呀?”表哥头也没抬,不耐烦地说:“刷抖音呢,等你吃完,我教你打游戏?”大伯爷“啪”地放下筷子,皱着眉头训道:“你这孩子!怎么能教弟弟玩游戏?”铁蛋挠挠头,憨厚地笑了:“表哥,我带你出去玩吧?”表哥半信半疑地抬起头:“那有手机好玩?”铁蛋拉着他的袖子晃了晃:“你先跟我出去走走嘛!”)
铁蛋拉着表哥的手走在村里的小路上,月光照在小路上把二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清风带着夜来香的香气扶过 (改:拂过) 村庄,突然,旁边的草丛里一动,表哥一惊,吓得躲在铁蛋身后大喊:“有蛇!”铁蛋“哈哈”的笑了笑从草丛里揪出一只蟋蟀,表哥也笑了笑说:“哈哈,铁蛋我……我们先去后山看星星吧”到了后山,铁蛋熟练的找到一个空地,空地中有一块大石头,铁蛋和他表哥躺在大石上 (改:大石头上) ,天空无云,月亮仿佛是一把镰刀,天上的星星就像一个个小灯,清风吹过两人的脸,表哥闭上眼睛享受着这清闲的时刻,表哥睁开眼,看着万里无云的夜空中终于明白了放下手机的世界一样美好 (改:也很美好) 。(段评:这段的环境描写很美,月光、清风、夜来香的香气,把乡村夜晚的宁静写出来了。表哥怕蟋蟀的情节很有趣,能看出他对乡村事物的陌生。不过表哥的心理变化可以再自然点,比如他躺在石头上时的想法,不用直接说“明白了放下手机的美好”,用他的动作或感受代替会更真实。修改版:铁蛋拉着表哥的手走在村里的小路上,月光像一层薄纱,把两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清风裹着夜来香的甜香,轻轻拂过脸颊。突然,路边的草丛“窸窣”一动,表哥吓得“呀”地叫了一声,躲到铁蛋身后:“有蛇!”铁蛋“咯咯”笑起来,伸手从草丛里揪出一只肥嘟嘟的蟋蟀:“你看,是它呀!”表哥挠挠头,也笑了:“这小东西,吓我一跳……要不,我们去后山看看?”到了后山,铁蛋熟门熟路地找到一块光滑的大石头,拉着表哥躺下来。天上的星星像撒了一地的碎钻,月亮弯弯的像奶奶缝衣服的银钩子。清风拂过,表哥闭上眼睛,把手机忘在了脑后——原来风的声音、草的味道,比手机里的音乐更舒服。)
当两人回到家后,看见饭桌上热好的饭菜,心里一暖,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吃了这顿丰盛的大餐,铁蛋表哥也改掉了手机不离手的毛病。(段评:结尾写出了一家人吃饭的温馨,表哥的改变也很自然。要是能加个小细节,比如表哥主动给奶奶夹菜,或者放下手机和大家聊天,会让“改掉毛病”的结果更具体哦。修改版:两人回到家时,桌上的饭菜已经重新热好了,冒着腾腾的热气。表哥坐下后,第一次主动拿起筷子,夹了一块炖鸡放到奶奶碗里:“奶奶,您尝尝这个。”大家都笑了,铁蛋也跟着笑,嘴里的饭都差点喷出来。那天晚上,饭桌上没有手机的声音,只有碗筷碰撞的叮当声和大家的笑声,比任何时候都热闹。)
黄宝琛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放下手机,出去走走》,老师首先要为你的深刻立意点个赞!很多人只是简单描述生活场景,而你却通过铁蛋和表哥的故事,揭示了放下手机、走进现实生活能发现美好的道理,这让文章一下子有了深度!
在文章的呈现上,还有一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比如,道理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咱们能不能再深入想想,为什么放下手机就能发现美好呢?是因为能更专注于身边的人和事,还是能让身心得到真正的放松?要是在结尾处把背后的原因再剖析一两句,思想深度就又上了一个台阶。
另外,事件虽然写清楚了,但有些过程稍显仓促。就像铁蛋拉着表哥出去玩这部分,这是文章很关键的情节。我们不妨当一回导演,把镜头拉近、放慢。当时乡村小路的路况是怎样的?路边的花草是什么样子?有没有听到小鸟的叫声?表哥从最初不情愿到后来转变心态,他的表情、动作又有哪些变化?用“五感法”把这些细节展现出来,文章的感染力肯定会大大增强。
从表哥沉迷手机到愿意出门,这中间的过渡还可以更自然。比如在铁蛋邀请表哥出去时,表哥的内心活动可以多描写一些,像“表哥愣了一下,眼神从手机屏幕上移开,有些犹豫地说……”这样能让表哥态度转变的过程更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是因为沉迷手机而忽略了美好的?如果把这些场景写进文章,是不是能让主题更突出? 2. 除了铁蛋表哥,身边其他人对于放下手机这个行为会有怎样不同的反应和故事? 3. 怎么通过描写乡村夜晚的独特氛围,来进一步凸显放下手机后内心的宁静和喜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