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变成了一盏路灯。事情是这样的……(段评:开头直接点出“变成路灯”,简洁明了,但如果能增加一点悬念感会更吸引人,比如用问句或反常的场景开头,让读者更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修改版:我居然变成了一盏路灯?这事儿说起来,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
今天早上,我一睁眼:咦,我怎么站在大街上?我正要迈开双腿往前走,可双腿似乎被定住了,并没听从大脑的指挥,依旧纹丝不动。我赶紧低头看是怎么回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的腿竟不知道去哪里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根铁柱子。再一看,我的手臂也没了,脸上还会发光,全身上下除了一个玻璃头,只有铁柱子。我大惊失色:难道我变成路灯了?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好端端的大活人竟变成了路灯!(段评:这段通过动作和外貌描写写出了变成路灯的惊讶,细节很真实!不过可以增加一些更具体的感受,比如身体变重的感觉、玻璃头的冰凉触感,让变化的过程更生动。修改版:今天早上,我一睁眼就懵了:我怎么站在冰凉的大街上?脚底下好像粘了强力胶,想迈腿却纹丝不动。低头一看——妈呀!我的腿变成了硬邦邦的铁柱子,手臂也不见了,脑袋变成了圆溜溜的玻璃罩,还能发出暖融融的光。全身上下除了铁就是玻璃,凉丝丝的风一吹,我打了个哆嗦:难道我变成路灯了?好好的人怎么会变成路灯啊!)
一阵喧闹声打断了我的思绪,只见形形色色的人从我面前经过:背着书包的小学生欢快地跑着;提着公文包的上班族急匆匆地赶着路;去公园的老人慢悠悠地走着……(段评:通过不同人的状态写出了白天的热闹,很棒!如果能加上一些声音描写,比如小学生的笑声、上班族的脚步声,会让场景更有画面感。修改版:一阵闹哄哄的声音把我拉回神:背着书包的小学生蹦蹦跳跳,嘴里哼着刚学的儿歌;提着公文包的叔叔阿姨脚步匆匆,皮鞋“哒哒”敲着地面;拄着拐杖的爷爷奶奶慢悠悠走着,还时不时聊两句家常……大家都从我眼前走过,像一幅流动的画。)
哎呀,怎么回事,我的身体奇痒无比,低头一看,原来是一个戴帽子的男人正在往我身上贴小广告。没有手臂,挠不了痒,我很难受。就在我不知所措时,一个学生模样的人对男人说道:“叔叔,您好。请爱护公共设施,爱护我们的城市,不要随意粘贴小广告,您可以把它贴在旁边的广告栏里哟。”男人听罢,满脸差愧 (改:羞愧) ,撕下小广告,一溜烟跑走了。是啊,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 (改:人人有责。) (段评:这段写出了被贴小广告的难受和学生的劝阻,情节很有趣!可以增加“我”更具体的感受,比如小广告粘在身上的黏糊感,以及看到学生劝阻时的心理变化,让情感更真实。另外注意“差愧”是错别字哦,应该是“羞愧”。修改版:哎呀,后背突然传来一阵黏糊糊的痒——一个戴帽子的叔叔正往我身上贴小广告!没有手臂挠不了,我急得直晃脑袋,玻璃罩“嗡嗡”响。就在这时,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妹妹走过来,小声说:“叔叔,路灯是给大家照亮的,贴小广告会弄脏它呀,您可以贴到旁边的广告栏里哦。”叔叔的脸一下子红了,赶紧撕下小广告跑了。我看着小妹妹的背影,心里暖乎乎的。)
白天大街上一派热闹景象,可到了夜晚,只有几个行色匆匆的人快步走过,看都不看我一眼。一户户人家陆续关了灯,只有我在发着微光。风吹落几片树叶,让我倍感孤单。(段评:这段写出了夜晚的孤单,氛围很到位!可以增加一些夜晚的具体细节,比如月光的样子、风吹树叶的声音,让孤单的感觉更浓。修改版:白天的热闹渐渐散了,夜晚的风凉丝丝的。家家户户的灯一盏盏灭了,只有我还亮着玻璃头。几片树叶被风吹得打在铁柱子上,“沙沙”地响,好像在跟我说话,又好像只是路过。我站在黑漆漆的街上,突然觉得有点孤单。)
过了许多久 (改:许久) ,黑暗中传来一阵脚步声,一道人影慢慢向我靠近。他四下张望,似乎在寻找什么,“就这路灯,拐个弯我就到家了。”他的背影在黑暗中消失了。(段评:这段通过路人的话写出了路灯的作用,想法很好!可以增加路人更具体的动作或状态,比如他摸黑走路的样子,看到灯光时的反应,让“路灯有用”的感觉更真实。另外“许多久”是错别字哦,应该是“许久”。修改版:不知过了多久,黑暗里传来一阵“咚咚”的脚步声。一个大哥哥背着书包,眯着眼睛摸黑走,走到我旁边时,突然松了口气:“还好有这盏路灯!拐个弯就能到家了。”他拍了拍书包,脚步轻快了些,很快消失在巷子里。)
没错,我是孤独的,但我也是幸福的。(段评:结尾点出“孤独但幸福”,主题很明确!不过可以把“幸福”的原因写得更具体,比如想到白天看到的人和事,让情感更自然,避免太笼统。修改版:站在大街上,我有时候会觉得孤单——没有手也没有脚,只能看着大家走来走去。可一想到那个帮我撕小广告的小妹妹,还有看到灯光笑起来的大哥哥,我又觉得心里暖暖的。原来当路灯,也能给别人带来小方便呀。)
李柳璇同学,你好!读完你的《孤独却幸福的路灯》,老师首先要为你的独特创意点个赞!把自己想象成一盏路灯,这个想法十分新颖,让文章充满了奇幻色彩。而且你通过路灯的视角,展现了不同人的生活状态,最后得出自己虽然孤独但也幸福的感悟,立意很有深度。
不过呢,文章在一些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道理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你提到路灯是孤独却幸福的,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为什么路灯会有这样矛盾又统一的感受呢?是因为它在黑暗中为行人照亮道路,即使不被关注但内心满足?如果能在结尾处,把这种孤独与幸福背后的原因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力量。
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比如“一个戴帽子的男人正在往我身上贴小广告”这里,是文章很关键的情节。我们能不能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周围的环境是怎样的?男人的表情、动作具体是怎样的?“我”作为路灯又有怎样更细腻的感受?用“五感法”把这个情节详细地展现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从写完白天大街上的热闹到夜晚的孤独,段落之间有点跳跃。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白天的热闹渐渐远去,夜幕降临,属于我的孤独时刻悄然来临。”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读起来更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路灯在不同的天气(比如雨天、雪天)又会有怎样不同的孤独与幸福体验呢?
- 除了文中帮助路人找到回家的路,路灯还可能在哪些方面给人带来幸福?
- 如果路灯有了可以交流的同伴,它的孤独感会怎样变化,幸福的定义又是否会改变呢?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更精彩的佳作,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