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

跳跳龙Al作文批改

首页原创文库
记叙文
作者:林毅信

“盼”字,像一颗藏在心里的糖,每次想起,都甜丝丝的。(段评:第一段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盼”比作藏在心里的糖,一下子就抓住了“盼”的甜蜜感,很有创意!如果能再结合一个具体的小场景,比如“就像每天放学盼着妈妈带的草莓味棒棒糖”,会让这个开头更有画面感,也更贴近你的生活哦!修改版:“盼”字,就像藏在我口袋里的草莓糖,每次偷偷摸一摸,心里都甜丝丝的。

每天冬天 (改:每年冬天) ,我最盼的就是春节,离过年还有一个月,我就开始数着日子过。每天放学回家,都会问妈妈:“妈妈,什么时候贴春联呀?什么时候能穿新衣服呢?”我盼着能收到爷爷奶奶的压岁钱,更盼着一家人围着桌子吃年夜饭。那晚的日子,连写作业都走神,想着烟花在夜空绽放的样子。(段评:你把盼春节的心情写得很真实,数日子、问妈妈的细节都很贴近生活!不过有两个小问题:一是“每天冬天”应该是“每年冬天”;二是“那晚的日子”有点不通顺。另外,如果能加一个具体的动作,比如“把日历上春节那天的格子用红笔圈起来”,会让盼的感觉更具体哦!修改版:每年冬天,我最盼的就是春节,离过年还有一个月,我就把日历上春节那天的格子用红笔圈起来,每天数着日子过。放学一进门就拽着妈妈的衣角问:“妈妈,什么时候贴春联呀?新衣服能提前拿出来看看吗?”我盼着爷爷奶奶把压岁钱塞进我口袋,更盼着一家人挤在桌子边吃年夜饭——连写作业时,铅笔都在本子上画满了烟花绽放的小图案呢!

这学期的运动会,我盼着跑步比赛中在我的名字 (改:有我的名字) ,我每天早上都提前半个小时起床练习。每次累得想放弃时,心里的“盼”就像小鼓一样敲着:再坚持一下,说不定能拿到第一名。终于比赛的那天,当我冲过终点线,听到同学们的欢呼声时,才明白“盼”不是空想,而是努力的动力。(段评:这段把“盼”和努力结合起来,想法特别好!不过“盼着跑步比赛中在我的名字”有点不通顺,应该是“盼着跑步比赛里有我的名字”。另外,练习跑步的细节可以再具体一点,比如“腿酸得像灌了铅”,这样累的感觉更真实;冲过终点时,也可以加一个身体的感受,比如“胸口的心跳像小鼓一样响”,会让画面更生动哦!修改版:这学期运动会,我盼着跑步比赛的名单上有我的名字,每天早上都提前半小时起床绕着小区跑。跑到第三圈时,腿酸得像灌了铅,真想坐在地上歇会儿,可心里的“盼”就像小鼓敲着:再迈一步!比赛那天,我冲过终点线时,胸口的心跳咚咚响,听见同学们喊“你真棒”,才明白“盼”不是坐着想,是踮着脚往前跑的动力呀!

最令我难忘的,是盼着爸爸回家。我的爸爸在外地工作,只有逢年过节才回来。今年爸爸说要回来陪我过生日。生日前一天,我趴在阳台外,却几天没见爸爸 (改:却没见到爸爸) ,正当我失望时,门铃响了,爸爸提着生日蛋糕,站在门前。那一刻,我扑进爸爸的怀抱里,才知道“盼”到的那一刻,比任何礼物都要珍贵。(段评:盼爸爸回家的这段感情特别真挚,趴在阳台的细节很打动人!不过“却几天没见爸爸”有点奇怪,应该是“从早等到晚都没看见爸爸的影子”。另外,爸爸按门铃时,可以加一个小细节,比如“他的外套上还沾着外面的寒气”,这样爸爸赶路的样子就出来了;扑进怀里时,也可以写“闻到爸爸身上熟悉的肥皂味”,会让温暖的感觉更具体哦!修改版:最难忘的是盼爸爸回家。爸爸在外地工作,只有过节才回来,今年他说要陪我过生日。生日前一天,我搬个小凳子趴在阳台,从早等到晚都没看见爸爸的影子,鼻子酸酸的。可就在我耷拉着脑袋转身时,门铃“叮咚”响了——爸爸站在门口,外套上沾着寒气,手里提着印着小蛋糕的盒子!我扑进他怀里,闻到他身上熟悉的肥皂味,才知道盼来的那一刻,比蛋糕还甜呢!

“盼”就像一颗小小的种子种在我心里,让我学会珍惜每一个“盼”到的瞬间。(段评:结尾把“盼”比作种子,想法很有诗意!不过可以把种子的样子写得更具体,比如“像我种在花盆里的向日葵种子”,这样和你的生活联系起来,升华的感觉更自然,不会像喊口号哦!修改版:“盼”就像我种在阳台的向日葵种子,藏在心里时痒痒的,努力浇水时暖暖的,等它开花时——呀,原来每一个盼到的瞬间,都是心里的小向日葵在发光呀!

综合评价:

林毅信同学,你好!读完你的《盼》,老师首先要为你的独特感悟点个赞!很多人只是简单描述盼的事情,而你却从不同的“盼”中,感悟到“盼”能成为努力的动力,还明白了“盼”到的那一刻无比珍贵,这个立意让文章有了深度!

在一些方面,我们还可以探讨如何让文章更精彩。道理虽然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比如你写了运动会盼得名次,从盼中获得动力。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盼”为什么能成为努力的动力呢?是因为它给予我们目标,还是让我们内心充满希望?如果能在结尾处,把“盼”成为动力背后的原因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会更有力量。

事件写清楚了,但部分过程有点快。像“生日前一天,我趴在阳台外,却几天没见爸爸,正当我失望时,门铃响了,爸爸提着生日蛋糕,站在门前”这里,是文章很关键的部分。我们来当一次导演,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阳台外的光线是怎样的?等待时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心里最焦急的念头是什么?用“五感法”把这个过程详细地展现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从一个“盼”的事例过渡到另一个事例时,段落之间有点跳跃。比如从写盼春节到盼运动会,中间好像缺了一座小桥。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春节的欢乐还在心头萦绕,新的期待又在我心里发芽——运动会的到来”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盼”在不同年龄段会有不同的表现和感受,想想长大后的“盼”和现在会有哪些不一样? 2. 在众多“盼”的事情里,有没有哪一个“盼”是对你性格塑造产生了重要影响的? 3. 如何通过更多的环境描写来烘托不同“盼”时的心情?

我要投稿
发布我的作品
写作咨询
专业导师解答
文集制作
制作我的文集

手机微信扫一扫,轻松体验更多功能!

关于跳跳龙
联系地址:苏州工业园区科营路2号中新生态大厦8层801室
联系电话:18907911516
联系邮箱:252480143@qq.com
商务合作:252480143@qq.com
跳跳龙公众号
联系客服
Copyright © 2024 Suzhou Tiaotiao Long Technolo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州跳跳龙科技有限公司苏ICP备16010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