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 星期四 晴
今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特别有趣的作业——观察大蒜的生长。(段评:这段开头直接点明了作业内容,简洁明了,但可以增加一些对"特别有趣"的具体感受,让开头更有吸引力。比如可以写一写听到作业时的心情,或者老师说这话时的样子,这样能让读者更快地进入情境。修改版:今天的科学课上,李老师笑眯眯地给我们布置了一项特别有趣的作业——观察大蒜的生长。我听了眼睛一下子亮起来,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一样怦怦直跳,早就想亲手种点什么啦!)
放学回家,我迫不及待地开始了我的观察之旅。我先找来一个干净的盘子,在里面铺上几张湿润的纸巾,然后挑选了几瓣饱满的大蒜,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放在纸巾上。这些大蒜白白胖胖的,穿着好几层白白的外衣,摸起来硬硬的。我满心期待着它们快快成长。(段评:这段描写了种大蒜的过程,步骤清晰,还加入了对大蒜外形的观察,很棒!如果能再增加一些自己的小想法或者动作细节,比如选大蒜时的小心思,或者铺纸巾时的小插曲,会让内容更生动。修改版:放学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冲进厨房,开始我的大蒜观察之旅。我先找来一个干净的白瓷盘,在里面铺上三层湿润的纸巾,就像给大蒜宝宝铺了一张软软的小床。接着我从蒜辫里挑出四瓣最饱满的大蒜,它们白白胖胖的,穿着好几层薄薄的白外衣,摸起来硬邦邦的,像一个个小胖子。我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摆在纸巾上,还特意让它们的"小屁股"都朝着盘子中心,这样它们就能手拉手一起长大了。看着这些可爱的大蒜宝宝,我心里美滋滋的,真希望它们明天就能长出小芽芽!)
10月17日 星期五 晴
早上一起床,我就跑去看我的大蒜。哇!大蒜的底部长出了一些短短的、白白的根须,就像老爷爷的胡须一样,细细的,软软的。大蒜的顶端也微微裂开了一点,似乎在努力地想要冒出新芽。我轻轻地给大蒜喷了一些水,希望它们能快快长大。(段评:这段观察到了大蒜的根须和顶端的变化,还用了比喻,很生动!如果能把自己看到变化时的惊喜心情写得更具体一些,比如欢呼、拍手的动作,会让段落更有感染力。修改版:第二天早上,我一睁开眼睛就想起了我的大蒜宝宝,连鞋子都没穿好就光着脚跑到阳台。哇!奇迹发生了!大蒜的底部竟然长出了一圈短短的、白白的根须,细细的,软软的,就像老爷爷下巴上的白胡须,在水里轻轻摇晃着。再看顶端,已经微微裂开了一条小缝,露出一点点嫩黄色,好像在努力地想要探出小脑袋。我赶紧拿起小喷壶,轻轻地给它们喷了点水,小声对它们说:"大蒜宝宝,快喝水,快快长大哦!")
10月19日 星期天 晴
今天的大蒜又有了新变化!大蒜顶端裂开的地方冒出了嫩绿的小芽,尖尖的,像一个个小针。这些小芽嫩绿嫩绿的,充满了生机,仿佛在向我展示它们旺盛的生命力。根须也变得更长更密了,它们在盘子里交错着,像是在互相攀比谁长得更快。我开心极了,又给大蒜喷了些水,还把它们搬到阳光充足的地方,让它们能更好地生长。(段评:这段描写了大蒜长出绿芽的样子,观察很仔细!如果能把小芽的颜色、形状写得更细致,比如芽尖的颜色、芽身的纹路,再加入一些动态描写,比如小芽在风中摇晃的样子,会让画面感更强。修改版:又过了两天,我心爱的大蒜宝宝又有了新变化!它们顶端裂开的地方,都冒出了嫩绿的小芽,最长的有一厘米多呢!小芽尖尖的,像一根根绿色的绣花针,又像刚睡醒的小虫子,正伸着懒腰往上爬。芽尖是嫩黄色的,往下慢慢变成翠绿色,摸起来滑滑的,软软的。根须也变得更长更密了,它们在盘子里互相缠绕着,像是在比赛谁长得更快。我开心得直拍手,赶紧把盘子搬到阳光最充足的窗台上,让它们好好晒晒太阳。)
10月20日 星期一 阴
经过几天的等待,大蒜的花苞终于绽放了。花朵呈伞形,由六片花瓣组成,淡紫色的花瓣十分娇艳,微风拂过,花朵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淡雅的香气。看着大蒜从一瓣蒜瓣,历经风雨 (改:慢慢生长) ,最终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我深刻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与神奇。(段评:这段写了大蒜开花,还升华了主题,很棒!不过大蒜从发芽到开花需要较长时间,10月20日可能还没到开花阶段哦,这里可以调整成更符合生长周期的变化,比如小芽长成了蒜苗。另外,主题升华可以更自然一些,从具体的观察中引出对生命的感悟,比如每天的等待、看到变化的惊喜,这样更真实。修改版:又过了一个星期,我的大蒜宝宝已经长成了亭亭玉立的蒜苗姑娘!它们的绿芽长得有十厘米高了,叶子细细长长,像一把把绿色的小剑,在阳光下闪着绿油油的光。风一吹,蒜苗们就轻轻摇晃起来,好像在跳着欢快的舞蹈。看着这些蒜苗,我心里充满了喜悦。从一颗颗硬邦邦的大蒜,到长出细细的根须,再到冒出嫩绿的小芽,最后长成高高的蒜苗,它们每天都在努力地生长。我忽然明白了,原来生命就是这样,只要有阳光、有水、有耐心,小小的种子也能创造大大的奇迹!)
宁小瑜同学,你好!读完你的《大蒜成长记》,老师要为你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记录点赞!你不仅详细地记录了大蒜生长的全过程,还从中感悟到了生命的顽强与神奇,这让文章有了深度和内涵。
不过,文章在一些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在丰富细节与层次上,比如你写“大蒜顶端裂开的地方冒出了嫩绿的小芽”,这里可以把镜头推近,用“五感法”丰富描写。当时房间里是什么气味?你凑近看小芽时,有没有听到细微的声音?手指触摸小芽是什么感觉?这样能让读者更真切地感受到大蒜生长的奇妙。在强化过渡方面,日记之间的衔接稍显生硬,我们可以在每篇日记开头,加上一句承上启下的话,比如在10月17日的日记开头可以写“昨天满心期待的大蒜,在一夜之后有了新变化”,这样能让文章读起来更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大蒜生长过程中,有哪些变化让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其他事物或道理? 2. 在观察大蒜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或意外,你是怎么应对的,这又给了你什么启示? 3. 除了生命的顽强与神奇,从大蒜的成长还能引发你哪些关于自然和生命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