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

跳跳龙Al作文批改

首页原创文库
首页 范文文库盲童的“老师”
记叙文
盲童的“老师”
作者:陈小卉

九岁之前,欣欣和所有普通的小女孩一样,天真活泼、爱笑爱闹。她特别爱弹钢琴,梦想着有一天能开一场属于自己的演奏会。(段评:本段作为开头,简洁介绍了欣欣失明前的状态,点明了她爱弹钢琴的梦想,为下文情节发展做了铺垫,很好!如果能增加一些具体的画面感,比如欣欣弹钢琴时的样子,会更吸引人哦。修改版:九岁之前,欣欣和所有普通的小女孩一样,扎着羊角辫,笑起来眼睛弯成月牙儿。她特别爱弹钢琴,每天放学后都会坐在琴凳上,手指在黑白琴键上跳来跳去,梦想着有一天能开一场属于自己的演奏会。

遗憾的是,一场意外导致她双目失明,从此她的世界只剩下一片黑暗,她的心也随着眼前的黑暗变得黯淡。至于钢琴,她再也没有摸过。(段评:本段写出了意外带来的巨大变化,转折清晰,情感也很真实。如果能把欣欣失明后的心情写得更具体一点,比如她刚开始看不见时的慌乱,会让读者更能体会她的痛苦。修改版:遗憾的是,一场意外夺走了欣欣的光明,她的世界瞬间变成了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她害怕得大哭,伸手想摸熟悉的钢琴,却连琴盖都找不到,从此再也没有碰过那架曾经带给她快乐的钢琴。

因为看不见,做什么事都不方便,所以欣欣变得越来越敏感、急躁。一个平常的夜晚,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户,洒在欣欣的卧室里,给房间披上了一层朦胧的薄纱。房间里静悄悄的,欣欣蜷缩在床角小声地哭泣。她想起了以前和同学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她埋怨命运的不公,恨自己的无能为力。(段评:本段通过环境描写和心理活动,生动展现了欣欣的痛苦和敏感,写得非常细腻!月光的描写很美,和欣欣的心情形成了对比。如果能增加一个具体的小事例,比如她想倒水却洒了一身,来体现她的不方便,会更有说服力。修改版:因为看不见,欣欣做什么都磕磕绊绊:想倒水却碰翻了杯子,想拿课本却摸错了抽屉,她变得越来越敏感、急躁。一个平常的夜晚,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户,给房间披上了一层朦胧的薄纱。房间里静悄悄的,欣欣蜷缩在床角小声地哭泣。她想起了以前和同学们在阳光下奔跑的快乐时光,越想越委屈,忍不住埋怨命运的不公,恨自己连端杯水都做不好。

突然,一阵优美的旋律从楼上传来,欣欣撑起身子仔细倾听。(段评:本段是一个简洁的过渡,引出了关键的钢琴声,很好地推动了情节发展。可以稍微增加一点欣欣的动作细节,比如她竖起耳朵的样子,让画面更生动。修改版:突然,一阵叮咚的钢琴声从楼上传来,像泉水流过石头一样清脆。欣欣猛地止住哭声,撑起身子,耳朵竖得高高的,仔细倾听。

“是钢琴的声音!是经常弹的那首 (改:是我经常弹的那首) 《彩云追月》!”她抑制不住内心的惊喜,喃喃自语。“这首曲子弹得可比我好多了。”欣欣感叹道。伴随着动人的乐曲,那一晚,欣欣安然入睡。(段评:本段写出了欣欣听到熟悉旋律的惊喜,情感变化很自然。如果能把她的动作也写出来,比如她忍不住坐直了身子,会让她的惊喜更具体。修改版:"是钢琴的声音!是我以前经常弹的《彩云追月》!"欣欣眼睛一下子亮了,她抑制不住内心的惊喜,喃喃自语。"这首曲子弹得可比我好多了,像有月亮的影子在琴键上跳舞。"伴随着动人的乐曲,那一晚,欣欣忘记了哭泣,安然入睡。

第二天晚上,欣欣摸索着坐到钢琴旁弹了一小段。好久没练了,她明显生疏了许多。突然,楼上的人就跟着弹一句;欣欣弹一段,楼上的人就跟着弹一段。她发现楼上的人音感特别好,弹得熟练又流畅,感情也很充沛,简直可以作为自己练习的标杆。于是,欣欣在心里默默地拜楼上的人为师。她发现自己和这位素未谋面的“老师”仿佛心有灵犀,“老师”一步步引导着她重新拾起对钢琴热情 (改:引导着她重新拾起对钢琴的热情) 。有了每晚默契的练习,欣欣弹得越来越纯熟,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段评:本段详细描写了欣欣重新弹琴的过程,以及和楼上"老师"的默契互动,情节很感人,也写出了她的转变。如果能把她刚开始弹琴的生疏感写得更具体,比如手指僵硬、弹错音,会让她的进步更明显。修改版:第二天晚上,欣欣鼓起勇气,摸索着坐到钢琴旁。她的手指因为太久没练,有些僵硬,弹了一小段就错了好几个音。突然,楼上的钢琴声轻轻响起,正好接着她弹错的地方往下弹。欣欣心里一动,又试着弹了一段,楼上的人果然又跟着弹了一段。她发现楼上的人音感特别好,弹得熟练又流畅,每个音符都像在唱歌。欣欣在心里默默地拜楼上的人为师,跟着琴声一遍遍地练习。慢慢地,她感觉自己和这位素未谋面的"老师"仿佛心有灵犀,"老师"总是耐心地引导着她,让她重新找回了对钢琴的热情。有了每晚默契的练习,欣欣的手指越来越灵活,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一年后的夏天,欣欣接受了眼角膜移植手术。手术很顺利,欣欣出院的那天,天格外蓝,草格外绿,树上鸟儿的叫声格外动听。一回到家,欣欣就迫不及待地直奔楼上,她想见见这位引领着自己走出阴霾的“老师”。(段评:本段写出了欣欣重见光明的喜悦,环境描写也很好地烘托了心情。如果能增加一个她重见光明后的小细节,比如她伸手摸了摸嫩绿的树叶,会让这份喜悦更真实。修改版:一年后的夏天,欣欣接受了眼角膜移植手术。手术很顺利,当医生拆开纱布的那一刻,欣欣终于又看到了蓝天!出院的那天,天格外蓝,像被水洗过一样;草格外绿,闪着亮晶晶的露珠;树上鸟儿的叫声格外动听,像在唱一首快乐的歌。一回到家,欣欣就迫不及待地跑上楼,她太想见见这位引领着自己走出黑暗的"老师"了。

楼上的门虚掩着,从门缝里飘出动人的旋律。欣欣怀着激动的心情推开门,她看见一位和自己年龄相仿的盲童正坐在椅子上,弹奏着熟悉的旋律……(段评:本段是一个非常精彩的结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让人感动又温暖。如果能把欣欣看到盲童时的反应写得更细腻一点,比如她愣住了,眼眶慢慢红了,会让结尾的情感更饱满。修改版:楼上的门虚掩着,熟悉的《彩云追月》旋律正从门缝里飘出来。欣欣怀着激动的心情推开门,眼前的景象让她愣住了:一位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小女孩坐在钢琴前,手指熟练地跳跃着,而她的眼睛,和以前的自己一样,没有焦点。原来,这位一直鼓励着她的"老师",也是一位盲童……

综合评价:

陈小卉同学,你好!读完你的《盲童的“老师”》,老师首先要为你的独特立意点个赞!很多人可能只是简单讲述一个盲童重拾弹钢琴梦想的故事,而你却通过这样一个情节,展现出了人与人之间那种心有灵犀的默契以及相互扶持走出阴霾的温暖,这个立意让文章一下子有了深度和温度!

不过,这篇文章还有一些可以提升的地方。从情节发展来看,欣欣和楼上“老师”每晚默契练习钢琴这部分,过程有点快。我们来当一次导演,把镜头推近这部分关键情节。比如当时房间里的氛围是怎样的?钢琴弹奏时的音符在空气中跳动,有没有带来别样的感觉?欣欣每次弹奏时心里最期待、最紧张的念头是什么?用“五感法”把这个关键“特写镜头”拍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从结构上看,在欣欣接受眼角膜移植手术和出院回家想见“老师”这两个段落之间,过渡稍显生硬。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日子一天天过去,终于迎来了手术的日子,手术很顺利,出院后的欣欣满心都是对‘老师’的期待”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流畅。

在语言方面,虽然语句通顺,但还可以更加精炼优美。比如在描写月光时,可以运用更丰富的修辞手法,像“皎洁的月光如一层轻柔的薄纱,透过窗户,悄无声息地洒在欣欣的卧室里” ,这样能让文字更具表现力。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看似平凡却能给人带来巨大力量的“默契”瞬间呢? 2. 如果把故事背景设定得更具挑战性,比如在一个充满噪音干扰的环境里,欣欣和“老师”的默契还能如此顺利地建立吗?又会发生什么新故事呢? 3. 除了钢琴声,还可以通过哪些声音来传递这种温暖与力量,从而丰富故事内容呢?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思想与文采兼备的佳作,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

我要投稿
发布我的作品
写作咨询
专业导师解答
文集制作
制作我的文集

手机微信扫一扫,轻松体验更多功能!

关于跳跳龙
联系地址:苏州工业园区科营路2号中新生态大厦8层801室
联系电话:18907911516
联系邮箱:252480143@qq.com
商务合作:252480143@qq.com
跳跳龙公众号
联系客服
Copyright © 2024 Suzhou Tiaotiao Long Technolo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州跳跳龙科技有限公司苏ICP备16010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