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一座桥,连接着我们与知识的路;书是养分,我们吸收着它渐渐成长。(段评:本段用比喻开头,把书比作桥和养分,语言优美,紧扣主题,为全文开了个好头!如果能让比喻更具体、更有画面感,会更吸引人哦。比如把"桥"和"养分"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让读者一下子就能感受到书的作用。修改版:书是一座彩虹桥,一头连着我小小的书桌,一头通向广阔的知识世界;书是甜甜的花蜜,我像小蜜蜂一样嗡嗡地采呀采,渐渐长出有力的翅膀。)
小时,我家里就堆满了书,卧室里,客厅中……可当时的我却不喜欢看书,要看,也只是一扫而过,至于书里讲什么,则就是 (改:就是) 张冠李戴,一问三不知了。直到有一天,光宅在家里 (改:宅在家里) 的时间太过无聊,于是便随手拿起一本《十万个为什么》读了起来。虽说是读得磕磕巴巴,速度也慢的不行 (改:慢得不行) ,但也确确实实让我学到了知识,心里是满满的成就感。(段评:这段写出了你从不爱看书到爱上看书的转变,故事很真实!但是有些地方可以更具体,比如"一扫而过"可以写写你当时是怎么翻书的,"磕磕巴巴"也可以写写你遇到了哪些生字,这样画面感会更强。修改版:小时候,我家到处都是书,卧室的书架上、客厅的茶几上,连我的小枕头边都堆着几本。可那时的我一点也不喜欢看书,每次都是随便抓起一本,哗啦啦地翻几页插图就扔到一边,书里讲了什么?我要么张冠李戴,要么一问三不知。直到一个闷热的下午,爸爸妈妈都出门了,我宅在家里实在无聊,就随手拿起一本《十万个为什么》。虽然里面有好多生字,我读得磕磕巴巴,速度慢得像蜗牛爬,但当我弄懂"为什么月亮会跟着人走"时,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满满的成就感!)
这一次阅读让我尝到了甜头,从此,我看的书渐渐变多,家里的书不再是凄凄惨惨地光摆在 (改:凄凄惨惨地摆在) 书架上,它们真正成为我的伙伴,《三国演义》带我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时代 (改: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又带着我来到了密西西比河历险,也让我见证了一个少年的成长;而 (改:也让我见证了一个少年的成长。而) 《十万个为什么》又把我拉进了知识的海洋之中。一部部书籍在我眼前浮现,一段段文字如美妙的乐曲在我耳边荡漾。有一天,(段评:这段列举了你读的书,还用上了排比,很棒!但是最后一句话"有一天,"没写完哦,是个小遗憾。另外,写每本书带给你的感受时,可以更具体一点,比如读《三国演义》时,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或故事是什么?这样能让读者更能感受到你读书的乐趣。修改版:这次阅读让我尝到了甜头,从此,我看的书渐渐多了起来。家里的书不再是冷冷清清地摆在书架上,它们成了我最亲密的伙伴。读《三国演义》,我仿佛站在古战场上,看诸葛亮摇着羽扇指挥千军万马;读《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我好像坐在木筏上,和哈克一起顺着密西西比河漂流,看着他从调皮的男孩长成有担当的小男子汉;读《十万个为什么》,我就像跳进了知识的海洋,一会儿探索星空的奥秘,一会儿又钻进小蚂蚁的洞穴。一本本书在我眼前打开一扇扇新窗户,一段段文字像动听的歌谣,在我耳边轻轻回荡。)
老师在课上问出一个问题:“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什么?”整个班就我举手了,我回答:“分别是中国、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那一刻,老师向我投来赞赏的眼光,我心里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老师常说读书的好处都体现出来了。(段评:这段写了你用读书学到的知识回答老师问题的事,很能体现读书的好处!如果能写写你当时举手的心情,以及回答完问题后同学们的反应,故事就更生动啦。比如你是不是有点紧张又有点兴奋?同学们有没有向你投来羡慕的目光?修改版:有一次语文课上,老师笑眯眯地问:"谁知道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四个呀?"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大家都皱着眉头思考。我心里一动,这不就是《十万个为什么》里讲过的吗?我赶紧把手举得高高的,连胳膊都酸了。老师点了我的名字,我站起来,响亮地回答:"分别是中国、古埃及、古印度和古巴比伦!"老师眼睛一亮,向我投来赞赏的目光,同学们也都惊讶地看着我。那一刻,我的心里像开了一朵小花,甜滋滋的,原来读书真的能让我变得更棒!)
再次回顾我读书的历程,虽然不算波澜壮阔,但也让我知道,读书,让生活更美好。(段评:这段总结了全文,点明了主题,很好!但是如果能把"读书让生活更美好"和你具体的读书经历联系起来,比如你现在的生活因为读书有了什么不一样的变化,结尾会更有力量,也更感人。修改版:现在,我每天都会读一会儿书。书就像一位好朋友,陪着我长大。它让我知道了很多以前不懂的事,也让我交到了更多"书中的朋友"。虽然我的读书历程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但我真切地感受到:读书,让我的小世界变得更精彩,更美好!)
曾奕翔同学,你好!读完你的《读书,让生活更美好》,老师首先要为你的深刻思考点个赞!很多人只写了读书的过程,而你却从中感悟到了“读书,让生活更美好”这个道理,这让你的文章一下子就有了深度!
不过,文章在以下几个方面仍有提升空间。道理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你看,你写了“读书让生活更美好”。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读书具体是从哪些方面让生活变得美好呢?是开阔了视野,还是丰富了内心?如果能在结尾处,把“读书让生活更美好”背后的原因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力量。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比如“直到有一天,光宅在家里的时间太过无聊,于是便随手拿起一本《十万个为什么》读了起来”这里,是文章很关键的部分。我们能不能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家里的环境是怎样的?书的封面、触感给你什么感觉?翻开书时,最先映入眼帘的内容是什么?用“五感法”把这个“特写镜头”拍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从写最初不喜欢读书到后来喜欢上读书,中间好像缺了一座小桥。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那次偶然的阅读,就像一道光照进我的生活,让我对书有了全新的认识,从此开启了我的读书之旅”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读起来更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除了文中提到的这些书,还有哪些书给你的生活带来了特别的改变,是怎样改变的?
- 在读书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特别困难或者印象深刻的事情,它是如何让你对读书有了新理解的?
- 怎样把读书获得的知识更好地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思想与文采兼备的佳作,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