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前方的道路;温暖,如一杯醇酒,陶醉了心灵;温暖,如一股清泉,滋润了心田。(段评:本段用排比和比喻引出了“温暖”的主题,语言优美,很有文采,不过如果能加入一点我们身边能感受到的温暖小细节,会让开头更亲切哦!比如可以把比喻和我们熟悉的东西联系起来,让温暖的感觉更具体。修改版:温暖,像妈妈早上热好的牛奶,捧在手里暖乎乎的;温暖,像小伙伴分享的糖果,甜到了心里;温暖,像老师摸我头时的手掌,轻轻的,软软的。)
暖来自父母。是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厨房,听见了叮叮作响的声音,看见了母亲忙碌的身影;是夜里月光拥抱大地时,父亲轻轻来到你的房间,看着熟睡的你,为你盖好被子,关好门窗。(段评:你写出了爸爸妈妈给的温暖,妈妈做饭、爸爸盖被子的例子很真实!要是能加一点小细节,比如妈妈围裙上的面粉,或者爸爸关窗时轻手轻脚的样子,会让画面更生动呢!修改版:温暖来自爸爸妈妈。清晨的阳光刚爬上厨房的窗户,我就听见叮叮当当的声音,跑到门口一看,妈妈系着沾了点面粉的围裙,正踮着脚给我煎荷包蛋;夜里我迷迷糊糊翻身,感觉有人轻轻给我拉了拉被角,睁眼偷偷一看,是爸爸弯着腰,正小心地把窗户关小一点,怕冷风灌进来。)
暖来自老师同学。是课堂上,老师激情地给我们传授知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告诉你做人的道理,大家一起努力,一起进步,一起欢声笑语;是课间,当你遇到困难时,同学们的安慰让你释放疲惫,大家会拥抱你,鼓励你。(段评:你想到了老师和同学的温暖,很棒!课堂上老师讲课、课间同学安慰的例子很贴近生活。要是能加一点具体的小事,比如老师给你讲题时的动作,或者同学递纸巾的样子,会更有感染力哦!修改版:温暖来自老师和同学。课堂上,老师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写字,转过身时眼睛亮晶晶的,她讲《孔融让梨》的时候,还轻轻拍了拍我的桌子,说“要学会分享呀”;课间我不小心摔了一跤,膝盖有点疼,同桌立刻蹲下来,从口袋里掏出卡通创可贴给我贴上,周围的同学也围过来,有的帮我捡掉在地上的铅笔盒,有的拉着我的手说“别怕,我们扶你去医务室”。)
暖来自全国各地。是在2020年,一场新冠病毒席卷武汉,也让全国人民绷紧了神经。正所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上下,各地人民踊跃捐赠,毫不吝啬。在疫情爆发的危机时刻,有那么一群人——白衣天使,是他们冲在了防疫前线,成为人群中的逆行者。是他们打败了疫情!(段评:你能想到疫情中的温暖,很有爱心!白衣天使和捐赠的例子很感人。要是能加一点具体的画面,比如新闻里看到的医护人员脸上的口罩印,或者小区里大家捐物资的样子,会让内容更充实哦!修改版:温暖来自全国各地的陌生人。2020年新冠病毒来的时候,电视里说武汉的医院缺口罩,第二天我就看到小区门口摆了个红色的捐赠箱,邻居们有的拿来了新买的口罩,有的递上了消毒水,连楼下的老奶奶都拄着拐杖,把攒的鸡蛋放在箱子旁边。还有那些穿着白大褂的医生护士,新闻里说他们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脸上被口罩勒出了红印子,却还笑着说“我们能行”。)
温暖的味道,令人惬意,好似躺在一座盛开着鲜花的山坡上,当一阵暖风吹过时,带来的淡淡清香,到处都洋溢着温暖的味道。(段评:你用山坡和暖风的比喻写出了温暖的感觉,很有想象力!要是能把这个感觉和前面的小事联系起来,比如想到妈妈的牛奶、同学的创可贴,会让结尾更呼应主题哦!修改版:温暖的味道,就像躺在开满小野花的山坡上,暖风一吹,闻得到青草的香,还有野花的甜。其实呀,这味道就是妈妈牛奶的温度,是爸爸关窗的声音,是老师的手掌,是同学的创可贴,是那些陌生人的爱心——这些小小的温暖,凑在一起,就像春天的太阳,照得心里暖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