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的余晖照在我回家的小路上,我察觉到有些不对劲,好像那棵古老的槐树与以常往 (改:往常) 不一样,我走到老槐树下面,发现老槐树的树根上发着金灿灿的亮光,我凑进一看,竟是一块反射着金光的怀表,我打开怀表,突然一阵强大的吸力从表盘中心涌来,我拼命挣扎,却还是被吸了进去。(段评:本段作为故事的开头,通过发现怀表的奇幻情节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兴趣,但在环境描写和心理活动的细节刻画上可以更生动。比如,夕阳的样子、老槐树的状态,以及你发现亮光时的好奇和紧张,都可以写得更具体,让画面感更强。修改版:夕阳像个橙红色的小灯笼,把回家的小路染成了暖暖的颜色。我踢着小石子往前走,忽然发现路边那棵老槐树有点不一样——平时灰扑扑的树根,今天居然闪着金灿灿的光!我赶紧跑过去蹲下来,扒开树根旁的小土块,呀,是一块圆溜溜的怀表,表壳反射着夕阳的光,像藏了颗小星星。我好奇地打开表盖,突然,表盘里涌来一股强大的吸力,我手忙脚乱地想往后退,可脚像被粘住了一样,一下子就被吸了进去!)
我感觉头晕目旋 (改:头晕目眩) ,身体好像摇摇欲坠。转眼间,我来到了个令我既陌生又熟悉的地方。陌生的地方是这里充满了高科技,各种各样的智能设备琳琅满目;可熟悉的却是,这竟然是养我育我的家乡!(段评:本段写出了穿越后的感受和环境的特点,但“头晕目旋”“摇摇欲坠”可以更具体,比如“脑袋里像装了个小陀螺”“脚底下软绵绵的像踩在棉花上”,能让读者更能感受到你的眩晕感。另外,家乡的“熟悉”和“陌生”对比,可以加一点小细节,比如看到家门口的老石墩还在,但旁边多了会发光的小花坛,这样对比更明显。修改版:我的脑袋里像转着个小陀螺,晕乎乎的站不稳,脚底下软绵绵的像踩在棉花上。等我睁开眼,眼前的地方既陌生又熟悉——马路上跑着没有轮子的小车,路边的灯柱会自动开花,到处都是闪着光的智能设备;可远处那座小桥,还有桥边我常坐的大石头,分明是我从小长大的家乡啊!)
我好奇地走在大街上,望着这些新奇的东西。我询问邻居们,他们都说,从前,这里太过工业化,倒置 (改:导致) 这里空气污染太过严重。好在国家及时发现问题所在,配备了高新纳米空气净化器,也重新植树造林,乡亲们每天都呼吸到轻新 (改:清新) 的空气,心情舒畅多了!我又来到了我家的老房子前,看见爸妈坐在院子里晒太阳,还看见一位机器人在旁边按磨 (改:按摩) 呢!它望向我,亲切地说:(段评:本段通过邻居的话写出了家乡的变化,但邻居说话的语气可以更生动,比如张奶奶摇着扇子笑着说,这样更有生活感。另外,“空气污染”“纳米净化器”这些词可以用更孩子的话来说,比如“以前天空总是灰蒙蒙的,连小鸟都不来了”“现在有了会‘吃灰尘’的小机器”,会更亲切。还有,机器人按摩的样子,比如“机器人举着圆圆的按摩手,轻轻揉着爸爸的肩膀”,细节更具体。修改版:我好奇地逛着大街,看见张奶奶坐在门口的智能摇椅上。我跑过去问她:“奶奶,这里怎么变这么多呀?”张奶奶笑着摇扇子:“以前呀,工厂冒黑烟,天空灰蒙蒙的,连蝴蝶都不来采花。后来国家给我们装了会‘吃灰尘’的小机器,还种了好多树,现在空气甜丝丝的,我们天天都能晒太阳!”我又跑回家门口,看见爸妈坐在院子里,一个圆脑袋机器人正举着软软的“小手”,轻轻揉着妈妈的肩膀呢,它转头看见我,眼睛亮了亮。)
“你好!主人,我是你们的“智能管家”,随时为你们服务。”我眉开眼笑地说:“你好啊!对了,爸妈咱家什么时候有位智能机器人了?还有,车子是什么时候买的啊?”妈妈笑眯眯地说:“之前那辆车早就坏了,我们就买了辆新车。”爸爸咐和着说道:“这车可好了,它不仅无需充电,只用吸收太阳光光皆可 (改:皆可) 启动使用,而且在主驾驶的那块高清的屏幕上输入目的地,就能迅速且准确地找到最佳路线,安全抵达目的地呢!”我跟爸妈告别后,又继续我的参观之旅。(段评:本段写了和爸妈、机器人的互动,但对话可以更自然,比如机器人的问候可以加一点可爱的动作,比如“晃了晃圆脑袋”。爸爸介绍新车的时候,可以说“这车不用加油,晒晒太阳就能跑,你说神奇不?”这样更像爸爸平时说话的样子。另外,“眉开眼笑”可以加一点动作,比如“我咧着嘴笑”,更生动。修改版:机器人晃了晃圆脑袋,用甜甜的声音说:“你好呀小主人,我是家里的智能管家,随时为你服务!”我咧着嘴笑:“爸妈,咱家什么时候有机器人啦?还有门口那辆银闪闪的车,是新买的吗?”妈妈笑着摸我的头:“之前的旧车早就退休啦,这是太阳能新车。”爸爸凑过来说:“这车可厉害啦,晒晒太阳就能跑,输入想去的地方,它自己就会开,再也不怕迷路啦!”我跟爸妈挥挥手,又蹦蹦跳跳地去逛了。)
我想回母校看看。我来到校门前,看着那门口旁有一块巨型电子屏,播报着今日天气,还有重要通知等信息。我走进校园,来到一间教室内,惊奇地发现,教室里站一位老人,身旁还有一位背着荆条的人,我仔细一看,不正是蔺相如和廉颇吗?老师跟我说:“现在孩子们可以通过3D全息投影技术看见课本上的人物,更好地掌握本课的知识点。”我想起从前枯燥无味而又庄重严肃的课堂,我不由得羡慕起出来 (改:羡慕起来) 。(段评:本段写了母校的课堂变化,3D投影的蔺相如和廉颇可以更具体,比如“蔺相如穿着长袍,手里拿着和氏璧,就像从课本里走出来一样”,这样画面感更强。“枯燥无味的课堂”可以加一点小回忆,比如“以前上课我总盯着窗外的小鸟发呆”,对比更明显。还有“羡慕”的心情,可以写“我看着他们上课的样子,眼睛都舍不得眨,真希望我也能上这样的课呀”,更真实。修改版:我跑到母校门口,看见校门口的电子屏正播着今天的天气和小故事。走进教室,哇!讲台上的老师旁边,站着穿着长袍的蔺相如和背着荆条的廉颇,他们就像从课本里走出来一样,正说着“负荆请罪”的故事。老师笑着说:“现在用3D投影,大家就能亲眼看见课本里的人物啦!”我想起以前上课,我总盯着窗外的小鸟发呆,现在的课堂真有趣,我站在门口,眼睛都舍不得眨。)
我离开了母校,走在回家的小路上,又来到了那棵大槐树前。可不知,世界突然又卷曲旋转起来,我又感觉一阵眼花缭乱,迷迷糊糊地又看见了那块金色的怀表。再一睁眼,我看着熟悉的回家小路和大槐树,手里还握着书包肩带。一阵轻风吹来,我才清醒过来,我又穿越回来了!(段评:本段写出了穿越回来的过程,但“世界卷曲旋转”可以更具体,比如“眼前的东西突然像揉皱的纸一样卷起来”,“眼花缭乱”可以写“眼睛里像飞进了好多小光点”,能让读者更能感受到你的混乱。另外,回到现实后看到的东西,比如手里的书包、路边的小石子,加一点细节,能让过渡更自然。修改版:我逛累了,又走到老槐树下。突然,眼前的东西像揉皱的纸一样卷起来,我的眼睛里像飞进了好多小光点,晕乎乎的又看见那块金色的怀表。等我再睁开眼,夕阳还挂在天边,老槐树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我手里紧紧抓着书包带,脚边还是我刚才踢过的小石子——我回来啦!)
我津津有味地回想着那场突如其来的奇幻穿越之旅,走在那回家的小路上……(段评:本段作为结尾,写出了你的回忆,但“津津有味地回想”可以加一点小细节,比如“我摸着老槐树的树干,想起刚才看见的机器人、会开花的灯柱”,能让回忆更具体。另外,结尾可以加一点小期待,比如“下次夕阳西下的时候,怀表还会出现吗?”,能让故事更有余味。修改版:我摸着老槐树粗糙的树干,一边走一边回想刚才的奇幻之旅——会按摩的机器人、能跑的太阳能车、从课本里走出来的古人,真像做了个甜甜的梦。我踢着小石子往前走,心里偷偷想:下次夕阳照在老槐树上时,那块怀表会不会再出现呢?)
谭语馨同学,你好!读完你的《二十年后的家乡》,老师首先要为你的奇妙想象点个赞!很多同学可能只是简单描述未来家乡的样子,而你却通过一场奇幻的穿越之旅,带我们领略了二十年后家乡在科技、环境等方面的巨大变化,这个构思非常独特!
在文章的优化上,老师有一些建议。道理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你看,你写了家乡因为国家采取措施,配备高新纳米空气净化器、重新植树造林,所以空气污染问题得到改善。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这些措施除了改善环境,对家乡人们的生活方式、健康观念还有哪些深远影响呢?如果能在相关段落处,把这些影响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深度。
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比如你写在母校看到3D全息投影技术这部分,是文章很关键的一个亮点。我们能不能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教室里的光线是怎样的?同学们看到蔺相如和廉颇时发出了怎样的惊叹声?你自己心里最震撼的念头是什么?用“五感法”把这个“特写镜头”拍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从写完一个场景到切换到下一个场景,中间的过渡可以更自然。比如从家里到母校这段,能不能加一句像“告别了爸妈,我带着对未来更多的好奇,踏上了前往母校的路”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流畅。
你已经学会了如何搭建文章的‘骨架’,接下来,我们可以在‘血肉’的填充上(比如细节描写)和‘思想’的深化上继续下功夫。比如你可以想想:
- 二十年后家乡的这些科技变化,对人们的人际关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是让人们更亲近还是更疏远了呢?
- 在这场穿越之旅中,有没有某个瞬间让你对家乡的情感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
- 除了文中提到的这些变化,二十年后家乡在教育理念、文化传承方面还可能会有哪些改变呢?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思想与文采兼备的佳作,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




